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乐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电子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文言文今天苏老师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同学们敞开心扉,想知道怎么特殊吗?那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吾,苏氏之女,年三十有八,北京人也。好读书,尤爱古诗文,今与诸学子同学一文,甚悦!谁愿意替我代言。评价:知我者,汝也。我刚才的这特殊的介绍与平常说话有什么不同啊?老师告诉你们,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就叫它文言,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距今有两千多年,也称古文,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字字如金。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学习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姓杨人家的孩子,就是杨氏之子,免贵姓苏,是姓苏人家的女儿,你们看可以称我为苏氏之女,也可以称为苏氏之子,这个子在文言文中既表示儿子,也表示女儿,那你就是……,你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了解的是……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呢?二、初读识字,读通句子看来同学们的问题还不少,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篇文言文。学好一篇文言文,第一步就是读。(板书读)刚才我们说到了文言文语言简练,字字如金,那么读好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课文中有这几个需要会读会写的词语,手边有字典,下边有注释,文中有注音,怎么把字音读准,相信你们能行。课件出示:梁国聪慧诣乃曰禽学生自读。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指名读。梁国是周朝春秋战国时代的的一个诸侯国,一起读。谁来提醒大家一下这个梁字写起来要注意什么?梁字写的时候别忘了上面刀字边上有两个点。再读这句。聪慧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对,看注释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请你把这种方法写在黑板上。通过看注释我们了解了惠同慧,都是智慧的意思。在古时候这两个字是通用的,都有智慧的意思,但是惠还有更丰富的意思,比如表示好处时,有词语:实惠恩惠。表示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时,有惠顾惠赠。聪慧是聪明,有智慧,甚聪慧呢?这个甚字在文后同样有注释。
再来看这几个字。依次出示:诣乃曰,齐读通过看注释我们还能了解诣的意思是?.乃的意思是?曰的意思是?这个曰很像日字,有什么区别?(出示曰和日)对了,细长为日,矮胖为曰。再读三个蓝色的字出示:家禽什么是家禽?家禽就是人工饲养的鸟类动物,比如鸡鸭鹅。出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里也出现了家和禽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这里的家和禽不是一个词语,谁家?(夫子家)。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男人的尊称。这里可以说是先生您家。夫子家的什么?(夫子家的鸟),所以禽的意思就是鸟。那这句该怎么读?这句怎么解释?了解了禽在本文中的意思,那让我们打开书在第八个注释后面补充第九个注释,禽:鸟。(指导写禽:上面的人要写的舒展,下面是个离,注意最后两笔是撇折,点)这篇文言文中的生字我们都会了,请大家打开语文书放声读一读这篇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两人)这两名同学在朗读时,有两个多音字的读音都读对了,非常了不起。一个是出示:为设果,果有杨梅。出示:()为()设果。文言文用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简练,用字及其精炼,能省则省,这里省略了一些内容,那么到底是谁为谁设果呢?你知道吗?你怎么知道的?也就是你是联系上文了解到的,是杨氏子给孔君平摆了很多水果。看来联系上下文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请你把这个好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板书联系上下文)根据句子意思,我们更加确定了这个字在句中的读音,再读这句。还有一个多音字在这句出现了。出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什么叫应声?我问,你马上答,你就叫应。一起再读这句。遇到多音字时,要先理解意思,据意定音。请同学们在文中给这两个多音字正确注音。同学们可谓甚聪慧,一边读文,一边就已经学会了其中的生字词,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有信心吗?那打开听写纸,我来听写,这次听写我换一种方式,我说意思,你来写出文言文中相应的字。1拜见2于是,就3智慧4说5鸟。课件出示,看看你写对了吗?都写对的举手,写对的给自己画个五角星,如果你写错了,请在后面重写一遍。字都掌握了,再读起文就容易多了。但是文言文的朗读可不是简单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就可以,还要读出重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老师给你们标示出停顿的符号,自己先练着读一读。注意读文言文时要慢一点,停顿的地方要声断而气不断。谁来读。(指一名)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指名读。
评:字音准确,句子流利,此子(女)甚聪慧。读得绘声绘色,此子(女)甚聪慧。一起读一读。停顿恰当,声断而气不断,汝等甚聪慧。三、熟读成诵,了解文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你一定对这篇文言文已经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那要了解文言文的意思(板书解)在读文言文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做呢?(联系板书)可以借助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回想我们理解古诗遇到不懂的地方时还有什么好办法?对,查字典也是好办法。有时候文中的插图也会给你不少提示和启发呢!(板书查字典看插图)大家现在就可以运用这些办法,一句一句理解一下这篇文言文。同桌两个人互相帮助,说出这篇文言文的意思。本文有五句话,我们找一组同学先读,再说说意思。其他同学注意听,随时作补充。第一句:梁国姓杨家的儿子九岁,特别聪明。理解的清楚明了。再读这句话,你能加上动作吗?你的表现力超强,甚聪慧。第二句: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于是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诣,什么意思来的?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不成,就把他的儿子叫出来,可见他们两家关系不错,加上动作再读这句.你不仅用声音,还用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现了文字的魅力。第三句:杨家的儿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水果里有杨梅。客人来了,家里没有大人,一个九岁的孩子就懂得为客人准备水果,就已经懂得了待客之道,说明这个孩子怎么样。(懂得礼貌,很有教养。)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懂礼,有教养,难怪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说……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第四句: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的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示什么意思?