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课堂教学实录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杨氏之子》课堂教学实录

ID:955539

大小:2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杨氏之子》课堂教学实录2009-09-23执教年级:五年级执教课时:2课时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今天我们一起学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来着?生:(齐声)杨氏之子。师:好,看于老师写。(师板书:杨氏之子)师:同学们肯定有备而来,那咱们就来交流学习的心得、学习的体会,怎么样?生:好。师:先告诉老师,你在自学的时候,这篇文章出自哪本书?这本书是谁写的?这个问题明白的请举手。生:这篇文章出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南朝的刘义庆。师:多清楚啊!收获不少。读一篇文章,我们一定要关注它的作者,这点非常重要。刘义庆是江苏徐州人,是我的老乡啊!我在学习的时候,不但记住了作者,记住了这本书的名字,而且我还进一步研究,既然这个杨氏之子那么聪明,那么厉害,那他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于是我翻了好多资料,请教了好多专家,终于知道这个小孩叫杨修。(师板书:杨修)师:但是,不是三国时候的杨修,(全场笑)是南朝人杨修,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后来非常得有成就。这是我在学习的时候弄懂的一个问题,比你们多得了吧?比你们收获是不是多一点?生:是。师:我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通过看资料,通过请教别人,于是我比你多了点儿收获。下面,咱们交流第二个问题。(师板书:诣)师:咱们交流对这个字的学习,它读什么?生:诣(yì)。师:噢,都认识。我们一起读……生:(齐读)诣(yì)。师:这个字在哪句话里面?找出来。生:在“孔君平诣其父”里面。师:整句话读完。 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师:对了,在这句话里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孔君平诣其父……(众生朗读)师:好的。你在自学的时候,把它的意思弄明白了吗?它是什么意思?生:“诣”是拜见的意思。师:“诣”是拜见的意思,还有补充的吗?生:“诣”在古代一般指下级对上级的参见。师:你是在哪里得到这个解释的?生:嗯……书中。师:书中,哪本书?生:我看的课外书。师:课外书。你已经很了不起了,来,握握手!(师生握手)师:你看,这就叫会学习。虽然他说地不是那么的准确,但是我在备课的时候,自己查阅了一些资料,我就比你们多了一点收获。这个“诣”不是一般的“拜见”,而是指拜见长辈、拜见他尊敬的人。这位同学说的下级拜见上级叫“诣”,也有这个意思。看看,我们俩的收获是不是比你们大呀?就要这样学习。好,我们继续交流。这篇课文里有一个词,非常关键的一个词……(师板书:聪慧)师: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读读……生:(齐读)聪慧。师:“聪慧”的“慧”,什么意思?生:这个“慧”是智慧的意思。师:不错。古代这个“慧”字和“智慧”的“慧”通用。但是,我又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慧”有八种解释。第一个是仁爱,第二个是好处,第三个是善,第四是理……一共八个解释,最后一个就是聪慧。看来,我的收获又比你们多了点,是不是的?生:是的。师:这里的聪慧是指杨修聪明过人。我在备课的时候,有别的老师听到我读课文说:“于老师,最后一句读得不对。”我不知道你们预习的时候最后一句话是怎么读的?你们觉得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生:(朗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他跟我读得不一样。我开始是这样读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把“家禽”连在一块儿读了。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分开来读?生:因为古代的禽是指鸟,夫子家是说您家的鸟。师:噢,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那我连起来读有什么不对吗?生:家禽挺起来就像是现在家里的牲畜。 师:不是牲畜。生:家里养的牲口。师:不是牲口。那是骡子、马、牛,我们现在说的“家禽”是指什么?生:家禽现在通常指的是鸡、鸭、牛、猪等。师:是指鸡、鸭、鹅等,牛、羊那是牲畜。明白?生:明白。师:看来你们的预习比我好,这句话读得比我好。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儿应声答曰……生:(齐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棒极了。