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学后记李凤玲课文《刷子李》是篇略读课文,文章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也就是说,只有把课堂演绎得比教材本身更有魅力,学生才能兴致盎然,置身课中。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设计上下了一些功夫,从字词的预热、环境的把握、情节的切入、语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读到文本的感悟与拓展,都精心设计,力求引领学生进入佳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针对略读课文的基本特点和教学要求,我努力把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我先是课前掌握文本,重点段落熟读成诵,课堂上给学生做出示范。学生被老师所感染,能够自觉的以读促悟,让学生从自主的阅读品味中理解文章,活化人物形象。二是引导学生抓住文眼、字眼理纹理脉络:一是从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设疑激趣。“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他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一俗一奇引人入胜,自然如题。三是文中用了52个“一”。我
让学生阅读中分类整理,把它概括为“一个绰号藏奇绝”、“一个传说话奇绝”、“一段实录证奇绝”、“一袭黑衣衬奇绝”、“一手绝活写奇绝”、“一番教诲表奇绝”;四是文中几个跟黑衣白点的中心情节密切相关的几个带“然”的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另外,“悠然”这个词也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五是人物的双重解读,即人生意义上的人物解读和文化意义上的人物解读。逐步深入,让学生体会不同描写方法的妙处和作用:“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这样把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衬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今天的课堂气氛浓厚,学生说得津津有味,文章描写的情景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但语言幽默风趣、简单易懂,令学生喜欢,学生也就很容易抓住字词咀嚼其中的韵味,让学更加有趣,让学生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