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教学设计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2.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阅读。 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情感目标: 1.感受牧场之国的宁静、和谐之美。 2.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2.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一)师:上节课我们进入了乡下人家,那里一幅幅自然质朴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另一个国家去看一看 ,它是水之国,花之国,你们知道是哪吗?【生:荷兰】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好吗?【师出示课件】看完这些图片,你觉得荷兰怎样?【生自由发表感受】 (二)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荷兰的确是个风景优美的国家,尤其是牧场占荷兰的三分之一,这节课我们阅读一篇捷克作家卡尔-恰比克描写牧场景色的文章《牧场之国》【师板书课题:22*牧场之国】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同时,请孩子们想想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你能够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语,相机板书。】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牧场的白天和晚上的景色,“这就是真真的荷兰”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请看第二自然段,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本段。自学提示:1.读完本段,你觉得荷兰是个怎样的地方?2.作者具体描写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结合具体的句子说一说。三、交流讨论。 师:真正的荷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课文中你认为特别美的或者让印象特别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细细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的独特魅力。开始默读、勾画、体会吧! (一)学生自由默读,品味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并适时适当地进行个别的学习指导。 (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相机指导朗读精彩语段。(三)感情朗读本段。 (四)总结学法:总结学法: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表达方法——-—读文感悟 四、根据学习方法自学课文3、4、5自然段。 (一) 学生自由学习后三段。 (二)全班交流。五、师生对话,总结全文。 师:作者和你们一样对荷兰充满无比的喜爱和赞美,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在课文中却只汇成一句话,你发现了吗?【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能够理解“真正”的含义吗?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对“真正”一词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师:这句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话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个自然段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六、拓展延伸,领悟中心。 (一)引导学生介绍荷兰的其它特点。 师:除了牧场之外,你还了解荷兰其它的特点吗?(学生交流展示关于荷兰的资料)
师:教室只是小课堂,生活才是大课堂。通过搜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这美丽的牧场之国。 (二)同声赞美荷兰。 师:是啊!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满怀着赞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和谐创造美——《牧场之国》教学反思《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堂上我主要围绕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来教学这篇文章。由于是借用学生,我在教学中加入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本文,力求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但孩子们确令我惊叹于他们的发现。我问同学们:“荷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个男孩回答:“我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他:端庄、美丽、和谐。”一个男孩说:“我感受到《牧场之国》体现了和谐之美。二、三自然段体现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第四自然段体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第五自然段体现了动物与人的和谐。”在备课中我根本就没有这样分析问题,而孩子的分析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我按照这个学生的分析进行板书,这样的板书不仅梳理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再一次领悟到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只有和谐才能创造出一幅幅像荷兰这样风景迷人的画面。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足,教学基本功欠佳,教学语言不够规范,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导入不够恰当,激励学生的语言缺乏个性,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