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设计执教者:福清市镜洋中心小学翁嘉丽指导者:吴艳平2017.5.11【教材分析】本文是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的第七组第二篇课文,而且是略读课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形象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写,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对能突出主人公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如第五自然段,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和效果;还有,文中“四处”描写“刷子李”的黑衣黑裤。作者通过抓住这些细节描写,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深深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本文编排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学生通过本组精读课文的学习后,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应用。【教学目标】1.读准读通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匀匀实实、天衣无缝”等词语的意思。2.着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读重点句子,感受刷子李之“奇”;初步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认识。3.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凭借对小说布局谋篇的初步认识,体会“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2、领悟并运用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刻画人物方法。3、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凭借对小说布局谋篇的初步认识,体会“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破题而入,自主生疑1.师:同学们,大干世界,无奇不有。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一书中记载了民间许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他就是……(学生接读:刷子李)2.师:“刷子李”这三个字是这个人的——(生:绰号)这个绰号有点怪,能从中了解到这个人的什么信息?3.师:翁老师也干过粉刷,能叫我刷子翁吗?社会上,从事粉刷这一行的姓李的人很多,能称他们为“刷子李”吗?(生:不能)所以,读这篇小说,咱们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他到底“奇”
在哪儿?/那么文中是怎样表现他粉刷技术好?他的粉刷技术“奇”在哪里呢?(在板书“刷子李”的右上角画一个“?”,在“奇人”的右上角也画上一个“?”)[设计意图:学贵在有疑。从题目入手,让孩子获得基本信息。凭借教师反诘,孩子们便自觉生成本课的重要探究问题,从而驱动阅读探究活动。这应当是阅读实践活动的良好开端。]二、深入研读、体会“神奇”1.师:都预习过课文了吗?会读课文了吗?在需要准确认读的词语当中,老师认为有三个词很容易读错,会读吗?(课件出示:蘸浆、包袱、露馅儿)请生带读:第一个读准轻声(bāofu),第二个读准第一声(zhànjiāng),第三个最难读,既要读好(lòu),又要读好儿化音。齐读一遍。2.师:这是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读读悟悟,自己去发现。那就请大家浏览课文,找一找、划一划,刷子李到底“奇”在哪儿?找到一处,标上1,找到第二处,标上2……还可以用最简洁的词语或短语记录你的感触。3.生自主浏览文本,划找句子,圈画重点词,进行批注。4.小组合作学习,交换意见。5、全班交流反馈。重点句一:“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师: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能把房子刷得如同天堂一样,刷屋子的效果确实神奇。重点句二:“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师: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干粉刷一行,不染一点白浆,难不难?(生异口同声:难)有成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近白浆者自然是白了。你们见过粉刷匠吗?你所见过的粉刷匠是怎样的?师:是这样的吗?(屏幕出示粉刷匠的照片,见下图。)师:干粉刷这行,身上有白浆,最正常不过了。可刷子李于活,穿一身黑衣,居然没有一个白点,这就叫——黑衣无瑕。神不神?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衣,是他给自己立下的?规矩,而且“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他的规矩也真够奇特的!从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重点句三:“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师:说来听听。“匀匀实实”这个词抓得很准!什么是“匀匀实实”?说明刷子李刷的效果特别好,重点句四:“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师:你是怎么感受到的?你们真会读书!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话是写刷子的动作的。/这句话描写他刷墙的动作。哪几个词让你们觉得奇特?读这8个字“悠然摆来,悠然摆去”,要读得快还是慢一点?(生:慢!)那就读这8个字,读得慢一点。(齐读)再慢一点。(再齐读)来,我们一起模仿刷子李的动作。起——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生做动作)你们觉得刷子刷墙的动作怎么样?师:是啊!能把墙刷得如此潇洒,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仅此刷子李一人也。读这样的句子,你会发觉,刷子李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粉刷匠了,而是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艺术家。自由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刷子李仿佛成了什么?是音乐家。