这点我是跟你们学的,你看我读得对不对?(师朗读该句)行吗?生:行。师:看来交流非常必要。通过预习,通过自学,这篇古文的意思读懂了没有?生:懂了。师:懂了,这么自信?那好办,我念一句古文,你们用白话文解释一遍,行不行?生:行。师:好,听好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生: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他家的儿子九岁,十分聪明。师:不用增减一个字,这就叫会说话,果然第一句话的意思弄明白了,再往下听。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生:有一天,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可是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他就叫出了这个孩子。师:嗯,就把杨修给叫出来了。说得多好啊,预习得不错。我们接着来,为设果,果有杨梅。生:为他摆设水果……师:谁摆水果?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设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师:不错,再往下听。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生:孔君平指着杨梅对他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师:不错,有一点没讲出来,谁来补充?孔指以示儿……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小孩看。师:听见没有?孔君平指着杨梅这个水果给这小孩看,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啊!明白啦?“示”就是让他看。你再说一遍,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给……师:给谁看?给杨修看,说……生:说……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师:你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胆怯,一个男子汉怎么这样呢?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差距怎么那么大呢?站起来,大声说。我说原文,你来用白话文解释。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修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师:有进步,但是不大,但是说得很好,但是我很满意。好,再往下听,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那个小孩听了立刻回答说:“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师:果然学得好啊!既然意思弄明白了,咱们交流交流朗读。于老师读了好几遍,都能背下来了,你们自学的时候读了几遍?生:有十几遍。师:肯定会背。是不是的?有备而来的同学一定会背。我先背还是你先背啊?你们先背?好,你先来!(生一背诵全文)师:掌声送给她,棒极了!(生鼓掌)如果每一次上课都预习地那么好,老师就“下岗”了。(全场笑)还有谁来背?(生二背诵全文)师:掌声也送给他。(生鼓掌)这位同学,请你说说你们班还有谁朗读比你棒,你来推荐一个。生:叶与杨(音)。师:哪一位?请站起来。(该生起立)有同学推荐你,说你的朗读很棒,现在请你把这篇文章背一遍。(生三背诵全文)师:果然声音洪亮,字字铿锵有力,掌声送给他。(生鼓掌)读文言文虽然要注意停顿,但是声断,气不断,下面想不想挺于老师背诵啊?生:想。师:看我的表情,看我的动作。表情表情是表达情感的,表达意思的,还要注意我的动作。(师走到黑板前,面向全体学生,朗诵课文)师:《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手势:数字九),甚聪慧(手竖大拇指),孔君平诣其父(双手作揖),父不在(摇手),乃呼儿出。为设果(手指桌面),果有杨梅。(师沿着桌子来回踱步,目光注视桌面,并指着桌面)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作抬头回答状)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全场鼓掌)师:我说得对不对?表情和动作能帮助你理解。像于老师这样练一遍,好不好?每个人单独练习。大家放开练,活泼一点,全体起立,我给大家起个头——《杨氏之子》,开始……(众生朗读,并模仿老师动作)(读毕,全场掌声) 师:你看,加进了动作有意思吗?请坐下,学语文很有意思的,不要那么拘谨。现在,你觉得你自学时候练的朗读和于老师备课时候练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吗?有不同吧!是不是老师读得比你们稍微好一点?生:对。师:那么有没有人想要和我比试比试的?大胆地举手,走到前面来。有谁?刚才这位男同学,来……(生走上讲台)师:是你背诵,我做动作呢,还是我背,你做动作?