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ID:955106

大小: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0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丹江口市实验小学张晓霞一、教材简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一姓杨的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二、设计理念:1.以读为“轴”,读中感悟,熟读成诵。2.以生为本,理解感悟,体会巧妙。三、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四、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能根据停顿标注,把课文读通顺。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第二课时:能参考注释,理解每个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背诵课文。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互动)(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1.导语: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学的,也是一篇文言文,知道是哪一篇课文吗?(《杨氏之子》)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老师板书,学生书空)2.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如此说来,我乃张氏之女。你呢?(二)检查初读,了解大意4 1.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来个小检查,看看大家书读得怎样了?谁来给大家读读课文?指名一人一句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2.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简单说说。(三)品读课文,体会巧妙1.杨氏之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很聪明)课文哪句话直接写杨氏之子很聪明?哪个词表达了很聪明的意思?(板书:甚聪惠)出示第一句话,齐读。“甚”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真会学习,这就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基本方法——看注释,板书。)“甚”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呢?(很、非常、特别……)通过看注释我们还可以知道“惠”的意思。你能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吗?2.课文究竟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了杨氏之子“甚聪惠”呢?请同学们运用“看注释”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学习前先看看老师的提示:①对照注释一句一句地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②小组交流,你读懂哪句话?还有什么不明白?做上记号。③哪句话最能表现出他“甚聪惠”?3.全班交流。(屏幕显示全文,根据学生的回答链接到相关句子。)你读懂了哪句话?还有什么疑问?(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①你读懂了什么?(“诣”、“乃”,句子的大意)②从那个字知道孔君平是来拜见他父亲的?(“诣”,在文言中“诣”一个字,现在说却要用两个字,很有意思)③再指名读,“诣”、“乃”重读,要有韵味。齐读。(2)为设果,果有杨梅。①()为()设果?你怎么知道的?(理解这个句子用了我们学习古文的另外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②再出示:(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也能明白这个意思,从中看出文言文有什么特点?(3)从哪两句话看出了杨氏子“甚聪慧”?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小组合作:(课件出示:说一说想一想品一品)①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②想一想:孔君平为什么说“此是君家果”?请大家看插图,细心的你发现了吗?杨氏子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文中第三句话为什么单说“果有杨梅”4 呢?(是孔君平看到了杨梅,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考验杨氏之子的办法,他其实是故意逗这个小孩儿的。)孔君平说这句话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齐读)③品一品: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杨氏之子“甚聪慧”?孩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指名解释,板书:孔雀孔君平)“夫子”?“家禽”?“未闻”是什么意思?没有这两个字,语气有什么不同?对比句子:①孔雀是夫子家禽。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否定,委婉。)齐读。师生合作读对话。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为什么读得这么快呢?(杨氏子回答的快)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应声答曰)“应声”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反应快,思维敏捷。)④出示插图:同桌练读这两句话。指名读一读。再表演读,加上表情、动作。(4)现在,谁能把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讲一讲呢?4.背诵课文。你们能把这有趣的故事背下来吗?先自由练读,然后全班齐背。古人读书,讲究吟诵,摇头晃脑,请跟随音乐,全班再次表演背诵。5.假如现在杨氏之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发自肺腑地说什么?(甚聪慧)你还能用别的词来夸夸杨氏之子吗?(思维敏捷、聪慧过人、伶牙俐齿、口齿伶俐……)过渡:五(7)班的同学亦甚聪惠!(四)拓展延伸《杨氏之子》这个故事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课外时间我们可以找到这本书读一读,了解《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关于言语表达方面的小故事。七、板书设计:10杨氏之子 甚聪慧杨氏之子      杨梅看注释      孔君平        孔雀联系上下文        八、教学设计意图:4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语言浅显易懂,是学习文言文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对于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是个里程碑——标志着从这里开始,他们开始与文言文亲密接触。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反复朗读,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先求读熟,再求读懂。“读”是“悟”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初读,感受文言文的不同之处;然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进行朗读指导;紧接着我进行了示范表情朗读,一方面有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最后配乐朗读,读出文言文的美感。这四次不同要求的读的训练,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直至读出文言文的味道。(二)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好每一句之后,我又教师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读熟,熟读成诵。文言文精炼的语言,特殊的表达方式,若引导学生背诵,对于积累语言、接受文化熏陶都大有裨益。(三)品读理解,感受巧妙。我紧紧抓住“甚聪惠”,让学生从对话中自己感受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仍然采用朗读的方式,体会“未闻”的婉转,体会小儿用姓氏来应对孔君平的巧妙。(四)研读总结,学习方法。在理解体味课文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渗透,“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都是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在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时候,方法的总结对今后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