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草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描绘的情境。 4、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透过语言文字去感悟蒙古族人民的纯朴和热情,感悟蒙汉之间的团结友爱。教学难点:想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描绘的情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2.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印象中的草原怎样。3、让学生随作者[老舍]一起走进草原,看一看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上的热情人民。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三、布置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在书本上画出来]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四、交流、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于适当的指导。]
1、大家认为最美的句子,为什么?例如:[1]、那里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5]、在这种境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让学生多读去感悟,教师放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 、、、、、、 五、、理清课文的线索1.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2.交流、整理:(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六、小结1、大家学习了课文,知道草原那么美,人那么的热情,大家有那些感想呢?2、让学生自由谈谈。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2.熟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八、板书设计
、天:可爱、明朗景色(美丽) 地:一碧千里草原迎接 会见情谊(深厚) 款待 话别文献摘录: 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予,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鄂温克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两万多人口,牧区用蒙文,农区用汉文。 蒙古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三百多万人口,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河北、河南等地。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多从事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