咱们一起做动作?生:好的。(生朗诵课文,辅以手势)师:还有同学吗?你想来?生:是的。师:好的,我就喜欢毛遂自荐的。(生上台)师:你叫什么名字?生:陈则序(音)。师:好,陈则序,你做动作还是我做动作?生:石头、剪子、布?(全场笑)师:什么意思?(全场大笑)师:你做动作还是我做动作?生:我做吧。师:好,来!我扮演杨修。(生朗诵课文)(全场鼓掌)师:请回座位。(生就座)语气很好,就是脸上没有戏。小朋友,如果你学唱京戏,脸上就有戏了。(生笑)好,继续交流。我在备课的时候读到这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手指板书:聪慧)读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脑海里跳出一个问题。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个什么问题?生:杨修,他怎么聪明?师:聪明在哪里?咱们握握手,我们的问题相同。(师与生握手)师:这个杨修聪明在哪里啊?怎么能看出他聪明呢?最后,我在课文中找到了答案。你们找到了吗?交流一下。生:因为孔君平说杨修他们家姓杨,所以那个杨梅是他们家的果子。而杨修又以孔君平姓孔,继而说孔雀是他家的鸟。 师:通过这件事说明杨修非常地聪明,是不是?生:是的。师:非常好!再说细一点,同学们看,这个“聪”字,什么偏旁?耳朵旁。会听、有口有心叫“聪”。先从耳朵说起吧!这个杨修,他的耳朵怎么样啊?生:他的耳朵很灵,能听出孔君平这句话里面的隐含意。师:嗯,叫会听,他能听出孔君平的话中之意。那么,孔君平的话中话是什么?生:他说杨梅是杨氏的果子。师:孔君平的心里会怎么想?生: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师:好的。(板书:杨梅)你看,孔君平是拿着杨修的什么开玩笑?生:姓。师:对了,他拿着杨修的姓开玩笑。孔君平想:“杨梅,杨修,杨修,杨梅,我何不逗他一逗啊!看看他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聪明的人都会听,聪明的人耳朵都灵,你们也要会听。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的聪明表现在哪里?生:杨修也根据孔君平的姓,提出了:“没听说孔雀是孔家的鸟。”师:好嘛,你拿着我的姓开玩笑,我也拿着你的姓开玩笑。孔君平姓名孔,杨修就想到了什么鸟啊?(师板书:孔君平孔雀)生:孔雀。师:你看,他的脑子转得多快呀!你拿着我的姓开玩笑,我也拿着你的姓开玩笑,这叫什么来着?生:这叫以牙还牙。师:还没到那种严重的程度,还有更准确的词可以形容。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师:掌声送给他。(生鼓掌)这叫学问啊!这叫会用啊!你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回敬你,这是杨修的聪明。同学们,我真得佩服你们呐!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想,他到底聪明在哪里——会听、会说。你们也是这样想的,给自己鼓鼓掌吧!(生鼓掌)师:我能行,只要动脑筋。咱们继续交流,好不好?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杨修不但聪明,而且——生:而且他很懂礼貌。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对答如流,有不失礼貌。师:很有礼貌。我用的词和你们不一样——九岁的杨修不但很聪明,而且非常的有教养。有教养不仅仅是礼貌。想一想为什么于老师说他有教养,而你们说他有礼貌?生:因为他没有直接顶撞孔君平,而是婉转地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说得多棒啊!他没有直接说:“那这样说孔雀是你家的鸟。”而是很婉转地说:“没听说孔雀是你家的鸟。”生:他的回答不仅礼貌,还表达出了他的意思——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那杨梅又岂是我家的果。师:好。(生鼓掌)他不但很婉转、很有礼貌,还回敬了孔君平,而且话中还暗含了否定的意思。真是聪明绝顶啊,绝顶聪明啊!多有教养的孩子!他的有教养还体现在哪里?生:他用问的方式把问题提给孔君平的。师:这点说过了,还有吗?生:杨修在孔君平来他家做客的时候,为他摆上了水果。师:多少水果?生:嗯……师:是一种水果吗?生:不止一种,应该有一大盘水果。师:而且品种比较多。你看,杨修多懂待客之道。九岁的小孩,家里来客人,没有大人的吩咐,就端来好多水果。热情、大方、彬彬有礼,这就是九岁的杨修。生:一般人在听到孔君平的戏言时会在他没说完的时候就插嘴,而杨修却是等到他把话说完,这里也看出他很有教养。师:虽然他听出了孔君平的戏言,但还是等他把话说完再回答。你果然十分了得,请问尊姓大名?生:陈则序(音)。师:姓陈,今年几岁了?生:十二岁。师:陈氏之子,十二岁,甚聪慧。(生鼓掌)就这样学习,自觉地学,好多东西不要老师教的。下面,于老师要布置一个非常难的任务——故事新编。鲁迅先生就根据好多古文,好多传说写了一本书叫故事新编。我们今天就根据这篇短文来个故事新编。文言文是高度精炼的,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师手指左手边同学)师:现在请这三排同学把课文中的第一句话扩展开来,写成一段话。