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0.军神》说课稿首先说教材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先讲事情的起因,刘伯承眼部受伤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求知。再讲事情的经过,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用麻醉药。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手术后,刘伯承竟能说清刀数,沃克医生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赞扬他是军神。这篇课文与随后出现的《掌声》《金字》以及第八单元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等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些课文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人物专题。要让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和品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说学情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特别是对课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小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特别喜读故事。特别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都具有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真挚的情感,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课文的主人公刘伯承是开国元勋,但由于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陌生。这是对学生认知心理水平的分析。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目标的要求,以及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识字学词。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担心损伤职员”等由生字组词的词语。2、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培养语感。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内容,感受形象,体会情感。难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军神的含义。五、说教法学法我认为,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要以学法为中心,教法要服务于学法。本课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的设计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学、以读促悟、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设计这些方法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学生的心智水平,落脚点还是学生,是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和掌握这些方法。六、说教学准备和教学时间教学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按照四步法预习课文。一读(读课文,读字词)二查(查资料、查字典)三思(初步感知文本)四问(提出不懂的问题),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重点是读熟课文,查找刘伯承的有关资料。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熟读文本,吃透教材。于永正老师说,在挖掘教材上,下多大气力,都不足为过。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其次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时间: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这里要说的是第一课时。七、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激趣导入,扣题质疑——二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是突出重点、精读感悟——四是总结积累,拓展延伸。第一步,激趣导入,扣题质疑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富有情趣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上课伊始,我会板书神字,引导学生,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看过不少神话故事吧?说说你喜欢的神仙,为什么?(孙悟空、七十二变、筋斗云;哪吒,乾坤圈、混天绫;沉香,神府,劈山救母,学生会如数家珍般信手拈来。)这些神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超人的本领,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通过谈话,唤醒学生的认知经验和主体意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军神,补充课题。齐读,质疑。(军神是谁?为什么称之为军神?)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读者,拿到一篇文章,总有先睹为快的心理。特别是在扣题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因此,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通读文本,整体感知。)读书之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整体感知以后,进行学情反馈。首先出示本课生词,采取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检查指导。重点指导“重庆、不禁、勉强”等由多音字组成的词语。然后交流读书的收获: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发言,在交流中理清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先交代了起因(求治)——又具体写了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不同表现)(课标要求,从三年级开始要初步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环节向学生渗透了列标题把握内容的方法。)板书第三步突出重点、精读感悟有的学者曾用“模模糊糊一大片,简简单单一条线”来形容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的差别。这话很是让我们感到汗颜和尴尬。的确,语文既要考虑字词句段篇,又要兼顾听说读写练。但是,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的着力点。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目的。具体到这一环节,要抓住最受感动的语句,引导学生披文入境,以境促读,以读传情,充分感受刘伯承“军神”的形象。
板块一:抓住中心,设疑导学军神这个称号,是谁送给刘伯承的?齐读沃克医生的话“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指导朗读,不禁失声喊道,抓住三个提示语(是喊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不禁,感到十分惊叹。失声,声音特别大。)句中的标点也是有生命和情感的,读好感叹号的语气。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把最受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看看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读完以后,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此进入板块二:自读自悟,探究体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合作探究之后,进行班级汇报。这一环节的教学具有很大的生成性,我会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相机指导。预设1:理解惊人的选择学生可能会联系手术前的语句,谈到刘伯承选择不用麻药,这个决定了不起,出人意料!说得好。(板书)你可知道,这将是一台怎样的手术?我会引入一段文字:“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齐读刘伯承伤的怎样?手术会怎样?时间会很长,痛苦会很大。(之所以补充这段文字,是因为课堂是一个开放、生成的系统,这些内容能够对文本进行有益的补充,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能进一步突出这台手术将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与刘伯承不用麻药形成鲜明对比。在反差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资源意识,只要适合引入,需要引入,就要为我所用。)这些,难道刘伯承不知道吗?他的态度是——坚决的。他的语气是——恳切的,他的心情是——平静的。(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找到坚决、肯定的、平静的等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词。)你感受的老什么?(了不起!)看到这样的景象,怎能不说——读沃克医生的话——预设2:感受坚强的意志学生可能会找到手术中的——紧紧抓住身下的床单这个动作来谈,说明他疼痛难忍。(说的好,抓住了细节,文本的秘密就藏在细节当中。)为什么会这样做?(缓解疼痛)这样才能躺得住,不然就会从床上跳起来。你读懂了刘伯承。尽管如此痛苦,可他——一声不吭。(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形象。)还能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剧烈的疼痛?(汗如雨下,为什么?我从电视中看到,一个人非常痛苦的时候脸上就会冒出汗珠)联系生活是学好语文的好方法。可他还是——一声不吭。还有吗?崭新的床单被抓破了,说明疼痛到了极点。可他依然——一声不吭。
(这一环节,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创设三个层次的朗读语境,使学生在复沓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看到这样的景象,谁会不说——读沃克医生的话——(这又是一处大的复沓,每读完一段,就会引导学生复沓一遍中心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中心句的理解。)预设3:体验超人的毅力学生可能会找到手术后的语句。谈到:刘伯承竟能数清刀术,简直是超人。这段话中对话角度,我准备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分角色朗读能促使学生内化文本语言,产生角色体验,达到与文本、与人物的共鸣)在此之前,我会播放一段影像资料,再现当时的情境,使学产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再把这种感受和体验带入朗读中。(王崧舟老师说,只有当文本语言还原成生动的画面,才能在充满画面感的语境中入情入境。这里就运用了举象造境——入境悟情——以读传情的方法,以达到入境始与亲的效果。)第四步总结积累、拓展延伸1、文章是照亮灵魂的一面镜子,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用一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请写下来。(按照读写结合、以读带写的语文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实现有读到写的能力迁移。)2、除了军神,刘伯承还有“武神”“教书先生”“儒将”
等称号,这些称号的背后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这些故事。(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堂无非是个窗口。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目的。)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设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板书:求治手术前不用麻药手术中一声不吭军神手术后数清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