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俗——沿海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管学院张晓琪在我国的沿海地区,有着这样一个传统习俗,每到农历三月廿三的天后诞的时候,都会举行一个较为大型的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性——妈祖林默娘,在父系社会里,沿海地区这样祭拜一位女性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久之就形成了妈祖信俗。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第4.COM13.18号决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一、由来:妈祖信俗是源于人们对妈祖的景仰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常规化的民间信仰习俗。妈祖,也称湄洲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她生前经常为渔民预测出海时的天气情况、义务采药治病、拯救遇险渔船,还曾点燃自家的房子,用火光当做航标引导迷航的商船脱离险境。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她28岁时因在海上救人而献出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好姑娘,特地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希望世世代代学习妈祖精神多做好事,也希冀妈祖继续保佑百姓航海平安。公元1123年,因为保护路允迪出使高丽,当时的朝廷首次将“顺济”庙额赐给妈祖庙。此后,妈祖因护佑南粮北调、郑和下西洋等而被历代朝廷褒封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共36次。由于出海具有极高风险,妈祖洞晓天文气象,熟识水性,知医理,懂卦爻,且平素见义勇为,热心扶危济困,拯救遇险船只的行为在出海者的心中留下了神的传奇,成为海神的代表。正是妈祖的无私奉献、救急扶危、行善济世、慈祥博爱、护国庇民及救助海难的神力,让沿海地区的人们格外崇拜,渔民和从事航运的人普遍都在船中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妈祖保佑平安,这大概就是妈祖信俗的由来。以后人们每次不论出海还是漂洋过海,都会先祈求得到妈祖的保佑。二、内容:妈祖信俗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祭祀仪式分为家庭祭祀和宫庙祭祀两种。家庭祭祀包括:⑴“船仔妈”崇拜,就是渔民和航海者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祈求航海安全,这是妈祖信俗最原始的形式之一。⑵对海祭拜,就是湄洲和其他地区的渔民、船民在海边或在沙滩上摆上供桌、贡品面对大海,向妈祖祭拜。⑶家中供奉,就是渔民和居民在家中的神龛上供奉妈祖像点香、祭拜。⑷6
汽车上挂妈祖像,祈求出入平安。宫庙祭祀分成日常祭祀和庙会祭祀两种。日常祭祀是由妈祖信众到妈祖庙向妈祖神像行礼,主要包括献鲜花、点香火、摆贡品、行跪拜礼以及燃鞭炮、烧金帛、题缘金等方式。庙会祭祀则举行祭祀大典。祭祀大典形成于公元11世纪,公元1788年被列入国家祭典,场面恢宏、庄严隆重。包括:⑴仪程,主要有司祭人员就位、迎神、上香、读祝文、行三献之礼和三跪九叩礼、送神等。⑵司祭,湄洲妈祖祖庙主持人担任主祭,世界各地妈祖分灵庙负责人参加陪祭。⑶祭器,祭坛上配有烛台、香炉、钟鼓等。⑷祭品,供桌上摆放用面粉、香菇、木耳等食品制成仿海洋生物和自然山景等。⑸仪仗,由清道旗、銮驾、仿古兵器等组成。⑹祭乐,由乐生用唢呐、鼓、磬、琴、笛等28种乐器演奏地方曲调和曲牌。⑺祭舞,由舞生执凤羽、龠管,采用云步、叠步等传统戏曲舞步。湄洲妈祖祖庙的庙会是指特定节日和重大祭祀活动,具体包括:⑴妈祖诞辰。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⑵妈祖升天。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逝世纪念日。⑶割火分灵。各地建妈祖分灵庙时要捧着神像到湄洲妈祖祖庙举行“取香灰”的分神仪式。⑷谒祖进香。妈祖分灵庙每隔一定时期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俗称“回娘家”,一次陪同进香的团队人数有的多达7000余人。⑸妈祖巡游。湄洲妈祖金身在湄洲岛和台湾、金门、澳门等地分灵庙巡游,接受膜拜。⑹民俗表演。湄洲妈祖祖庙还进行舞龙、舞狮、摆棕轿、耍刀轿、舞凉伞等民俗表演,表演人员多为民间艺人,参加人数最多可达几十万人,场面壮观。涉及妈祖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⑴演戏酬神。妈祖分灵庙如有举行庆典活动或者戏剧演出,都要恭请妈祖神像驾临观赏或请戏班演员到妈祖神像前“弄仙”。⑵妈祖元宵。湄洲每年正月初八到十八各家各户都恭请妈祖神像参加元宵活动。⑶谢恩敬神。家族举行感恩苍天仪式,男女老少统一着装列队到妈祖庙敬请妈祖参加。⑷妈祖游灯。渔民、农民、市民等在节日的晚上都提着“妈祖灯笼”绕游。⑸妈祖服饰。湄洲妇女平常头上都梳着帆船状的发髻,着蓝色的上衣和红黑相间的裤子,表示对妈祖的敬仰和对家人出海平安归来的期盼。⑹圣杯问卜。用木质半月形“圣杯”,向妈祖祈求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⑺换花求孕。湄洲已婚未育妇女与妈祖神像头上的花互换来求赐孕。⑻佩戴香袋。到妈祖宫庙祈取小香袋戴在小孩身上,以保平安。⑼诞辰禁捕。湄洲渔民在妈祖诞辰日前后自发不下海捕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⑽妈祖彩车。妈祖巡游队伍中装扮有关妈祖故事的彩车。⑾大门贴符。百姓在大门上贴着妈祖的神符,⑿颈项佩玉。脖子上挂着妈祖的玉像。⒀托看小孩。如果父母外出,将小孩托付给妈祖庙看护。6
