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教案(五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10杨氏之子教案(五下)

ID:955476

大小:3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0、杨氏之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中“梁、惠、诣、乃、曰”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朗读的节奏。3、能根据文中注释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4、初步了解文言文“语言简练”、“节奏感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1、认读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文章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 1、故事导入: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 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师:听懂了这个故事了吗?有什么体会吗?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组课文的第一篇文章,尽情感受课文中主人公的语言魅力吧。学生齐读课题。 2、理解课题含义  师:从课题中,你都了解到哪些知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课件出示解释) (相机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姓氏,并将其转为古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文中到底讲了关于杨家孩子的什么事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是我们第一次学文言文,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开始吧。 1、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3、了解文言文语言特点——简练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文言文”。这种文体是我们第一次接触,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文言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三、再读课文,读出节奏。1、出示停顿句子,师范读。 2、生自由小声读课文。  3、汇报读(通过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等多方方式,尝试把握语感。) 小结:你看,我们把握好适当的停顿,读出节奏,其实这文言文虽然感觉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读起来还是朗朗上口的,很有音韵,这也是文言文的特点——节奏感强。 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4 、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相信你们一定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读懂课文。你有什么好办法读懂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运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式理解文本。) 师:现在就请你用这种方式学习这篇文章,想一想: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1、生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成果(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和谁之间的事?杨家小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理解“甚聪惠”) 3、了解“惠”字 师:在本文,“聪惠”的“惠”的意思实际上是“智慧”的“慧”,这也叫“通假字”,是古书中的一种用字现象。 五、学习本课生字 1、师范写生字 师:“惠”字本课要求我们会写的字,现在就请同学们看屏幕,观察字形,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师范写) 2、学生练习书写 师:课件出示其它生字,生观察、交流,师相机指导并范写。(“曰”与“日”两个字的区别;“乃”字的笔顺;“梁”与“粱” 的区分。) 六、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言文有语言简练和节奏感强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认识了一个“甚聪惠”的孩子。那么,文章中又是如何表现出小孩子的聪惠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10、杨氏之子                                小儿    甚聪惠                 孔君平      “慧”《杨氏之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情感目标) 2.学会在习作中对语言进行巧妙运用。(能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理顺人物及其关系,概括全文。 1.文章第一句话点出了什么?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点明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甚聪惠”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2.孔君平与杨氏的关系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朋友关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谈话氛围如何?(友好、轻松。) 3.说说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文章重点内容,体会人物语言的巧妙运用。 1.生自己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并说说这部分内容表达了什么。 课件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生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句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当时的情景,觉得孔君平说这句话时的心理活动和语气表情,谈谈理由!(生:当时孔君平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想逗着小孩玩儿的,因为他看到小孩子主动拿出水果招待自己很可爱;当时因为面对的是个孩子,孔君平的语气里肯定带有随便、挑逗的味道;) 生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想像一下杨氏之子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如何?当孔君平听到杨氏之子这么说,心理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生:杨氏之子并没有被难倒,说话时信心十足,神采飞扬,语气里带着对孔君平的挑战味道。孔君平听后首先应该是惊讶、愕然,随后是赞叹与欣赏。)  3.说说文中人物的语言巧妙在哪里?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生: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生: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孩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 三、设置情境,习作运用。 1.思维大碰撞:孔君平和杨氏之子谁比较机智幽默?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  2.情境设置:在大街上,你认错人了,这是个时候比较尴尬,你如何运用语言来给自己解围?试着写一写。 3.学生自己写一写,全班交流。板书设计: 10  杨氏之子 孔君平:学问渊博  幽默有趣  信手拈来  杨氏之子:才思敏捷  委婉周全  机智幽默 语言的魅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