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四、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乐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电子演示文稿。一、释题导入,迁移运用。1、请齐读课题。“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2、姓杨的儿子叫杨氏之子,那我们班的杨可一是——杨氏之女。你能用这种方法介绍自己吗?(大家好!我是——,幸会,幸会!)3、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学习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师:了解这本书吗?(自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简单介绍“士族阶层”轶事:同“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史事。也就是正史所不记载的事。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今天爸爸妈妈们坐在下面听我们上课,我知道你一定认真预习过了。谁来挑战一下读一读课文?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生:(朗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他跟我读得不一样。我是这样读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读?生:因为古代的禽是指鸟,夫子家是说您家的鸟。师:噢,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那连起来读有什么不对吗?生:家禽连起来读就像是现在家里养的鸡、鸭、鹅等。(齐读:重点读好这一句。)2、师: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①自己练读②指名读(评价:读得真好。很不错,读出古文的味道和节奏来了。③看着同学们越读越有味道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3、小结:你看,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就有古文的韵味啦!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1、经过你自己的预习和刚才的朗读理解,你知道“惠”是什么意思吗?(通“慧”,智慧)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这是很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2、谁知道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名说)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吴羽如非常非常文静,可以说是——甚文静;胡语菲唱歌非常非常动听,叫——。孙逸羚写字非常非常认真,叫——。师评:课文中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3、指名读。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的喜爱。(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2、师:所以你觉得文中的“诣”是什么意思?(拜见)“诣”是拜见的意思,还有补充的吗?(“诣”在古代一般指下级对上级的参见。)(是指拜见长辈、拜见他尊敬的人。)其:他。指杨氏子。师:哪个字的意思是“于是,就”?“乃”3、指名读,齐读。(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为设果,果有杨梅。()为()设果,果有杨梅。师:这里并没有写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师: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谁“。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联系上下文。2、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哪里看出来?读一读。评:从你的神情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师评:说得真好。能具体说说这些字的意思吗?理解:“示”孔君平指着()给()看。
“此”“未闻”(五)体会巧妙A、理解孔君平的话1、孔君平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板书:杨梅)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生: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孔君平拿杨梅说事儿,杨氏子拿(孔雀)说事儿。(板书:孔雀)杨氏子为什么这么说?师:你拿我的姓说事儿,我拿你的姓说事儿,这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杨氏子的回答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说的,还是不假思索说的?从“应声答曰”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B、理解杨氏子的回答1、孔君平说:杨梅是君家果。按一般常理,杨氏子会怎么说?生:孔雀是君家禽。师:可杨氏子却是这说的:课件出示:孔雀是君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练读)(理解:未闻,夫子)(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现在,你觉得杨氏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有礼貌)评:你真会读书,很有学习文言文的天赋。朗读。评价: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机智的杨氏子。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四、拓展阅读1、这个故事来自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里还介绍了很多早慧的孩子,如:《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自己读读。(二)讲讲意思。(三)讨论元方聪慧在何处?(四)《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五)知道为什么此文不放到教材中的原因
愿同学们能去学更多的小古文,你一定可以在前人的智慧中受益。杨梅杨氏之子孔君平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