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反思《草原》是这个学期的第一篇课文,也是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的作品,拿到课文,读着,觉得那美从绿色中滴流出来,从人们的热情中洋溢出来。教学第一步:激趣导入,确定目标:拉近距离,走进草原课始,问孩子:你们脑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答案很集中:一望无垠!辽阔!绿得惹人眼!大地披上了碧绿的、毛茸茸的服装,躺在上面舒服极了!那么,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爷爷,走进草原吧。读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魅力。教学第二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走进人们,暖情涌流草原美,不仅仅体现在风光美,还体现在人情美。首先初读梳理。我们到达草原,蒙古族人们做了那几件事,默读课文,归纳出来。孩子们从远方迎客、热情相见、盛情款待、依依惜别这几个方面进行概括主要抓住“迎客”和“款待”两个方面。重点句子猛敲重打,从“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些句子来读读、议议,展开体会主人急切地见到客人,迎接客人,并表达了客人对主人的重视和尊敬。教学第三步:小组交流,释疑解难离开草原,情难隔离。
面对板书,整理了全篇课文的写法,从写景入手,到写情,以景衬情。这样的总结比较抽象,于是让孩子们说说,在离开草原时,作者会怎样与蒙古族人们道别呢?说说那是的话别情景。于是,从说中体味出这种不舍的感情不光是风景美,还有人情的美。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显示学生真正理解了草原的一碧千里,体会蒙汉深深的情谊,激发了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