⒁妈祖挂脰。在妈祖巡游过程中,信众向妈祖神像的颈项上挂上用红绳子系的金锁、银锁或钱币。由于妈祖信俗分布的范围较为广泛,各地的习俗所保留的内容有一定差别,但这不影响妈祖信俗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三、文化: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妈祖是该信俗的核心,包括口头传统、宗教仪式以及民间习俗,遍布中国的沿海地区。妈祖诞生和成长在公元10世纪的湄洲岛,她致力于帮助她的同胞乡亲,并且因为试图营救海难中的幸存者而丧生。湄洲渔民为纪念这位好姑娘,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每年都会有两次正规的庙会来纪念妈祖,届时当地居民、农民和渔夫此时都会暂时放下他们的工作,并祭献海洋动物、供奉妈祖像,表演各式祭祀舞蹈和其他演出。在全球5000座妈祖庙和私人家中,其他各类小一些规模的祭祀仪式也全年不停歇地进行着。这些祭祀活动中包括到湄洲祖庙谒祖、分神,供献鲜花,燃蜡烛、香火和放鞭炮。晚上的时候居民会提着“妈祖灯笼”游行。信奉者们向妈祖求子、求平安、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求幸福。四、特征:民间性、亲和性、包容性是妈祖信俗的显著特点。百姓将母亲的大爱集于妈祖身上,亲切称她为娘妈、姑妈、妈祖。妈祖信仰已与百姓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世代相传。历代延续下来的盛大庙会、生活习俗和民间传说,都是对妈祖精神的景仰和礼赞,对人类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五、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潮汕地区较多信仰),香港,澳门(澳门西文名称“Macau”,即是由“妈阁庙”一词转化而来),江苏,浙江(舟山、温岭、玉环、洞头、南麂、苍南等地),天津,山东,马来西亚。六、传承:妈祖信俗主要通过妈祖宫庙分灵、家族传授和故事传说而传承。其中司祭、祭品、舞蹈、音乐等是通过师带徒方式进行传承,目前已确认妈祖信俗代表性传承人36人。七、意义:对妈祖的信仰和纪念已经深深融入沿海地区中国人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成为该信俗团体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文化纽带。这种信仰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融合以及弘扬大爱精神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妈祖信俗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标志。华人在侨居国建妈祖庙,并以此来践行妈祖精神,与所在国居民友好相处,共创新家园。漂洋过海的潮人把妈祖信俗当成寻根问祖,眷恋家园的情感纽带。八、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根据《妈祖信俗》申遗文件提供的资料信息,《妈祖信俗》符合被列入名录的条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6
一是《妈祖信俗》被不同社会团体认为是自己遗产的一部分,认可为身份认同以及连贯性的一个符号,并且数个世纪以来代代相传;二是将《妈祖信俗》纳入名录将促进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瞩目度,并且提高其国际层面的受关注度,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三是该申遗活动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现行的、计划中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申遗活动的切实可行性和成功率,例如调查研究、提高关注度并建立一个保护组织,从而展示了多方对于保护申遗对象的重视和努力;四是本次申遗活动是由社会团体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各个妈祖庙首先发起的,他们通过提供相关的文献和文化遗产、审查提名文件的内容、接受采访以及规划保护措施等行为参与了申遗的过程,他们表现出对申遗对象自发的、事先获知、重视的同意态度;五是该申遗对象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的直接监管。九、申遗意义:妈祖信俗申报世遗成功对于妈祖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无疑是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好事,对进一步发掘、整理妈祖文化,促进海内外妈祖文化学术交流,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同时对凝聚炎黄子孙,特别是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妈祖信俗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其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弘扬大爱精神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十、传承与保护如何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在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传统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妈祖宫庙分灵、家族传授和故事传说而传承。