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能说说你知道的成语吗?(指生说。)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板书:寓言)2.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道理)3.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读题)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意思。戳穿楚国买卖自相矛盾锐利坚固夸口张口结舌(1)指名读词语。(3生)(2)理解词语意思。▲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戳只有两种结果,(师用铅笔戳穿纸头)要不就是戳穿,(师用铅笔戳整本书)要不就是戳不穿。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2)生读字词:矛 盾 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大家看:(链接)谁来读读介绍。板书:矛、盾提示写法:矛长撇不能丢,盾第一笔是撇。生在书后描红这两个字。(3)什么样的矛?什么样的盾呢?生1:锐利的矛,坚固的盾。书上是怎么说的?生2:矛锐利得很,盾坚固得很。这是什么意思?生3:矛很锐利,盾很坚固。▲“夸口”是什么意思?师:请大家看看“夸”字,“夸”的上面是什么字?生:是“大”字。师:“夸口”就是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读句子)▲“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呢?能给它换个词代替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无言以对)哦,是他没话可说了。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懂得了“张口结舌”的含义了。2.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课文的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成语《》,讲的是()(主要人物)()(干什么),结果()。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1.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语言描写。指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可笑、愚蠢?出示句子: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1)师:像这个楚国人这样,自己前面的话和后面的话对不上,就叫——自相矛盾。(2)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生练习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评价。a.我听出来了,他特别强调了他的盾很坚固,矛很锐利。谁的读法跟他不同?b.你强调的是什么? “随你”是什么意思?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还能读出不同来?c.你们听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啊?“特别得好”这个意思,你们从哪个词听出来的?“很”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我要强调让大家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好。刚才他读的时候啊,不光读出夸口的语气,还有一些表情和动作呢?你们也来做一次卖东西的人,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读。生加动作、表情练习读书。指名反馈表演读。(手指一个学生)我看你特投入,来,到前面表演表演。呵呵!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2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这时,有个围观的人是怎么问他的?指生说。应用怎样的语气来问?嘲笑讽刺。
3.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呢?因为别人问,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结果会怎么样,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好。4.是呀,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为什么会这样?指生说。(是啊!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5.现在如果你是卖矛和盾的人,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怎样才能不自相矛盾了?(四人一小组,商量商量,说一说,找一位同学演一演。)生:坚固的盾,锐利的矛,买一套啊,既能防守,又能攻击啊!生:货比三家啊!我们家的矛和盾质量特别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自相矛盾的人和事。生:有个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就是前后矛盾,既然不收礼了,为什么还收脑白金呢?生:“叶公好龙”也是自相矛盾。叶公嘴上说喜欢龙,但是当龙来见他时,它吓得躲了起来。生:有个人看到墙上有人乱涂乱画,他写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不准乱涂乱画”。可一看,心想,我写的这些字该算什么呢?7.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总结:是啊!做人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四、代楚人反思,提升认识师:那楚国人回到家后,想到今天发生的事,觉得很丢脸,他会怎么想呢?
生:看来我不应该说大话,让人笑话了。如果今天只说了一句大话,还可以,说了两句大话,就出问题了。生:我应该谦虚一点才对呀,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最”的事物呢?就是有,也要注意谦虚一点呀。师:是的,我们不应该说大话,说大话会“吃亏”。但从深层次上看,楚国人的根本性错误不在于说了大话,而在于他说的两句话前后抵触,前后矛盾,前后两句话打起架来了,还有谁想说。生:今天我真是太丢脸了,我怎样可以这样说大话呢?说了一句还好,第二句再说,就自相矛盾了。有了最锋利的矛,就不该有最锋利的盾了。生:我以后说话可得小心点,先想好再说了,不能说满口话,要注意前后相符合,不然会闹出笑话的。生: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如此说话了,本想夸耀一下,让自己的生意做得好一点,没想到反而露馅了,没人来卖了。这都是“自相矛盾”惹祸啊。五、初识古文,激发兴趣。1、我们来看看二千年前的思想家韩非是怎样来评价这件事的,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出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告诫我们做事不能前后矛盾,前后相抵触。韩非子在《说难一》中是这样写的: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自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说难一》。2齐读。读了课文,你知道它的意思了吗?3师总结:我们通过抓住人物语言的学习,使这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夸口时的趾高气扬到“张口结舌”的尴尬、失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并从中明白了自相矛盾成语的道理,那么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又是通过怎样的动作告诉人们道理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寓言)故事道理自相矛盾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