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没有追求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在这堂课的设计中,可以说读贯穿始终,形式多样,有以读表悟,加批注读,小组合作读,边想边读,对比阅读,导中读,议中读,示范读等等。而且读得有序,读得有的,读得有法。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主动的、活跃的。在读的实践中,学生自然达到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积累运用语言,升华情感,养成读书习惯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农村的学生对这座水上的城市知之甚少,还很陌生。所以,课前我制作了威尼斯的风光片,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领略到那种独特的异域风情。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悟之后,再让学生边背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边欣赏图片,使学生的感悟得到了升华。 二、在语言规律的探索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威尼斯小艇样子的认识,我没有过多地讲解分析,也没有仅仅停留在读懂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而是让学生在了解写了什么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怎样写,真正落实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走个来回”
的目的要求。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完成的。 首先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两段话,要求边读边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然后在交流“我读懂了什么”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情巧妙设疑,这就让教建立在学的起点上,形成一个学而后导,先学后教的格局。我在此设置了两处疑问,第一次让学生说说“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一句中的“仿佛”为什么不用“好像”一词,并提醒学生联系上文思考,第二次让学生比较“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和“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哪一句好?通过第一次比较,让学生体会了语言的变化美,通过第二次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了语言的节奏美和形象美。这种融词句理解和表达手法感受于一体的教学,最终使学生既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情境之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三、在朗读感悟的实践中开启学生的自由精神 “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明确检验学生是不是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只要听一听他的朗读就知道了,这便是所谓的“以读见悟”。在课堂上我保证了学生充足的读的时间,重视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了学生的心、作者的心、教者的心合为一体的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