给谁看?孔指()以示儿曰。注意要解释出示的意思。出示:孔君平看着果盘里鲜红的杨梅,心想“……”,于是他笑眯眯地对杨氏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孔君平看着果盘里的杨梅,心里在想什么呢?才会说出这是你家的果子。(杨梅第一个字是杨,杨氏子姓杨,孔君平想何不用姓氏考一考杨氏子到底有多聪慧,评价:你真知孔君平之心啊!你能加动作来读这句吗。)板书杨梅杨氏之子点杨字哦,听出来了,孔君平在拿姓氏和杨氏子开玩笑呢!第五句:杨家的儿子马上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出示:杨氏子听了孔君平的话,顿时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他想“…….。”于是他马上回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孔君平拿我的姓氏来做文章,那我也拿你的姓氏做文章,你孔君平姓孔,孔雀的第一个字也是孔,你考我,我就用你的方法来回应你,你觉得杨氏子怎么样,难怪作者说……)(板书孔君平孔雀甚聪惠)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杨氏之子的语言真是妙哉妙哉!再读读文,你还找到从哪看出杨氏之子甚聪慧?(应声答曰)
如此不假思索的迅速做出回应,就是文中所说的…..孩子反应特别快,难怪作者说……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出示: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那孔君平是孔子的第26代后人,是个非常有才华,非常有礼的人,连与孩子开玩笑都语出敬语,他说:出示:此是君家果。我听出来了,君是对对方的尊称。一个君字写出了孔君平即使对待一个孩子依旧以礼相待。杨氏之子甚是聪慧,你以礼相待,我也以礼相待,谁来做这位有教养的杨氏子,读出对孔君平的谦和有礼。出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啊,你称我为君,我就唤你为…..夫子可是古代对年长而学问好的男人的尊称。杨氏子的谦和有礼也能体现出他…..,正如作者所言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我们再来读读二人的对话,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杨氏子的聪慧呢?我们边读边体会男生是孔君平,女生是杨氏之子。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互换。一个未闻让我们感受到了杨氏子说话非常委婉有礼,没有强硬的应对,他虽然只有九岁,说起话来却如此有分寸,更体现出杨氏之子的……。难怪作者连声称赞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同学们你们也是甚聪慧,没有经过老师的帮助就自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那如果来者不是孔君平,是李君平,聪慧的你将如何应答。Xx氏之子应声答曰……….评xx氏之子甚聪慧如果来者是黄君平,Xx氏之子应声答曰……评xx氏之子甚聪慧这么多个应声答曰,既不失幽默诙谐,又委婉有礼,这所展现的就是语言艺术的精妙啊!可见我们南里学子也是甚聪慧啊!理解了这篇小文的意思,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它,一定会更有韵味。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自己练习读。指一名读。评:你的朗读韵味十足,孺子可教也。谁能加上动作表演读。评:你的朗读声形并茂,吾佩服佩服。起立一起加动作有声有色的读一读。汝等之朗读甚是精彩!
这篇小古文总共55个字,但却有好几个地方是表示杨氏子或孔君平的称谓。你能找一找,哪几个词是称呼孔君平的吗?学生很快找出来了:称呼孔君平的有“孔”、“夫子”称呼杨氏子的,有哪些呢?(“其”、“儿”、“君”等三个。)你们看,在古文中,同一个人,不同的称谓,不同的用词,第三句中甚至能省则省,这就是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简洁明了,惜字如金。苏老师现在强调古文的特点,其实也是想提醒大家在写作中也要用词简练,不要重复啰嗦。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言文出自于哪部作品吗?对了,就是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原版的世说新语是没有标点的,而且排版和现在也不相同,你们看,从哪边读?(右往左读)让我们穿越到古代,打开最原版的世说新语,想一想古人读书时抑扬顿挫,放声吟诵时的情景,一起来读这篇杨氏之子。(板书诵)同学们的诵读仿佛将我带到了那遥远的年代,甚妙甚妙。出示书形竖版文章。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师生共同学习了小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怎么才能读懂一篇文言文呢?(指黑板板书)要多读,读出韵味。在读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等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内容,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在《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还有许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慧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都成了当地社会的上流人士,《世说新语》就是记载这些上流人士言谈趣事的小说,老师从书中找到这么一个故事,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今天上课所学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诵一诵。感受文章中语言的精妙。阅读提示:1、小组共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2、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理解文言文的意思。3、说说这篇文言文给你什么启示?补充: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①/与友期行②。期③/日中④,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⑤,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⑥。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⑦。”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⑧之,元方/入门不顾⑨。①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做过太丘县令。②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④日中:正午时分。⑤去,离开。⑥戏:嬉戏。⑦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⑧引:拉,要和元方握手。⑨顾:回头看。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同学们真是甚聪慧,短短几分钟就把这篇小的文言文读明白了,并从中获得了启示,汝等表现让老师甚悦甚悦。今天我们学习了《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言文,感受了文言文语言精练的特点,我们还初步学习了读懂文言文的方法,其实在《世说新语》中这样的小故事有两千多个,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老师相信掌握了今天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你们能读懂它们,也会喜欢它们。课后作业
1、背诵杨氏之子读看注释解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看插图……诵2、推荐阅读《世说新语》板书:10杨氏之子梁9禽:鸟。杨氏之子孔君平甚聪惠杨梅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