参考课文中的插图,他的模样、穿戴,重点描述一下他的外貌。中间的这三排同学负责第二、三句话,也就是到“果有杨梅”为止。现在请中间的同学起立。(中间的同学起立)师:你们看我的手势,注意听我说。孔君平到了杨修的家口是谁给他开的门?进门落座了之后是谁把杨修叫出来的?杨修端来水果,他们又是怎样对话的?你们的任务很艰巨,要展开想象。好,请坐!最后两排同学,孔君平和杨修对话课文中只说了一人一句,而实际上不会这样的。请你们想一想并展开一段精彩的对话。(众生练习,师巡视并与同学交流)师:好,我们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讲。有谁?好,你来,到前面来讲。 (生上台)生:在梁国有一户大家庭,家中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的两颊透出粉色,红色的双唇,笔挺的鼻子,一双丹凤眼,一对柳叶眉,一脸清秀。他头上缠着头绳,身上披着件黄色长袖衣衫,外罩一件蓝紫色大褂,腰间系着一条绿色绸带,下着棕灰色长裤,脚蹬布鞋。他虽然只要九岁,却很聪明,很有礼貌。师:嗯,写得真不少。就是有一句话于老师不赞同,有谁知道是哪句话?你们没听出来吗?(师环视四周)师:你写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生:男的。师:男孩,“柳叶眉”就不太合适,那是形容女孩的眉毛的。(生笑)改成“浓眉大眼”怎么样?生:好。师:好,请坐,再请个同学说说。生: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他们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名叫杨修。他长着一双灵动的眼睛,一个中等大小的鼻子……师:鼻子也有高等、中等之分?(全场笑)生:他的嘴唇红红地,虽然嘴巴很小,但是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师:我最欣赏这个词“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为后面做了伏笔。生:他的头上扎着一块布……师:头上应该是头巾。生:他的头上扎着一条蓝色的头巾,身穿一套宽大但是得体的衣裤,杨修不仅长得讨人喜爱,还十分聪明呢!师:好。于老师给你个建议,宽大和得体不能在一起,或者改成他穿了一身得体的衣服。好吗?生:好。师:掌声送给她。(生鼓掌)师:描写得很精彩。第二组,谁来读?生:一日,孔君平来看杨修的爸爸,到了他家门前,孔君平敲了敲门,一位夫人缓缓走来开门,此人正是杨修的妈妈,她把孔君平请进了门,摆上了茶点……师:不,请进了客厅,要不然茶点往哪儿放啊?生:待孔君平说明来意后,杨修的妈妈答道:“真不好意思,我相公出去了……”师:相公,太好了,会用相公这个词。(生笑)生:孔君平却不显得失落,因为他早已听说过杨修的过人才智,便说:“ 那就请您把杨修叫来,好吗?”母亲叫来了杨修,杨修果然出身在书香之家,很乖巧的从母亲手中接过水果,递给了孔君平,这其中就有他爱吃的杨梅。师:精彩,非常地精彩。(生鼓掌)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我特别赞赏这个词——失落,虽然杨老先生不在家,他并不感到失落,因为他可以看看他的儿子。失落这个词用得好,请坐。来,另一位同学上来。生:一天,风和日丽,山上飘着杨梅的香味……师:停,他还没忘了写上季节,杨梅成熟的季节。生:孔君平由于有急事赶到杨氏府上。孔君平敲开了他家的门,孔君平问佣人……师:这个“孔君平”可以省略。生:他问佣人:“您家老爷呢?”佣人答道:“我家老爷有公事,不在府上。”孔君平说:“那么我去见见他的儿子吧!”师:把“去”划掉。生:那么我见见他的儿子吧!于是,孔君平在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会客厅。落座以后,孔君平说:“真不知道这小家伙是高了,还是胖了?”这时,杨修端来一大盘水果,有桃、李、杨梅,放在桌上请孔君平吃。师:换个词——请孔君平品尝。生:请孔君平品尝,孔君平连连拱手道:“不客气,不客气。”师:掌声送给他。(生鼓掌)师:看来这位同学也非常懂得待客之道。最后一组,谁来?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修看,说:“这杨梅是你杨氏的水果。”话音刚落,杨修立刻回答:“我可从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孔君平听了大吃一惊,果真是名不虚传呀!“对不起,我刚才失礼了。”杨修道。孔君平说:“不要紧,赶明儿你到我家来看,我的确是养了一只孔雀。”(全场笑)师:他果然喜欢孔雀。生:杨修回答:“好啊!我也带上您最喜欢吃的杨梅。”说完,两人哈哈大笑。(全场鼓掌)师:有情有趣,想象力十分的丰富,请回座位。现在请同学们看着于老师,老师送给你们三句话,第一句话字是写出来的,第二句话书是读出来的,第三句话作文是做出来的。记住了没有?下课。【专家点评】【短信点评】 【专家简介】于永正,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于永正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老师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