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田忌赛马》二、执教班级上海市莘光学校三年级(1)班三、课前分析1.文本分析《田忌赛马》是一篇传统课文,这是一个有关人生智慧的故事,文章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历史故事,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该文语言平实、说理透彻、文字干净,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课文。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田忌赛马》这篇文章进行文本分析。(1)两场比赛叙述的详略不同,为两种表达方法。文本对两次比赛叙述的方法是不同的;第一次的三场比赛是合在一起,概括地叙述;而对第二次的三场比赛则是逐一介绍,具体地展现,因为第二场比赛正是孙膑智慧的主要体现。而这恰恰是学生在日常表达中所需要掌握的,因此,这一表达特点的理解并运用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内容。(2)文章给予读者的启迪主要集中在孙膑的智慧方面。小学语文的教学深度应该以学生为基础,必须有“度”的要求,而这个度的标准就应该是“儿童”,即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从儿童出发,一切为儿童考虑,为儿童的发展服务;这一深度既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关于教学深度的挖掘,尤其所执教的3(1)班的大多数小朋友在字词学习、文意理解以及课文复述方面已经没有多大问题,所以我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对阵的排列与反败为胜必备条件的探寻跟故事本身扣得更紧,更有利于思维缜密性、条理性的发展。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3)本文中有许多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大多数词语学生根据上下文能够大致推断词语的含义,而鼓励学生猜测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教学设计中,我选择了“胸有成竹”“轻蔑”两个词语让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2.学情分析(1)复述课文时还不能正确处理好详略及合理地使用连接词、连接句使复述更加有条理。三年级(1)班的大多数学生语文基础较好,课前能够做好预习工作,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自学生字词。记忆力好,在板书的提示下复述课文的能力强,但是在复述方面的详略处理以及使用连接词、衔接句使过渡更加顺畅,复述更加有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这种复述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写作也有极大的帮助。(2)学生已经学会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词语替换等方式理解陌生词语,而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人物神态描写的词语的理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经过本学期前11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查字典以及联系上下文两种方式理解课文中陌生词语的意思,有些词语例如“轻蔑”“目瞪口呆”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想象所描写的人物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在语言与思维的同步训练中相机点拨,使学生领悟到发散想象也是一种加深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在理解“胸有成竹”一词时,可以先不让学生从正面入手逐字分析,而是利用教材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散想像当时孙膑心里在想些什么?在语言与思维的同步训练中相机点拨,使学生领悟到发散想像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3)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上问题不大,但是在对孙膑的的观察、思考过程不一定能够注意到,也很可能思虑不周全,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关于孙膑的观察、思考、决策过程,文中几乎没有花文墨去描写,这个空白点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的,学生不仅应该学到变换出场顺序的策略,还应该学习孙膑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等优秀品质。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四、教学目标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追求低耗、高效、整体结构优化的现代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基于文本分析及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连接词、衔接句使复述变得更加有条理,理清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白叙事应该有节奏感,并在复述过程中加以使用。2.书空蔑两个字的笔顺,使用联想人物动作、心理、神态、言语的方法加深对词语“胸有成竹”“轻蔑”的理解。3.注意到孙膑的观察、思考过程,并能够理解孙膑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权衡利弊、知己知彼等方式及策略才帮助了好友田忌转败为胜。学习孙膑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五、教学重难点1.使用连接词、衔接句,有节奏感地复述课文。2.理解孙膑帮助田忌转败为胜的过程及关键步骤,学习孙膑思考问题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六、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板帖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1.直接导入,感知人物(1)指明读课题/齐读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忌是这样写的,谁来读课题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预设:好像节奏感还不太对,重音应该落在“赛”字上,停顿、重音都读准确了)师: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2)了解文中的人物师:昨天回家都预习过课文了,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师:你们了解这些人物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关于它们三个人物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自读课文,复述两次比赛的场景,理解第二场比赛详写的原因。