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说课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1
一、说教材二、说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五、说学法六、说教学过程2
教材简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美丽风光。3
教材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艇特点。2、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表达方法。4
教材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5
教材难点:学习作者怎样抓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6
教法学法我采用了“读——议——练”的教学模式,所谓“读”就是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议”就是师生合作探究交流——动脑、动口,获得新知;“练”就是加强语言文字表达训练。7
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想想、议议、说说等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动脑、动口等方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想象,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8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师生合作,探究交流(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9
探究交流一: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及表达方法探究交流二:小艇的作用及表达方法探究交流三:船夫的高超的驾驶技术10
激趣导入:11
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有利于更好地深入阅读理解教材,领悟情感。12
探究交流一2.找出文中描写小艇的的语句,发现小艇的特点。3.对比自己的描述,哪种表达方法好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1.出示小艇的样子,用自己的话描述。13
析文品赏:文段对比,了解小艇特点。14
学习目标:1.了解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2.了解小艇的特点,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3.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达出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特征。15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二三十英尺16
用了比喻的方法1、用独木舟来形容小艇又窄又深。2、用新月来比喻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3、用水沟里的水蛇来比喻小艇行动轻快灵活。17
析文品赏:合作探究,感受艇夫技术。18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19
主河道上的利阿托桥20
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概括因为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所以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21
探究交流二小艇的作用及表达方法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对比白天的小艇,夜晚的小艇小艇又是怎样的?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赏读文本,积累语言22
小艇的作用(……坐小艇……)人们去做什么商人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高声谈笑许多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庄严的老人上教堂去做祷告23
静态、动态小艇行驶——小艇停泊——喧闹静寂24
探究交流三船夫的高超的驾驶技术哪个词突出了船夫的高超的驾驶技术?哪几方面写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持人选拔赛:内容是威尼斯小艇的船夫的驾驶技术25
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速度极快操纵自如左拐右拐平稳穿过作急转弯26
析文品赏:配乐读文,欣赏美丽夜景。27
我喜欢背行船的(),来往(),他(),毫不()。不管怎么(),他总能()挤过去。遇到(),他总能()地穿过,而且速度(),还能作()。两边的建筑(),我们的(),不知看()。28
课堂小测试1、读课文填空。 威尼斯小艇在构造上有与众不同的特点:①长度为________尺,“又________又________”,有点像________。②制作比较讲究,“船头和船尾向上________,像________;③有________穿行的特点,”“仿佛________”。④船内舒适自在,________,似________。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体现在哪里?3、抄写文中你所喜欢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各一个,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比喻句:拟人句:29
小练笔威尼斯的小艇写的是威尼斯的一处景物,你能也试试写家乡的一处景或某个物吗?30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孩子们对威尼斯这个水城独特的交通状况及风土人情比较陌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板书,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又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及重要性。31
板书设计威尼斯的小艇32
谢谢大家!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