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案

ID:955707

大小: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0、杨氏之子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小学学科语文章节第三组第10课课题名杨氏之子课时两课时执教教师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教师姓名陈婉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懂礼貌、有教养。3.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间安排能读通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律和节奏,了解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并学习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课文,知道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课后小结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5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我在教学中放手给学生,通过自读找出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再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理解的过程中,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备注教案内容《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背景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教学简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中心词是“甚聪惠”,应抓住中心词展开教学。5 本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确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短小、精炼、难读、难懂,有些字的古今差别很大,在朗读和理解上存在着不小的困难,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和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边读边悟,从而置身文本,感受杨氏之子回答语言的精妙。在理解文本中,把人文情感的熏陶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融于一体,在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故事: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尽管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个绅士见到安徒生,讥笑他:“安徒生,你脑袋上面的玩意儿,能算个帽子吗?”“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能算个脑袋吗?”语气一致,词语移易,令人为之捧腹。  2、看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3、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5 。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认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文——《杨氏之子》。二、引入课题,解题。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这篇课文讲了杨氏的孩子的故事。) 解题。三、读通课文,读出节奏1、生自由小声地初读课文。指生读。提示文中有两个多音字:为(wèi)应(yìnɡ)2、你觉得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所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吗?生畅谈。3、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和节奏,听老师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4、多种形式朗读。(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读出古文的节奏四、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运用“看注释”的方法理解“甚”“聪惠”的意思。2、请同学们用看注释的办法同桌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句话,比比哪对同桌的学习效率最高。3、哪对同桌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教师适当给予点评、表扬。5 重点指导:“诣”什么意思?谁为谁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4、通过刚才探讨的两种方法,我想最后两句话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请大家读最后两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谁来说说最后两句话的意思?重点指导“家禽”“夫子”的意思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带上动作、表情。5、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流畅地讲出来?6、练习背诵课文7、比赛背诵课文。板书设计:10、杨氏之子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