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童年的发现》导学案年级五学科语文教师张敬琴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题8、童年的发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导案学案三环流程时间童年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幻想的年龄,孩子们,你正处在金色的童年,你有过哪些奇特的想象呢,给大家说一说。让我们带着这些奇思妙想走进《童年的发现》。一、预习提示:按“六字诀”预习课文。(一)读:用朗读法把课文读2—3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划出不懂得词句,完成下列练习,想一想哪些字、词需要注意。(二)读;用默读法,边读边思考,明确:谁,在童年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发现的?(三)读: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能分几个部分,概括各部分大意,并写在书上相应的地方。(四)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想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五)读:仔细研读课文,划一划你喜欢的词或句子,想一想好在哪里,并把你的理解或感悟写在旁边。(六)读:速读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小组交流)二、预习检测1.检查读书情况。2.(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胚胎(pēi pī) 梢头(shāo xiāo)痴迷(cīchī) 婴儿(yīn yīng)迷恋(liàn niàn) 草履虫(lǚ fù)(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不自()()尽脑()默()()声随()所()三、说说你的收获。1、你学会了哪些字词,你觉得哪些字词还应该特别注意?2、你了解了课文哪些内容,并说说你的理解和感悟。四、说说你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确定共性和疑难问题。自主学习情境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自主结构化预习(15-40)小组交流(5分钟)展示交流自由展示(8分钟)反馈拓展预习测评(6分钟)锁定疑难(4分钟)
《童年的发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童年的发现》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在预习课上,进行到“问题交流环节”时,各小组派出的汇报员无一例外提出的问题都是:“课文为什么以‘童年的发现’为题?”这是最讨巧的提问,既不会出错,还不能说学生没有提出问题。我不禁生气了,训练了这么久,还不能提出有效的、有价值的问题。看我发了脾气,学生们都默不作声,低下了头。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学生提不出其它问题,与其说学生没有动脑思考,还不如说他们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我给学生讲了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1、问课题。如:题目是“童年的发现”,那么课文写的是谁的发现?他发现了什么?他是怎样发现的?结果如何?2、问课文内容。如: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作者表达了什么?3、问写法。如: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4、问作者。……经过我的点拨,孩子们恍然大悟,一个个精彩的问题令人欣喜:“老师,我想知道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中的有些部分带有‘……’,我想知道‘……’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我’有重大发现,却被老师赶出了教室?”……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了,一个个问题提出来了,虽然有的比较幼稚,但也不乏有深度的问题,并且直指课文的重难点……这节课虽然上完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及时教给学生方法,远比发脾气有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