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学习教材简析8本组教材以“走进西部”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包括《草原》《丝绸之路》《白杨》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资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一和回顾•拓展一,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学习目标积月累”和“趣味语文”课题内容简说草原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表现了蒙汉人民亲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感人场景。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与中国往来、沟逋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白杨课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边疆建设者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平献相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们在极具恶劣、艰苦的情况卜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卜.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的赞美以及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881.会认2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等词语;正确读记“古朴、8
8狰狞、严阵以待”等词语。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力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力,增强语感。2.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3.了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学习重点8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2.学习一些搜集资料和写作的方法。课时分配1.《草原》2〜3课时2*.《丝绸之路》1〜2课时3.《白杨》2〜3课时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3〜4课时回顾•拓展一2〜3课时教法与学法: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作相应安排。1.草原课题草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本课设计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了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要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感悟出热情友好的蒙汉情谊。8
学前准备1.搜集关于作者和草原的资料。(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会认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羞涩”等词语。2.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搜集关于作者和草原的资料。(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导入: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让我们和作家老舍走进内蒙占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2.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老舍。1.自由交流关于草原的资料。2.齐读课题。3.了解老舍及其作品。1.积累描写草原的诗句:天苍苍,(),()见牛羊。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15分钟)1.出示初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生字词。2.检查初读情况。3.启发思考:草原给你留卜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1.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2.小组内交流初读情况。(1)关于生字:“蒙古包”中的“蒙”读m出g,“好客”中的“好”读heo,“同行”中的“行”读xing,“似乎”中的“似”读si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2.给卜列多音字组词。fmeng()meng()[mcng()/xing()(hdng()3.形近字组词。8
多写一点,“襟”“涩”不要少吟()羞()写一点。(2)理解“境界、迂冷()差()回、渲染、拘束”等词语的意涯()拘()思。3.谈谈对草原的初步印崖()佝()1.引导学生再读课1.小组合作读课文。三、再读文,启发思考:草原的美2.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文,整体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问题。感知。(用面?3.汇报学习成果。草原的时:5分钟)2.组织小组内交流。美主要体现在风光美和人情3.组织全班汇报。美两个方面。4.课文是从()和(两个方面来介绍作者参观草原的经过。四、品味草原的风光美。(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慨?2.逐层推进:是怎样的景象让作者产生了“高歌”与“低吟”的感慨?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受草原的天与地的与众不同的美。3.引导探究写法:为了表现草原的风光之美,作者灵活运用了哪些匠心独运的写作手法?4.布置练笔仿写:用上文中句式仿写置身草原的感受。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作者感受的两句话。(1)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用心默读描写“天”“地”的句子,圈画重点词句,并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3.互动交流,感受草原大的可爱,草地的一碧千里、生机勃勃。4.小组探讨:比喻句、拟人句的好处,体会作者对草原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5.仔细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回答问题:(1)“翠色欲流”中“欲”的意思是(),词语的意思是(),写出了草原()的特点。(2)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比作(),这样写的好处是()o6.仿写: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置身于如此美丽迷人的草原,你最想做什么呢?用上“既……又……”,写写你的感受。象。(美)8
5.用上“既……又……”写话,然后交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义字的描写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的含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我设计了学生想象美景、品读优美句子、美图Id佳句、上网查资料了解茸原等环节;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和想象后,对课文内容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发学生了解西音B的兴趣。2.感受文章的谛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3.背诵第一、二自然段。学习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1.过渡: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在脑海之中吧。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2.谈话: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走进蒙占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1.自由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2.全班展示背诵。7.默写第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8
情。二、感受草原的人情美。(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2.讨论:作者是抓住哪几个场面的描写表现蒙汉情深的?3.结合学生交流,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等词语。欣赏草原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4.指导回读中心句,小结在文中的作用。1.用线回出文章的中心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大致交流句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2.合作互助,概括五个场面: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话另1」。3.思考:从哪些场面的描写中感受到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自读、圈回、批注,准备小组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井相互补充完善,修正提升。4.汇报学习收获:抓住各个场景中草原人民的表现来谈自己的体会。5.再读中心句,想象告别的回向,体会表达的情感。6.欣赏优美句子的表达方法,如,”马上的男女老少学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探究本体与喻体的联系,体会其表达之妙。8.将卜列句子改写成比喻句。(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飞奔而来。(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9.”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告诉我们0假如我是汉族游客,我会说0假如我是蒙古族同胞,我会说08
三、总结全文,感悟写法。(用时:10分钟)1.引导讨论:作者哪些独特的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借鉴?2.简要讲解情景交融法,指导学生仿写。3.组织全班评议。1.讨论交流文章的写作方法。甘青景父融,在抒情上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2.运用边写景边抒情的方式,独立元成小练笔。3.全班交流,并评议。io.仿写一处景物片段。板书设计i*/天空:明朗空气:清鲜风光美(平地:一碧千里\/-一、'/'小丘:翠色欲流11,热情迎客1汉:情港〃A人情美(激情相见「\盛情款待7教学反思读懂课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应在课文第二部分重点体现。这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蒙古同胞热情好客表现在: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不够明显。《草原》教学片段♦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人情美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草原的辽阔秀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民怎么样?生:想。(迫不及待)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说说你想了解哪些问题?(生自由读课文,在书上批注。)师:老师看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很想与你们交流一下,怎么样?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8
师:谁来说一说?生:学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知道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写了迎客、相见、款待、话别。生: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蒙古人民为什么到几十里外来欢迎远客。生:这说明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蒙汉之间情谊深厚。师:你说得真棒,谁还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生: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明白蒙族人民有哪些风俗习惯。(生争先恐后地汇报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风俗习惯的资料:喝奶茶、吃手抓肉、赛马、摔跤、住蒙古包……)师:你们刚才表现得很棒,那么读了这部分内容,假如你是远方的客人,你是兴奋、激动还是感动?能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表达,例如唱一唱、说一说、演一演,还可以跳一跳。(生自由组成合作组,进一步体会真实情感。)师: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的兴奋了,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感受?生:我读“迎客”这部分时,觉得很兴奋。师:你读一读,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生抓住重点句子,读“走了许久……快了,快到了”,表现了看到河时的惊喜和急切的心情。)(师适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赛读、自由读。)生:主客在蒙古包外相见的场面令人激动,我们是用表演的方式体会到的。(生抓住重点句“你说你的……民族团结互助。”表演相见一幕。)(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表演。)生:主人热情款待,会使客人感动。(学生表演敬酒、吃肉、唱歌。)生:我还感受到了主客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师指导学生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师: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景象,那么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的?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大胆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生参阅资料,练说、练写,以诗歌、歌曲等各种形式赞美草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