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军神PPT
27军神
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
叙述顺序: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27军神
“求治”“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这样从容镇定!”“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求治”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术前”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分角色朗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二话没说走进手术室,火气腾腾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再一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儿,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
“术中”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儿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坏了。
“术后”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他心中会怎么想?
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沃克医生冷冷地惊呆了慈祥求治术前术中术后镇定、平静一声不吭惊人的毅力
说一说你知道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毛主席和少先队员在一起周总理与少先队员在一起
欢迎选修《先秦诸子》哲学学院杨泽波
老子及其创立的道家学派(下)
二、道之应用
人们动用理性,玩弄智巧,破坏了真朴之心,在国家治理方面造成了许多问题。民以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智巧还引生无节制的物质欲望,危害极大: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罪莫大于可欲(后一句据帛书本补),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
老子提出了一个与孔子和墨子完全不同的主张:绝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今本《老子》)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竹简本《老子》)
绝智又叫绝学: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
绝智的另一面就是尚愚: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
前面讲过,愚有三义,一是智商不及之愚,二是大智若愚之愚,三是甘愿牺牲之愚。大智若愚不应理解为有了高超的智慧有意装疯卖傻,而应理解为最高的智慧是不用智巧,没有心机,纯朴自然的。
绝智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围绕这一思想,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说法,建立了一个概念群:一是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二十章)
二是无执: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
三是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
由此出发,老子坚决反对敢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三章)
坚决反对妄作。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章)
老子通过举例来阐发他的理想。例之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
例之二: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这样使可以理解小国寡民了。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大国是理性发展的标志,但理性亦有其负面作用,随着理性的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无法预知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小国寡民才能得到理解。
老子对政治不同等级的评价,也反映了他的这一思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在这个过程中,老子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主张,这就是守柔。守柔的思想与绝智不同。如果说绝智是老子第一序智慧的话,守柔则可以说是老子第二序的智慧。
老子看到,事物是由两个不同的方面组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
大小、高下、前后、生死、难易、进退、始终、正反、长短、智愚、巧拙、善恶、正奇、善妖、强弱、刚柔、兴废、与夺、胜败、有无、损益、利害、阴阳、盈虚、静躁、塞开、张歙、华实、枉直、雌雄、贵贱、荣辱、吉凶、祸福、轻重、闷闷、察察、淳淳、缺缺……
更为可贵的是,事物都是向自身相反方面发展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
第七十六章是一个精彩的例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老子的结论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二十八章)
老子进而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政治领域: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六十一章)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周书》: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由此出发,老子提倡谦下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六十八章)
为了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以水为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之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又以婴儿为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五十五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二十章)
还以女性为喻。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
与绝智相比,守柔思想明显另有来源。老子为什么提倡守柔?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与女性崇拜有关联。老子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守雌的哲学。
《老子》中的一段材料可为明证: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
老子站在道法自然的高度,提倡绝智守柔,成为后来黄老之学、无为之治学说的直接源头。每到社会发展需要自我平治的时候,便会请老子出来,强调自然无为,休养生息。
老子的思想主要是针对如何治国问题而言的,但相关思想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离不开老子的影响,这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比如,中国人不喜欢逞强露富。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
这一思想后来更成为道教的核心理念之一。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宝贵而骄,自遗其咎。(九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又如,中国人习惯于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又如:中国人生性乐观,充满辩证智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五十八章)
墨家失传后,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骨干。儒家代表道德,代表有为,代表阳刚,代表积极行政,代表“大丈夫”。道家代表自然,代表无为,代表阴柔,代表休养生息,代表“真性情”。儒家画左半边,道家画右半边,共同勾画了一个完美之圆。其精妙程度堪称天作之合、妙到毫巅。欲了解中国文化,儒道两家不可不知也。
但老子深知自己学说与当时其他学派大为不同,难为天下所用: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七十章)
思考题:请简要谈谈你对老子道的内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