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刷子李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基本情况:《刷子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二篇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进行编排。“单元导读”中提出本组课文学习要求:“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刷子李》紧承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借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形象时,对能突出主人公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如:第五自然段,抓住刷墙的动作和效果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文中“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面对“黑衣白点”的心理活动描写则侧面烘托出刷子李技艺高超。文章中的这些细节描写精彩生动,值得品味,是学生该学之处,是通过旧知易学可学之处。深入地研读教材,发现文章细节描写虽精彩,然最具特点的写作方法应该是作者围绕曹小三对师傅手艺高超“半信半疑——信——不信——深信”一波三折的谋篇布局方法,这样的写作方法让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深深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把握了这一点,能更好地体现小学语文高段的教学特点——立足篇章,关注表达方法。(课标中明确提出“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继续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发现多数文章都具有这样一波三折的谋篇布局特点,读来引人入胜。如《泥人张》一手端杯饮酒,一手捏海张五,已然厉害,但故事没完,海张五花大价钱买走一排排写着“贱卖海张五”的泥像才是高潮;《张大力》举起从来没有人举起的石锁已经精彩,但故事继续,锁下一行字让人回味无穷……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编排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学生在经过本组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的学习后,通过略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家独特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表达效果。但其学习应该与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有所不同。在学习内容上,《人物描写一组》重在学习细节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根手指、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语言都是典型的塑造人物的方法;而本文的学习内容是在细节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冯骥才独特的一波三折式的谋篇布局方法。在学习形式上,对《刷子李》这样一篇略读课文,更应该充分放手“让学”,以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为切入点,学生自读自悟,课中引入《泥人张》的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家独特的描写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二、教学目标1. 通过预习与随文学习,认读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 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感知人物形象,了解“刷子李”高超的技艺。3. 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4. 激发学生阅读冯骥才文章的兴趣,课外继续走进作家笔下的人物。三、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丰富“刷子李”的形象,领悟并学习作家
冯骥才独特的表达方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粉刷工人刷墙图片(提醒生仔细观察)。反馈:你看到了什么?(身上、衣服很脏,落满粉浆)2、这是一份悠闲的工作吗?为什么?出示:腰酸、手酸、脖子酸总之:又苦又累3、出示课题4、“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知道吗?“刷子李”可不像李会计、李厂长一样,只要是姓李的粉刷师傅就可以这样叫。只有这个人刷墙的技术特别好,才能叫“刷子李”。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5、那么“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二、简介冯骥才及本文出处 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他长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他以学者式的渊博和填密,有条不紊为天津文化倾注着心血: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其实,这些已超越了学术范畴,它对延续历史文脉、保持个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进天津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层的意义…… 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一强活不成,不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1、师巡视指导。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蘸(zhàn)和 (hè)着琴音 必得(dě) 发怔(zhèng) 调(tiáo)浆 天衣无缝(fèng)3、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4、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四、课堂交流,深化感悟“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话题一:黑衣服的描写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2、学生交流列举。(四处)3、教师小结: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4、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技艺高超)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12、指导学生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话题二: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2、学生自读。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2)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动作熟练,优美。)(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4、小结:刷子李的“奇”主要体现在一下四点(效果奇、着装奇、动作奇、规矩奇)。5、出示作者冯骥才夸奖刷子李的话6、指名朗读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其他同学评价。五、合作探究,议一议1、验证师傅绝活时徒弟曹小三的心理有哪些变化?找出相关句子体会,用线条表示出来。(出示提示)2、指名上黑板画线。(情节曲折,一波三折)六、细读感悟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他以这种特殊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让人感到他的奇崛之极。)“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娴熟优美。娴熟得已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给人感觉,他不是在做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
艺术表演!)“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与上文刷墙的动作相互映照,反映了“刷子李”技艺高超。)七、领悟表达方法: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把细小的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要想写好细节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主题的细节进行描写,真实典型、语言精练。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本课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细节描写,文中“刷子李”的黑衣服黑裤黑鞋,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八、课文延伸1、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有绝活的人?2、出示图片:泥人张、风筝魏、刻砖刘3、结束语:推荐同学们看《俗世奇人》。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俗易懂。教学时,首先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思考的基础上,师生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家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有哪些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等问题交流讨论。最后整理小结,若有可能,再读读与本文相似的文章,如,《泥人张》《快手刘》。许多学生对粉刷不太了解。因此,很难真切地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这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难点不突破,不仅很难感受“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而且也不可能去体会作家的写法。为帮助学生真切地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我通过抓住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第5自然段,这一段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象情景,读后交流感受。再是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集中讨论,如,“他刷浆时,干完活黑衣服上为什么没有一个白点”,通过集中讨论,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从而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冯骥才笔下的此类俗世奇人还有许多,阅读本文后,可以补充冯骥才的同类文章,如,《泥人张》《快手刘》,供学生自由阅读。补充同类文章给学生阅读,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类人物的感受,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较全面地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