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

ID:955857

大小:3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趣”“味”合一·活学古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汕头市潮阳区文光镇六小学陈运琼邮编:515100电话:13502709678一、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元的文章。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本文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二、设计理念1、激发兴趣创设有古文韵味的课堂情景,增强兴趣。2、以读为本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文言文读准、读顺、读懂、读好、熟读成诵。3、重视字词读准多音字读音,指导规范书写生字,抓关键字词体会文章主题及人物特点。4、教给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采用心理补白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5、学以致用练习简单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强化了语用意识。6、读写结合设计扩写练习,进行有效拓展。三、教学目标组元训练点: 阅读本组课文,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学目标:1、能初步感知文言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3、能借助注释、插图,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4、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能简单地运用文言文进行表达。5、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重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风趣和机智的语言艺术。难点:学以致用,活学古文。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能简单地运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达。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教师准备:学习课标,通览教材、教参,细读文本,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古文是我国文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古文。板书课题:杨氏之子提问:课题是什么意思?“氏”是姓,“之”就是“的”“杨氏之子”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你能用这样的语言形式介绍自己吗?氏之子或氏之女 [设计意图:文言文离学生的日常语文较远,艰涩难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也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学伊始,就创设了有古文韵味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读通语句(一)自由读,把课文读通读顺1、这个故事不难懂,请你按照自己的感觉和节奏自由地朗读三遍。2、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强调多音字在文本中的正确读法为设果儿应声答曰课件出示wèīyìnɡ3、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引导读准停顿课件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字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你们先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课件出示5、指名读、齐读。(评: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6、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愿意这样试一试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表情朗读,配乐读。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直接熟读成诵,既是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策略。在学生读准,读通文言文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节奏和轻重,有滋有味地朗读,读出韵味。在读中激发对古文的兴趣,“趣”“味”合一]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吗?认真读课文,在你找到的这些词语旁做记号。生读课文,做批注。2、师生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诣乃儿曰氏之其夫子3、师:在学习古文或古诗词时,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看注释,借助工具书,看插图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板书)你能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学生翻书做笔记,查字典。4、师生共同交流甚:很非常禽:鸟谐:拜见氏:有两个意思:①在有特长或有身份的人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②同时放在妇女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女。夫子:一般称呼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课件出示5、既然大家都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那么谁能把这篇课文的意思讲一讲。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纠正。课件出示。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主学习,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重难点字词的意思。既疏通了文意,又通过学习掌握了方法,为以后学习文言文积累了经验。]四、再读课文,体会语言精妙。1、读到这里,我们知道杨氏之子是个怎样孩子,课文哪句话哪个词直接讲出来?板书:甚聪惠2、这个小孩聪惠在哪儿?课件出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乃夫子家禽?”读读这句话,妙在何处?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孔君平看着果盘里鲜红的杨梅,心想:“①,”于是他笑眯眯地对杨氏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话,顿时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他想:“②”于是马上答道:“未闻孔雀乃夫子家禽。”①心理补白课件出示②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拨A、反应快、思维敏捷“应声” B、机智:杨氏子姓杨,杨梅第一个字是杨,所以孔君平就拿孩子的姓氏开玩笑,杨氏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连起来,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C、有礼貌。“未闻”回答得委婉。师小结:这个小孩的确甚聪惠,会听、反应快、会说、有礼貌。读书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的字,抓住它进行思考,这样的收获更大。[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补白心理活动,揣摩人物的心理,体会人物语言的精妙,化难为易]五、四读课文,活学古文。1、课件出示比较句子A、古代梁国有一个姓杨人家的儿子,九岁了,非常聪明。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比较一下古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小结:古文最大得特点就是语言简洁精练,短短的10个字就告诉我们国籍、姓氏、年龄,既然古文这么简洁精练,我们也要学以致用,请你用课文介绍杨氏之子的方法来介绍一下你的同桌。(同桌互说)指名学生说说预设张氏女,十二岁,甚聪慧。中国郑氏子,十载有三,甚努力。师根据生的回答适当点评。2、问题又来了,来杨氏子家拜访的是孔君平,如果来一位黄夫子,或者来一位柳夫子,那该怎么办?此是君家果?——出示课件未闻 预设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3、同学们甚聪慧,活学活用,孺子可教也。为师再出一题,可否应答课件出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这则故事的大意是:在一个下雪的冬日里,谢太傅如集孩子们谈论有关做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很高兴,就问孩子们:“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说:“用空中撒盐勉强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因风飞舞来比方。”谢太傅大笑,非常高兴。我们穿越到一千多年前,谢太傅家中,面对谢夫子的问题,该如何作答预设:若鹅毛因风而起。,棉絮随风扬起可拟。[设计意图:活学活用,凸显语文课姓“语”的特点,进行仿说的训练,开展语言文字的实践,并在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精妙。]六、回顾学法,拓展延伸①回顾学法: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但大家都有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学得很棒。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除了字面的意思,我们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涵。②上面我们学习到的两则故事选自一千多年前的《世说新语》,课后去阅读《世说新语》,你会发现学习文言文很有意思。[设地意图:阅读《世说新语》的故事,能让孩子拓宽阅读面,感受中华传统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文言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10、杨氏之子诣乃儿曰氏之其夫子谐逗孔君平杨氏之子巧妙回答甚聪慧第二课时一、指导规范书写本课生字。二、熟读成诵。三、发挥想象,将《杨氏之子》扩写为一则生动的白话文故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