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杨氏之子》。古文也叫文言文,是古代的汉语,跟我们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学习古文。2.读题,解题。(“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二、初读课文,读好课文。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看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的时候注意标出难读的字。2、学习生字梁 惠 诣 乃 为 曰 应 禽3、现在看谁能把课文读好?(屏幕中出现句子)(1)指导学生读准每句的节奏、每字的读音、把握好感情。(2)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读。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这篇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有哪些人物?(板书:杨家的儿子、孔君平)2、杨家的儿子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的?(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小孩才九岁,非常聪明)“非常”是原文中的哪个字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介绍理解文言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看注释”。谁能把这句话读一遍,要求读出它的意思。3、你说杨家的儿子很聪明,有证据吗?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家小儿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小儿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板书:杨梅 孔雀)(2)“家禽”是指我们现在的“家禽”吗?(家里的鸟)(2)“孔指以示儿”什么意思?(刚才我们用了学习古文一种常用的方法“扩展词语,连词成句”)(3)这里并没有说是杨梅?你怎么知道是杨梅呢?(从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4)理解这个句子用了我们学习古文的另外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4、学习句子“为设果,果有杨梅。”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杨家小儿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招待孔君平,水果中有杨梅。)(3)到底谁为谁设果?(杨家小孩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怎么知道?5、出示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请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6、同桌之间讲讲这个故事四、品读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之处。1、出示思考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1)出示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提示:可以根据板书的内容和句子中标红的字来阐述。)(2)我们说在与人交流谈话时,首先得要听明白对方的话,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的弦外之音。(孩子的回答妙在:(1)孔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2)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的方式,这样回答既准确又婉转。)2、对比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不是夫子家禽五、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怎么说?(揭示中心词“聪惠”)师:请大家看惠的解释是?生:智慧师:对,语言的艺术是来自于智慧。所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六、拓展1、给“严禁践踏草坪”换一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小草要睡觉,请别打扰!草儿青青,何忍踏之!花草美,爱花护花人更美!师:多么温馨的提示,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相信这样的提示语更有说服力。2、生活中体现艺术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同学们分享收集的资料。 “别吻我,我怕羞” “我不是碰碰车”师: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而且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10杨氏之子 看注释 杨氏之子 杨梅 扩展词语连词成句 孔君平 孔雀 联系上下 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