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说课稿《刷子李》选自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书,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用一波三折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民间匠人刷子李神奇的粉刷技艺。鉴于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认识6个生字,读通课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3、领悟并学习作者运用一波三折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独立探究的能力和欲望。整堂课,我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把教学分为四大板块:一、导入新课,质疑传说;二、初读课文,验证传说;三、细读课文,品味传说;四、课外延伸,拓展神奇。这四大板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个兴奋的学习状态,真正构建了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下面,我将对我的整堂课的教学板块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一、导入新课,质疑传说。
上课伊始,我通过两幅普通粉刷匠的照片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对刷子李的传说产生怀疑。接着,我又继续出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不仅仅他们不信,其实行内、行外,大家都不信。可是,既然大家都不信,为什么这个传说还能在天津广为流传呢?至此,一个大大的问号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此时,整篇课文的学习可谓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一、初读课文,验证传说。在初读阶段,我主要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学习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传说可信吗?如果可信,划出文中和传说相符的语句。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认识文中生字词,对文本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下一阶段的细读扫清障碍。二、细读课文,品味传说。在这一环节中,我坚持略读教学“略其所略,精其所精”的原则,不断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化内心情感冲突,最终感悟作者独特的写法,形成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的深刻认同和佩服。(一)、品味刷子李粉刷的美。课件出示: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在这一个片段的学习中,我重点抓住“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和“天衣无缝”两组词引导学生采用理解词语读、带动作表演读、想象画面读等方式,体会刷子李粉刷不仅动作优美,而且效果也很美。(二)、品味刷子李粉刷时穿黑衣、没白点的神奇。
课件出示:每刷完一面墙,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在这一片段的学习中,我抓住对“搜索”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曹小三观察得仔细,抓住“每刷完一面墙,他搜索一遍”,采用回环复沓读,让学生跟着曹小三一遍又一遍地去搜索刷子李身上的白点,结果自然是毫无所获。在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完成了对刷子李的传说由疑到信的心路历程。(三)、感受故事的一波三折,进一步感悟刷子李粉刷技艺的神奇。在学生一片信服中,我出示课文的第7自然段,采用浏览的方式,抓住“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把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对刷子李的认同击个粉碎。在学生都已不信之际,我又出示课文的第8、9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快速读,发现,那个小白点,并不是小白点,而是刚才刷子李抽烟时不小心在裤子上烧出的一个小洞。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小白点竟然只是一个小洞。至此,这相信还是一般的相信吗?不,已是无比相信了,已是深信不疑了。学生就在这样的快速阅读中,经历着情感认知的“过山车”,感受着文本的一波三折。(四)、体会“一波三折”的写法,感受表达魅力。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板书直观理解冯骥才在叙事中的一波三折,让学生体会“文似看山不喜平”
这一道理。其间,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走进曹小三的内心世界,读写结合中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一波三折的写作魅力。一、课外延伸,拓展神奇。一堂好的语文课绝不是随着钟声的结束而结束,一堂好的语文课课应该是由一堂课的学习引出一本书,引出一个人,让学生在课外能够读起来,把学生引向一个更广阔的言语世界。为此,我在这一板块中分了三个环节进行。(一)、简介冯骥才课件出示冯骥才的个人资料,学生借助这些资料对冯骥才所取得的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作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三)、拓展阅读《大力张》通过让学生拓展阅读选自《俗世奇人》中的另一篇文章《大力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俗世奇人》这部书的魅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欲望。(四)、介绍相关网站,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在学生对《俗世奇人》产生出强烈的阅读期待后,我用课件出示载有该书全文的网址,要求学生课外上网阅读。板书是一堂课的微型教案,好的板书设计能使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规矩奇 刷子李:技艺高超 动作奇 效果奇曹小三:(半信半疑)佩服 ↗ 失落 ↘ 敬佩 ↗ 心服口服
总之,这堂课是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的课,是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的课,是为学生言语生命成长服务的课,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