(1)复述两场比赛的场景师: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齐国。当时的人们都喜欢一种运动,就是赛马,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通过赛马显示自己的威风,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既然是《田忌赛马》,赛马的一方肯定是田忌了,另一方呢?生:齐威王师:他们共赛了几次马?对两次赛马过程的描写分别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预设:第一次是在第2自然段,第二次是在——第13-第16自然段(板书:2,13-16)师:两次分别是怎么比的,谁赢了呢?自己在下面读读这两个部分,然后同桌两个人一人一词试着复述这两次比赛。师:哪对同桌愿意合作一人一次试着来复述复述?(教师贴板贴)预设评语:既流利又准确。(2)领会体现文章主旨的部分要详写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对比赛过程的描写,两场比赛一场是概括地叙述,另一场是逐一介绍,具体地展现。文中为何要这么安排呢?预设:因为第二场比赛正是孙膑智慧的主要体现。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师:是啊,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要体现孙膑的智慧,而两场比赛中第二场比赛正是孙膑智慧的主要体现,所以这部分需要详写。我们小朋友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借鉴这种方法,将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部分详细,其它略写,这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3.体会孙膑的观察及思考过程师:同学们,想想看,田忌在第二场比赛中如何战胜齐威王的呢?预设:采取了好友孙膑的建议、读最后一小节的句子。师:采取了什么对策师:孙膑根据什么想到了调换出马顺序这个对策?预设:孙膑凭他的智慧想到调换马匹出场顺序对策的。师:想想看,在齐威王和田忌第一次比赛的时候,孙膑在干什么?预设:围观,在人群中。师:他看出了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预设:他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师:仅仅是看能够察觉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么?(板书:仔细观察)师:这说明什么?预设:田忌的马和齐威王的马实力相差无几。师:正是因为孙膑的仔细观察,才会既了解齐威王的马,又了解田忌的马,知己知彼。(板书:知己知彼)师:知己知彼之后,孙膑根据三局两胜的规则在脑海中构建了怎样的对阵图呢?谁能说说孙膑这个时候是怎么想的。预设:既然是三局两胜,那么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保证两局胜利。这样即使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时输得再惨也依然能够保证比赛结果的最终胜利啊。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评语:你可真了解孙膑啊,)师:知己又知彼,再加上他能像同学们这样认真分析各种情况的利弊。(板书:认真分析)师:所以孙膑才能够想出调换赛马的出场顺序这个灵活的对战方法。(板书:方法灵活)4.学习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猜测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师:孙膑很想把这个调换出马顺序赢齐王的好方法告诉好朋友田忌,于是在第一场比赛结束后看到好友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时,便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板贴:扫兴)(提醒小朋友只读人物的语言)师:孙膑以为田忌是来挖苦自己的,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师:而孙膑告诉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师:田忌疑惑了——师:孙膑摇摇头说——师:听到这话,田忌依然没信心——师:而孙膑却胸有成竹地说:——师:老师来解说对话中的提示语,男生读孙膑,女生读田忌,我们再配合着来一遍。师:孙膑胸有成竹说这话的时候,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预设:田忌啊,我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思考,已经有了绝妙的办法让你获胜啦。师:因为田忌的策略是有理有据的,所以田忌胸有成竹。师:于是孙膑又找到齐威王,他在做什么呢?见到田忌走过来他有怎样的反应呢?一起读读句子。师:此时的齐威王正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并讥讽田忌说——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师:听到田忌要同他再赛一次马,齐威王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预设:就凭你,还想跟我比。预设:你刚刚都已经输了,小样的,还不服气呢。师:心理这样想的,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轻蔑”瞧不起学习“蔑”字的笔顺蔑这个字是上中下结构,它的笔顺是······,师: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第一场孙膑让田忌——(生)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结果毫无悬念——田忌输了师:第二场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慌了师: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结果——田忌胜了两场输了一场,赢了齐威王。5.总结文章的启示师:文章中的最后一个小节总结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调换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除此之外,你从中还品味出了哪些道理或是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呢?预设:从齐威王的XXXX表现中学到从田忌从孙膑评语预设:这也是我们同学应该学习的。6.清晰完整地复述整篇文章师:课文我们学完了,谁能根据板书复述一下课文呢?师:这么多啊,但是今天小琰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个难题了,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我们一起来看看任务卡。要求小朋友复述的时候做到使用连接词、衔接句,并且能够做到吸引听众,这可不简单呢,小琰老师给同学们点提示,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可修改可下载优质文档参考文献[1]颜庆波吴清云.“田忌赛马”教学纪实与评析[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12).[2]陆红兵.“我-我”的对话与超越——由《田忌赛马》同课异构引发的一点思考[J].南京:江苏教育研究,2012(6C).[3]曹永鸣.构建生态课堂实现生命对话——三教《田忌赛马》的启示[J].北京:人民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