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草原》赵川希望小学江艳教案背景:写景抒情散文作为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对于培养学生对文字对生活的审美以及美好情操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教学的根深蒂固,使得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学,往往走上了"文章写了什么景?抒了作者什么情?"的八股套路。对此笔者深感遗憾,因而本文力图从一篇普通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设计着眼,与各位同行及前辈分享一下如何把此类文体的教学与培养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真正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情感、美的享受的同时,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提升。教案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五章十六课《草原》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清奇俊秀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优美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画面;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本文重在美文美读美评,重在熏陶感染,重在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鸣。教学目标:1·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2·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3·体会美的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情表白)。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出自己对草原的喜爱。2.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光美,学会真情表白。教学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草原的自然风光。2·学回抒发自己的情感。教法选择:诵读法:以朗读贯穿全文,体会情势,感受律动。联想想象法:展开联想想象,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加强对草原自然风光的感知。学法指导:图文结合,感知秀丽的自然风光,以读感悟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1·具有浓郁的蒙古特色的歌曲和视频。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草原,那主要讲了草原的那几个方面呢?(自然美和人情美)2
·(出示课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原》,(板书课题—草原)过度: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播放草原幻灯片)说说草原给同学们的整体感受如何?(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老舍是怎样用文字来描绘草原的美的。二·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自然美。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都写到了草原那些自然景物,在书中找出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标上序号。2·描写到的自然景物:写到了草原的天空(1)(出示课件)学生读描写天的语句,说出草原天的特点—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特别的清新,天空特别的明朗。(板书:空气—清新天空—明朗)(2)(出示课件)草原的天空过渡:还写到了草原的什么?写到了草原的地(1)(出示课件)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比不茫茫。(板书;一碧千里)(2)欣赏图片,理解一碧千里和并不茫茫。写到羊群(1)(出示课件)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2)指名朗读。(3)欣赏图片,说说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来比喻什么?(4)(出示课件)羊群像白花,草地像想绿毯。(反复说)写到小丘(1)指名读描写小丘的句子。(2)欣赏小丘图片,感受小丘的柔美。(3)小丘的颜色若何/?理解: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板书:翠色欲流)(4)学生畅所欲言。过渡:如果是大家来到草原,看到这样美景,你们最想干什么/?学生畅谈。是呀,老舍先生在面对这种境界是,他想干什么呢/?3.美景下人和动物的感受。(1)学生读人陶醉的语句。(2)(课件)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3)全班齐读。(4)在这种境界里不仅人陶醉,还有什么也陶醉了?(5)(出示课件)欣赏人陶醉,马陶醉,牛儿陶醉的图片。三.小结第一自然段.,真情表达。1.
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看着板书,按从前到后顺寻一起回顾作者所描写自然景物。并归纳由天写到地是按照有由上到下的顺序,由草地写到羊群再到小丘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写的。2.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3.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草原,想对草原说些什么呢?四.欣赏视屏,再次感受草原美。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学着赞颂草原。板书设计草 原 风光美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惊叹喜爱 情景交融) 人情美 迎客 待客 联欢 话别(热情好客)教学反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入品词析句是这节课中最成功的一面。本科教学设计特点如下;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与学生共同探讨新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2·教师深层的
挖掘文本资源,力求借助文本内容挖掘孩子身上的各种潜能;3·教学中,不但让学生知道了“是什么”,更让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和“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