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教学反思《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笔下的一首著名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一个人在小舟上的那种忧愁孤寂的夜晚,我非常喜欢这首诗,那种空旷的原野,清澈的江水倒映出月亮的影子的夜景深深吸引了我。教学时,我把读准字音,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忧愁孤独的心情作为教学重难点。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力求通过图片、音乐及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对诗的意境心领神会。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抓”即“抓读”和“抓关键词”。一“抓读”。我设计了“五读”法。一是对比读,让学生知道忧愁的古诗与描写景物的古诗的读在质的上面是截然不同的。二是教师范读,即给这首诗定调,老师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去读这首古诗的,从诗中找出一个字来形容,让学生知道,这首诗原来是这么去读的。三是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得字正腔圆,饶有韵味。四是精读,做到在读中去理解诗意。五是情景交融读,想画面,在老师的导语创设情景下,引导学生读,从而体会诗人的忧愁与孤寂。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时,我始终围绕“日暮客愁新”这句诗,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品味,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现场赛课时,我能比较顺利地实现教学预定目标,学生能够走近文本,能够感受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动情地诵读和表达。
但遗憾的是:在讲课中,我还是没能做到古诗以读为主,致使学生的“情”没有被调动起来;讲授过程中漏掉了一个“总结”的环节,对教案还不熟悉,这可能是我紧张的缘故吧!还有,课堂中我的聆听还不够细致、专心,我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投入、广泛,对学生的激发还远远不够,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细细的、认真的思索和按摩。二“抓关键词”。抓关键词理解文本也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使学生能说出诗意来,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很难马上体会到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为了帮助学生讲清诗的意境,我以关键词带动全句,,带动全诗。至于如何确定关键词,则要从诗的主题出发来考虑。在《宿建德江》中,渲染了诗人做客他乡的孤独、愁苦的情绪。在讲“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时,我抓住“烟渚”和“新”这两个关键词。讲“烟渚”,让学生懂得诗人写泊船处的荒凉就是为了表现“客愁”创造气氛;讲“新”则让学生理解“客愁”不是因“日暮”而起,只是因“日暮”而增,透露出诗人自离家之后一直被“客愁”纠缠着。在讲“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行诗时,则抓住“野旷”和“近”。讲“野旷”,让学生领会这里透露出诗人因作者身在他乡而内心空旷寂寞。讲“近”,则让学生体会诗人与月亮相近相亲,实际是写自己离家乡离亲人太远太远,时间太长太长,由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讲解,诗的主旨意境,所蕴含的感情,学生自然就可以领会了。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效果。
通过学生的读、体验,诗句中蕴含着深沉感情和深刻哲理,就容易感受和领悟了。只有感悟诗意,品味诗情,才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进一步培养他们朗读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