师:那你选择一个句子,读出音乐家的神韵。师:像不像音乐家?师:在你的眼中,刷子李成什么家了?生:美术家。师:那你读出美术家的潇洒自如。因为这些句子实在太美了,所以刷子李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粉刷匠了,已经成了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了。重点句五:“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师:你为什么找这句?什么叫“天衣无缝”?见过天衣吗?我也没见过。那就想像一下,“天衣”会是什么样的呢?师:一点瑕疵都没有,刷子李刷出来的墙也像“天衣”一样,天衣唯有天上有,人间何处觅天衣?所以,“天衣无缝”这个词也体现了刷子李刷墙的效果特别神奇。[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致力于凭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提升并夯实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从而让学生“善读”。让孩子在主问题的驱动下,践行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画找文本的重要信息,并作出“联系生活、联系自我”的解读,既提升了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又提升了思维能力,并以此养成阅读习惯,为孩子毕生的“生活化阅读畅通且高效”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更是智慧的、有情趣的“煽风点火”者,为的是让孩子积极地“冲在前面,乐在其中”。]三、回应开头,问题解决1.师:现在你明白刷子李“奇”在哪儿了吗?2.师:是啊,这五句话,其实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刷子李的神奇(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他手艺出众,潇洒自如,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己制订的近乎苛刻的“规矩”更是奇。他以这样的独特标准使自己远远超越了同行,成为业内响当当的偶像。在民间,如果某人在某个行当里技艺高超,有绝活,无人能比,咱们就可以用“行当加上姓”的方式称呼他,这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尊重。刷子李把刷浆的活做成了绝活,这样的民间手艺人,你还知道哪些?生1:泥人张、刻砖刘、风筝魏。这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呀!冯骥才爷爷把这些奇人的故事汇集成一本书——《俗世奇人》。[设计意图:为避免出现“阅读碎片化”的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孩子对初步的阅读探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提升。让孩子针对五处句子进行归类,将孩子从“对内容的关注”引向“对写法的关注”,将阅读推向深入,从而提升思维及阅读的品质。在此过程中,呈现作者的“声音”,旨在凭借“成果验证”,培育孩子的阅读自信,体验成功阅读的快感。]四、揣摩心理,感受“一波三折”1.师:大家都爱读这本《俗世奇人》,不仅因为里面有许多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还因为冯骥才使用了一个秘密的写作手法——吸引了读者,你知道是什么写作秘密吗?2.师:你们读了这篇小说,觉得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特别具有吸引力,经常会出乎你们的意料?(生:六至九自然段。)3.师:你们真会读小说。出乎你们意料的地方,同样也让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备感意外。请大家浏览六至九自然段,找一找,共有几处描写体现了曹小三的出乎意料?4.生找出描写关键句后交流。
预设一:“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有发现。”哪个词最能体现曹小三的“出乎意料”?(居然)一个“居然”写出了曹小三内心的出乎意料。此时,刷子李在徒弟曹小三心中的形象一定是如山般高大。请看曹小三的心理示意图。(课件呈现曹小三的心理示意图。)预设二:“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了一个白点,黄豆大小。”如果你是曹小三,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如果用心理图示表示,此时的曲线走向应当怎样?为什么?(课件呈现曹小三此时的心理曲线图示。)预设三:“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如果你是曹小三,此时,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如果用心理图示表示,此时的曲线走向应当怎样,用手比画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师课件再次呈现曹小三此时的心理曲线图示。)6.师小结:这就是曹小三内心世界的一波三折!有了这个一波三折,这篇小说会更加好看,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板书:一波三折)7.师:这篇小说,还有一个“一波三折”,你们发现了吗?(允许存疑)如果翁老师将这篇小说分成这样三段,你们能发现这个“一波三折”吗?(课件出示: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第二自然段;第三段:第三至十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另一个“一波三折”:师:读第一段有什么感受?师:技艺高超,神奇。第二段中特别是哪几个字让人恍然大悟?生:这是传说。师:传说中的事物,一般都是假的。生:半信半疑。第三段发出了赞叹。生:名不虚传。8.师小结:确有此事,确有此人,这就是小说整体结构上的“一波三折”。这篇小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一波三折,才会如此吸引人。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显本领呀!我们得感谢大作家冯骥才写出了这么精彩的小说。[设计意图:读小说,只是关注人物的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发展的精彩,关注小说布局谋篇的精妙。如此,才能让孩子真正走进小说文本,达成与主人公及作者的深度对话。如果说“这篇小说为什么好看?”是转折性的阅读引领,那么“划找描写曹小三出乎意料的句子”“揣摩曹小三的内心世界,用心理图示呈现”等则是孩子们进行阅读实践有效及有趣的抓手。最终,孩子们在“找找画画、想想画画”的快乐阅读实践中,很自然地发现了作者小说描写、情节推进的特点——一波三折。这不是简单的“告诉”,这是孩子们阅读实践的有效发现和有意义的结果。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小说阅读和品鉴的能力。]五、结课拓展,阅读激活1.冯骥才还在《刷子李》的结尾发出了这样的赞叹——一起读“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是的,曹小三在第一天就明白了很多很多。他明白了什么?师:不管从事什么行当,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努力、勤奋、自信,你就一定得成绩,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接下来,我们再去拜访《俗世奇人》里的其中一位,名字叫——苏七块。快速默读浏览,你是否发现了这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本来以为苏七块很坏,只认钱不认人,后来发现他是好人,因为规矩不能改。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冯冀才爷爷在写这本书时共同的写作密码,那就是——
一波三折,老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在他笔下,有技艺超绝的泥人张,有那一根鞭子闯天下的傻二,有三寸金莲的裹脚女……希望大家通过读书,更深一步的理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国家的根。同学们让我们在感受这些奇人人生魅力的时候,也把他们作为一道亮丽的民族风景线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应致力于让孩子“好读”。让学生“好读”,还应努力从“文本例子”出发,凭借后续相关阅读的激活,实现“文本突围”。一堂略读课文教学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孩子们阅读实践活动的结束。而应当是激励孩子从此刻出发——从一篇到另一篇,从一篇到另几篇,从一篇到一本,从一篇到一个作家等等。让阅读之火,从此开始燎原。多读书,不求甚解,又何尝不是意义重大、切实可行的阅读策略?因此,从《刷子李》到《俗世奇人》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六、板书设计: 效果奇 刷子李 奇人 动作奇一波三折 规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