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自相矛盾科目:小学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一课时提供者:单位:()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 《自相矛盾》是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互相抵触,自相矛盾,言过其实。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初学者,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它不是一件易事,老师要在学习方法上多给以恰当地指导,并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教学目标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课文。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借助注释,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必要时精当讲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习文言文应该立足于诵读,通过读达到知其义,明其理,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指导诵读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教学中运用,“以读代讲”法,通过练读、品读、悟读、诵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熟读成诵,在读中理解、感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成语:画蛇添足揠苗助长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寓言故事)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1、学生读寓言。 2、学生讲寓言故事。通过寓言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教师范读课文。1、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弗”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4、学生倾听。 “以读代讲”,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课文,讲一讲故事大意.2、指导理解难句:(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2 1、学生讲故事。 2、学生搬注释。 3、借助注释理解句意。学生通过讲故事,再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品味出寓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四、明确寓意1、指导学生弄清楚此人自相矛盾在何处?为什么会自相矛盾?2、总结: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1、小组讨论:此人自相矛盾在何处?为什么会自相矛盾?2、总结让学生说。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联系实际,拓展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同桌互说: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通过适当拓展,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意的感悟。 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得分 举手发言 老师提问先举手,得到同意才能回答问题,不能随口就答,要保持课堂安静。 25 学会倾听能专心致志地听,积极思考,边听边想:别人说什么,说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或陈述、或补充、或更改,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末得到教师许可不得离开座位或教室。25 语言表达1、能说完整的话。2、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质颖时,学会用“为什么……”“25
我有一个问题……”,“请问××教师(或××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学习用“我是这样想的……”“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意见是……”等句式。合作交流 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后再动手、动口,小组交流时要小声、有序、完成后用坐姿告诉老师。25 自主创新 能自主学习,勇于挑战难题。积极创新探索。 5(附加分) 总分 八、板书设计自相矛盾矛 什么盾都能戳穿盾 什么矛都戳不穿说话前后抵触 九.教学反思1、首先激情导入,通过寓言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2、课文《自相矛盾》简短易懂,对于这样的课文如何教学?我的想法是:成语故事只不过是个引子,目的是通过该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引导学生走进浩瀚的成语故事世界之中,了解祖国的文化,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对成语故事进行了复习,并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接着出示《自相矛盾》的原文,让学生对照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接着,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品味出寓意。最后通过适当拓展,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