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2、初步感知文言文,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策略与手段合作探究法、迁移法、实践练习法、讲授法、演示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教师准备:学习课标,通览教材、教参,细读文本.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品味精妙。(一)找中心句1.本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有什么作用?2.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杨氏子的“聪惠”?(相机板书:会听反应快会说)
(二)理解人物间关系,体会语言精妙1.话说这孔君平去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谁知他父亲不在。这不约而来,可以看出他们两家的关系怎么样?生反馈。杨氏子知不知道来人是谁?从哪看出他知道?那又一次证明他们两家……生反馈。2、为什么“父不在,乃呼儿出”?这个孩子才九岁,怎么能照顾客人呢?怎么不叫他的妈妈出来呢?(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来招待客人。母亲呢?只能呆在后堂,只有丈夫、孩子请她出来见客人的时候她才能出来。)3.理解人物内心: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这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看着这杨梅心里想到了什么?一句“此是君家果”是有意刁难吗?如果你是那聪慧的杨氏子,听到这句“此是君家果”又会怎么想?比较句子(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语气的不同,从“未闻”中感受杨氏子的委婉、礼貌及句子的言下之意。4.学生反馈,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读懂孔君平拿杨氏子的姓氏和杨梅的“杨”字做文章,杨氏子是用同样的方法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的“孔”字做文章,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杨氏子聪惠表现。(相机板书:杨梅
杨家果孔雀孔家禽)5.若来者是黄君平、李君平、桃君平呢?杨氏子又会怎样应声答?扮角色演一演。例:黄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黄牛是夫子家畜。”或是:儿应声答曰:“未闻黄瓜是夫子家果。“二、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试着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读读上边的两则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三、总结今天我们是怎样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借助注释2、借助工具书3、联系上下文四、板书设计文言文10.杨氏之子看注释聪惠文白对译会听反应快会说……杨梅杨家果
五、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新课标》并没有对文言文的学习提出要求,只是总体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读通课文,了解句意。教师要通过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的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语速、停顿、重音和语调上都要给学生得到初步感知;然后要让学生小声跟着教师读,再次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再让学生自由读,读通为止;最后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理解,比如:自学、同桌互学、小组学习、让教师指点等方式进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具体,说清楚,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张扬学习个性。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进行,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有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在指导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在学生朗读正确、大致了解每句话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由反复诵读,读出文言文特有的韵味。要重点指导重点语句的停顿和语调,让学生进一步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在读熟课文之后,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之后,让学生以自己实际经历和体会,谈一谈故事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读书与个人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了解内容、明白道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以至于熟读成诵,以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非常优美的享受,学生也愿意读、喜欢读、喜欢背。通过诵读,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小学文言文虽然数量不多,却篇篇精彩,有很强的故事性与哲理性。这些文言文的学习,为学生在中学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小学文言文教学,应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爱上文言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享受文言文学习中带来的语言文字给我们带来的魅力,让学生从此喜欢上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