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ID:949355

大小:18.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2.自主阅读课文,抓住对毛泽东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教学重点/难点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课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感受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资料导入,激发情感  1.导语:学习了上面的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他的六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相继献出了生命。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伟人、这位领袖,了解他得知长子牺牲时的情感世界吧。  2.出示抗美援朝资料。  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原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过渡: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通过读课文,认真感受他的情感世界。  二 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读准字音。  定 鉴 职 奔   然  (2)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  弹  参  禁  (3)理解词语。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勋鉴: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勋鉴的大意是给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艺界。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光荣牺牲,毛泽东闻听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儿子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最终他决定将毛岸英安葬于朝鲜。  三 学习细节,感受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1.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这个噩耗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毛主席的情感变化。  (2)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学生静心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听到消息,巨大悲伤。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①朗读句子,想一想毛主席接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他在干什么,想什么,是什么心态;他为什么整整一天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当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时,他想到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聚少离多,作为父亲总有些心酸;但岸英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而是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毛岸英都平平安安地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从“整整”“只是”“还是”,我们能体会到毛主席在回忆岸英的成长经历,他的心情是极度悲痛的。)  ②教师点拨:一位父亲在得知儿子牺牲后,能这样无声地回忆,无声地隐藏自己的悲痛,着实令人震撼。从他“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我们能感受他的内心剧痛。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感受。  (作为父亲的毛主席深爱自己的儿子,儿子成长的历程是艰辛的,但每次都能平安归来,谁知这次毛岸英赴朝鲜,竟然是永久的分别。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毛主席只是小声地叫儿子的名字,他的悲痛以及对儿子的爱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表现出他的宽广胸怀。)  (2)面对抉择,矛盾心理。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①朗读句子,想一想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同志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  (毛主席是领袖,但他也是一位普通人,此时他已经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他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①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毛主席面对抉择的心理活动,感受他身上的凡人情怀和不同于凡人的宽广胸怀。   (这是描写毛主席面对选择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彭总司令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葬在祖国,这是对领袖的爱戴和体贴;金日成主席要求将岸英的遗体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还是留在朝鲜,这是当时毛泽东要思考的问题。“就让我见见遗体吧!”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这个要求作为主席是能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毛主席想到还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子女相见,自己又怎能特殊呢?于是他作出了将儿子葬在朝鲜的这一艰难、痛楚的决定。)  ②教师点拨: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毛主席把牺牲的儿子埋在国内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强忍悲痛,作出将儿子葬在朝鲜这一痛楚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③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3)慈父之情,宽阔胸怀。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①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毛主席此时内心的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毛主席收到了两封意愿截然不同的电报,经过痛苦的抉择,主席决定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主席签字时,他又迟疑了,“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出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另一方面表现出毛主席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  ②教师点拨:此时毛主席又起情感波澜,签字就意味着毛主席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毛岸英永远留在异国他乡,真是落笔千钧哪!我们从中能体会到毛主席既是伟人,也是凡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①结合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毛主席写的诗句的理解。  (毛主席写的这句诗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土地上又有何妨。)   ②教师点拨:毛主席引用的这句诗,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③有感情地朗读那一行醒目的大字。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①读了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在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哀痛!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我们被震撼了: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四 音乐渲染,深化感悟  1.播放《英雄儿女》。  2.总结:毛主席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失去了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是需要极大的意志力的。毛主席他却毅然决然地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让我们感受到毛主席作为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身为伟人的博大胸怀,使我们肃然起敬。  课后习题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很悲痛。(改为反问句)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2)毛泽东一天没说话,只是吸烟。(扩句)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4.主席在电文稿上的批示的这首诗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这里表现了毛泽东博大的胸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