其中司祭、祭品、舞蹈、音乐等是通过师带徒方式进行传承。由于现代生活的变化,故事传说等因为地方语言受到影响而渐渐失传,就如我,在我生长的潮汕地区,几乎没有听到过那些妈祖的传说,对于妈祖信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家庭祭祀这一层面,只知道潮汕地区有这样一种信仰,至于由来所知甚少,甚至是妈祖为何人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大型祭祀活动中才会出现的司祭、祭品、舞蹈、音乐等。而目前已确认妈祖信俗代表性传承人只有36人,这样少的传承人对于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妈祖信俗的保护和传承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在我看来,有关妈祖的传说,需要我们印制成册,以便代代相传;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许多不是沿海地区的人因为不信奉妈祖而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位海神,妈祖信俗作为我国第一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值得我们大力宣传;保持一定频率的大型祭祀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样一种信俗,从而去了解;司祭、祭品、舞蹈、音乐等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有发挥价值的地方,很多人为了生活选择放弃,如果可以由专门学习改变成业余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传授,由政府提供学习场地和所需用品,保障传承人的培养;对于这些传承人,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招收徒弟这一方面,应在保证人才质量的同时,适当放宽则徒标准,让更多有兴趣、有志愿的人能进入这一行业,补充该行业的人员数量。十一、关于妈祖的传说6
妈祖信俗来自民间。历史上,妈祖确有其人,其姓林名默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岛,生于北宋建隆年间。她自幼聪明,勤奋好学,非常孝顺和仁爱,能预知海洋气象,还能为民占卦吉凶,驱灾治病,从而受到人们尊敬、信奉,“羽化升仙”后,被奉为保护神。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据《天后志》记载的有十五则,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六则。它们分别是:莱屿长青: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祷雨济民: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挂席泛槎: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驰而去化草救商: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降伏二神: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祟,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解除水患: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救父寻兄: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恳请治病:6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妈祖有解难之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莆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窥井得符:相传妈祖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与一群女伴出去游玩,当她对着井水照妆时,一位后面跟着一班神仙的神人捧着一双铜符,拥井而上,把铜符授给她,一起玩得女伴们都吓跑了,而妈祖则接受铜符,并不怀疑。妈祖接受铜符后,灵通变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见神通,以至她常能神游,腾云渡海,救急救难,人们称她是“神姑”,“龙女”。铁马渡江:相传有一天,妈祖要渡海,可是没有船只,这时候,妈祖见旁边屋檐前悬有铁马,于是灵机一动,取之挥鞭,铁马奔海对面风驰而去,待人上了对岸,忽然之间,铁马无影无踪,旁边的人无不惊叹“龙女”的神通广大。资料来源:妈祖信俗-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69725.htm潮人妈祖信俗http://www.chinanews.com/qxcz/2010/09-02/2507667.shtm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