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怎样正确朗读呢?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枝:飞离树枝。惊鹊:惊动鸟鹊。鸣蝉:蝉儿鸣叫。句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上的鸟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丰年:丰收的年景年:年景。听取:听到。句意:在稻花里,听到连成一片的蛙声,好像它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外:天边句意: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两三点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旧时:往日茅店:茅草搭成的小客店。(乡村客舍)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溪桥:小溪上的桥头。见:(xiàn)同“现”。句意:往日在村庙树林旁的乡村小客店,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忽然出现。
想一想,这首词描写的时间、地点、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时间:夏天夜晚地点:乡村田野景物:月、鸟、蝉、蛙、星、雨、店、桥表达情感: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及闲适的心情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写作方法:以动衬静:蛙声一片衬托夜的静。多角度描写: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景物的描写反映词人喜悦、闲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