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好风光。2、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品读优美语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学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篇散文,题目叫——草原(齐读课题)谁能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2、今天,我们继续和作家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景。请看屏幕(播放美丽草原的图片)3、草原美不美?(美)我们看到草原的景色是如此美丽,那老舍先生又用什么样的方法将美丽的草原景色描绘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屏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草原的美景,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写出感受,然后交流讨论。2、哪句话写出了草原的美景?并说说你们的感受。(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理解:体会到了草原的空气很好,从“清鲜”和“明朗”体会到的,“比别处的”就是和城市相比,空气更加清鲜,在城里一般空气都是比较污浊的,工作有压力,所以作者来到草原之后心情更加轻松、愉快。天空更加明朗,天空湛蓝美丽,草原的来之后亲眼见过感觉比先前听说的还要美,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美,所以作者说“更可爱”,感受到老舍先生也被草原清鲜的空气陶醉了,)(板书: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情景交融)(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理解:“一碧千里”体会到草原非常碧绿,辽阔,【板书:碧绿辽阔】“茫茫”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碧绿色的,而这种碧绿却并不茫茫。大家体会的真好,能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理解:使用了比喻句,生动、形象、具体的写出了草原的美丽;“绣”字。作者用“绣”字把这些白色的大花,突出了草原的生机勃勃。写出了草原动态
的美。板书:动静结合)导语:是啊,多么恰当生动的比喻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老舍是多么喜欢这一望无际而又生机勃勃的草原啊!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生齐读(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理解:“渲染”就是用颜色来涂抹画面,而勾勒就是我们用笔进行描边,勾画一层轮廓,这里用渲染说明了草原的辽阔,而勾勒就体现不出来了。“翠色欲流”说明草原绿油油的,绿的发亮,看起来就像要流出来似的,而“轻轻流入云际”说明草原的广阔,就像与云天交接一样,仿佛绿色都渲染到了云层里面。)导语:老舍先生非常善于观察,他把这美丽的大草原比作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真是惟妙惟肖,美极了,也让我们来体会着读一读吧!自己先试一试。(5)在这种境界……(理解:“既。。。。。。又”体会到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惊喜、激动之情;“回味”运用拟人的写法间接写出让人沉醉。板书:善用修辞)3、小结:总观第一自然段,作者又想高歌,又惊叹,又想低吟,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对草原的热爱、赞美之情)4、刚才,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老舍先生去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的准确,想象力的丰富,下面有谁能读出草原的美丽,作者的热爱之情5、最后,我们再回顾一下作者都采用了怎样的写法?作者初到草原,先写了明朗的天空,又写了碧绿的草原,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按照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使文章既清楚、又有条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善用修辞,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今天我们的作业就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家乡的美景,并背诵第一自然段。三、出示作业1、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家乡的美景,2、背诵第一自然段。四、板书: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热爱天底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反思: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为在教学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采取我将采取情境教学法和诵读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草原美丽景观的图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的美的渴望和追求,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深层次的体味美的意境. 2、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读促学,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出情感,读出感悟,读出内涵。 基于以上,开课之初,我用多媒体展播配有画面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师在优美的乐曲中导入感受老舍笔下美丽的草原,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草原的美景,并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再交流品读。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在品味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组织语言不够简练,没有完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意识还应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