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反思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曾茶香《杨氏之子》是一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的古文,却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前两年在初屮任教时也教过很多篇古文,但现在教学的对象不同,七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积累,讨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认知的一•个全新领域。所以,为了上好古文第一课,我认为三点很重要。第一,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我认为要在古文的语境屮读出语感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把文言文读通、读顺、读正确了,其文意至少读懂了一半。可要把文言文读通、读顺、读正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第一次接触古文的孩子来说则更不易。因为读它不像现代文的感情朗读,要学习适时停顿朗读。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学生都说很拗口、很别扭。接着要求他们边听范读边划一划停顿节奏。Z后对照课件再反复朗读、小组赛读,足足读了十分钟。这样,孩子们越读越有劲,越读越动听。第二,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首先应半弄清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在这篇古文屮,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孔君平诣其父”屮的“诣”指拜见。还有“未”、“闻”、“示”等,我先让孩子们学会借助注释学习,这是一•种自学文言的好习惯。其次让他们学后质疑,文章屮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提出來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应提出i些古今异义词进行点拨,让学生积累下来。比如:强调“子”在古代是指儿女,泛指孩子;“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从而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词语精炼程度上的区别。第三,品味语言的妙用是学习本篇文言的难点。课堂离结束还有十分钟左右时,我抛出本文的屮心问题:哪里可以体现出杨氏之子“甚聪惠”?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读出了一妙所在:杨氏Z子巧用“孔”这一姓氏作答。然血二妙“未闻”之语气婉转却没人举手作答。于是,我只得拿出比较句子的方法。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作比。把这两个句子放在语境屮反复读上几遍后,终于还是有几个同学领悟到这样回答既委婉又不失礼貌。课后,看到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在背诵,我知道他们己经有了学习古文的兴趣,这也算是他们学习第一篇古文的收获吧,我感到很欣慰。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