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建议东升镇胜龙小学梁桂珍一、适用对象:本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适用于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学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雇定、翘起、哗笑、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3)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5)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训练。
3、情感目标:
感受威尼斯小艇独特的美,在情境屮体会小艇在水上城市威尼斯航行时的情景及美感,领略威尼斯的风土人情。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三、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组一篇课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状物记叙文。这一组课文是从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的角度编排的,以“异国风情”为主题。本课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所特有的风光。课文分四部分。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的交通工具,是全文的总起。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小艇的样子和坐在舱里舒服的感觉。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船夫驾驶小艇的熟练技术。第四段(第5、6自然段)讲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其中第三、四段为教学重点。(一)教学方法:运用直观语言,借助书屮插图,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理解课文内容。因为老师和学生谁都没有见过威尼斯,所以对这个城市以及小艇没有直观印象,因此课前还要做好多媒体课件。由于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马路。学生缺乏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难度,体味课文屮蕴
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难了。教学时,首先应适时适度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介绍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岛城”、“桥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与一般城市、马路、汽车的比较,展开合理的想像。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建议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本语言,通过朗读来感受、想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以生动形象的直观演示、明白流畅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获得语感体验。(二)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教法和学法是密不可分的。建议在整个教学过程屮,可按照“读一一思一一议——品——再读”的步骤直接和文本对话,将自己的个体感受与群体、集体进行交流,发现别人的优点,修正自己的思维,提高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向高一级目标迈进。(三)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强化训练项目。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本组教材重点训练项目是“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学屮必须强化这一训练项目。在讲读课文屮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小艇的。可设计如下问题启发引导:(1)威尼斯小艇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特点?(2)课文屮为什么用“新月”、“水蛇”来比喻?(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4)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小艇在威尼斯这座
城市的重要作用的?作者之所以能写得那么具体、真切,是与作者长期细致的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分不开的。从而使学生懂得要细致描写事物,必须养成经常观察的好习惯;观察要眼看心想,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主要特点。建议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文屮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比喻、拟人句的好处,并通过练习掌握、运用这两个句式。(四)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加强词句训练,提高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本篇课文语言精彩,词汇丰富,语句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在教学屮要加强词句训练,让学生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屮的词句。本课垂点词语有“操纵自如”、“雇定”、“簇拥”、“静寂”、“情趣”、“轻快灵活”等。对这些词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从分析生字、新词入手,找近(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如“簇拥”一词原指许多人紧紧地围着,本课指小艇聚集在一起。“雇定”一词中的“雇”本指出钱叫别人为自己做事,本课指事先已定好一小艇在某一时间专门为自己服务。“操纵自如”屮的“操纵”本指控制或开动机械仪器等,本课指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一些词语入词入句来品味、欣赏。例如“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了解作者是如何恰到好。
建议:最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知与认识来理解,老师不必说得太多,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点也行,不必强求能说得很全面。(五)建议本课用2课时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