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教案教学目的:欣赏这首中胡独奏,分析其曲调特点。教学重点:通过在小组集体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难点:老师通过听、唱、吹、奏来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听音点将。二、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生:想!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视频给学生看。)1、情境想象,进入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2、初步掌握歌曲风格: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放《草原上》这首歌,并把有草原图片展示出来。)(1)比较:再听学过的《小酒窝》(片断),对比一下以上四种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师:同学们请再听一段《小酒窝》,对比两首曲子的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学生回答:《草原上》速度比《小酒窝》慢,是中速,情绪比较舒展,节奏宽广,旋律优美。(出示答案。)(2)老师与学生一起小结内蒙古歌曲的风格:结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草原上》)这两首歌的节奏非常舒展、宽广,旋律十分优美,使人感到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热爱和赞美家乡的情感。
3、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三、导入教学。知识点。初步感受。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听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一些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师:请一组的同学把这两个音前的短音唱出来,另一组同学接着用竖笛把长的这两个音吹来来感受一下。(一组同学唱短音,另一组用竖笛吹长音,然后轮换。)师:我们把这个长音叫做二分音符,短音叫做四分音符,虽然二分比四分还少两个数,但二分音符要比四分音符多唱长一点时间,表现二分音符的音后面还拖着一根线,那么四分音符有没有?生:没有,只有一个音。师:对了,以后看到了音后带一根线的要唱得怎么样啊?生:唱长一点。师:对,同学们很聪明!四、实践活动。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表现短音?(请回答的同学来演示一下,一些同学用碰铃表现长音,一些用拍铃鼓表现短音。)师:在草原有什么动物奔跑?生:马!师:那么可以再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呢?生:双响筒!(让这位学生来演示。)师:你们看过马跑吗?生:看过!师:那么马跑得怎样的啊?生:很快师:所以我们敲双响筒时应该要敲得怎么样?生:要快一点!师:而且要按节奏来快,听老师示范(老师演示一遍马蹄声,然后让同学来表演。)另一位学生发言:生:老师铃鼓还有一种方法表演,可以摇动它来表现长音(请其演示)。师:这位同学的想法真好!现在就请这些同学来伴奏表演,请你们用刚刚所创造的演奏方法来表演,其他同学请你们来给他们唱并讨论一下谁表演得好。(学生在歌声中用自选的打击乐器表演,并选出了演得较好的一位。)
五、课堂总结。1、总结风格。师:我们已经听过了内蒙古歌,跳过内蒙古舞了,那么你们感觉到内蒙古人的性格应该是怎么样啊?生:很开朗。师:对了,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名组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下课。师:好,现在下课,请同学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