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分析

ID:953271

大小:2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分析教学片段:二、结合学案,小组交流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学案,到小组中交流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学习,师出示词语黑板,巡视①抽读课文,②读词语,③课文主要内容④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威尼斯小艇?首先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接着写船夫驾驶小艇的、最后详细介绍小艇的。⑤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三.汇报:现在请各小组汇报收获。1.结合小黑板,汇报词语收获。师随即描红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提示:比较“艇”、“舱”“艄”,发现相同点。小结:高年级生字主要靠自已识记,今后学习生字,要多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异同点,帮助掌握音形义。2.师:现在请每组的一号同学起立,开火车领读这些词语。3.师: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在仔细看看这些词语,一会,我们来写一写。生看一分钟后,完成学案第2题,互批,改错 4.师反馈:有没有写错字的同学。还要加强练习5.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指两名生)6.师:那么作者围绕了“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预习时,思考了吗?(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特点、驾驶技术、作用。)导语:(指板书),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依次介绍了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条理非常清楚。那么,马克.吐温笔下的小艇是什么样的呢?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来交流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长、窄、深、翘、轻快灵活)(相机计算二三十英尺长约是6——10米长,与教室宽度相当。)导语:根据作者的介绍,你想像得出小艇的样子吗?(点击出示小艇)这就是威尼斯的小艇,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它,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小艇呢?(生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小艇。)导语:让我们也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看作者描写小艇的文字?你觉得作者介绍小艇的这段话写得好吗?预习时老师让同学们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在旁边批注,你批注了吗?(特点鲜明,用上准确生动的比喻------)你觉得这三个比喻用得好吗?好在哪儿? 小结:我们会发现,在描写事物时,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想像再打比方,会使文章显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导语:让我们带着想像读,读出小艇长、窄、深的鲜明特点,读出小艇新月般的美,水蛇般的灵活。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我将它分为三大块进行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学、自悟、自会。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内容分析中,借助“多媒体”启发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完全有必要先对该水上城市的奇特风光,诸如河道、古建筑、桥梁、小艇、船夫等有个大体的感性认识。因此教者在教学之始,让学生通过录像“游览”一下威尼斯水城,从而激发出求知全文的冲动。看完录像老师提出“在众多的事物当中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的问题,学生对“众多的事物”有个鲜明的印象,就使他们自觉地从文章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读自悟中,重视思维的启迪  在引导学习“船夫技术特别好”的段落的教学中,有明确的“主体”和训练“意识”,,完全让学生自读编写提纲,舍得在课堂上拿出时间,让学生自学。当然这一段落,文字比较浅显,层次比较清楚。段的第一句先是总的说“驾驶技术特别好”,余下都说怎么个好的具体表现。每一“表现”又有一定的规律,大体先讲“情况”,再说船夫“怎么办” 。这种结构线条清晰、明朗,内容比较单一,让学生自编提纲,容易做到,是难得的训练契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巡视,点拨指导,组织讨论,集中评议的办法。老师在“导”上下功夫。若说到还没读懂的内容,就引导再读书,寻找正确答案。课堂上同学们的思维被“启动”了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评说。教师呈递进式地设置“启动点”,先完成大家都必须认识到的,再设计出多角度表现的提纲。  三、朗读教学中,侧重情感的启动  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有感情地小声试读。朗读的启动过程,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层一层并非机械地进行,穿插着老师的讲解、范读,学生的有情感地跟读。老师把情感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不让他走样,无论是肯定表扬或批评指正,都是为了对情感的理解与启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