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夏子发老师的一堂别开生面、发人深省的古诗词教学课,可以说是让我受益良多。司马迁曾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堂课,夏老师带给我两个惊喜。第一个惊喜是唱歌开课。一开课,夏老师不是采用公开课常见的背景音乐、图片、故事、问题等方式导入,而是用他深沉健美、浑厚动人的男中音唱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感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时间,学生如沐春风,个个脸上洋开舒展的微笑。“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样做,高效快速地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心情,拉近了师生彼此的陌生距离,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的教学打下了美丽的铺垫。第二个惊喜是放手教学。范晔称赞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夏子发老师的课堂没有把学生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心里,也没有把古诗词牢牢地攥在自己的理念内,更没有把辛弃疾硬硬地操控在自己教学中。整堂课,夏老师大胆地放手、创新地教学,采用我们教学中罕见的四步学习法:自由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思辨式学习、拓展式学习。名曰为四步,却是步步有内容、步步有梯度。在自由式学习中,夏老师预设:1、自由朗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2、可以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同桌合作读。因为自由,学生的胆怯扔掉了,拘谨常规朗读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风格多样的朗读风光。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自由是人性的本质追求,教学就应该换起学生的自由啊!接下来的讨论式学习,夏老师更是拿捏的有条不紊。期间的师生对话非常精彩。师:看了注释,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别枝是喜鹊离开树枝的意思。生:我知道社林指的是土地庙。师:很好!你们知道了词语的意思,那么诗句的意思也就理解了一半。现在谁能告诉大家“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吗?(教师播放图片和背景音乐)生:半夜里,一轮皎洁的月亮惊动了树上栖息的喜鹊而使它飞到别处去了。清风吹来,远处传来了一阵阵蝉的叫声。
师:说得真好!加了自己的想象语言,真美!……思辨式学习更让我回味无穷。教学中,夏老师紧紧抓住“说”和“见”两个词眼,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黄沙道中”,同词人辛弃疾共喜共惊。“稻花香里说丰年。”你们想想:到底是谁在说丰年?具体会说些什么呢?夏老师恰到好处的质疑,激起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我说,我说……”此时的课堂顿时小手一遍,回答声一遍!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常常写写下水文。在拓展式学习上,我们的夏子发老师可谓是别出心裁。我们都知道,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它原是配乐的诗。要创作一首词,并非易事。因为词的文字声韵有严格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老师会写一般的文章很正常,会写好文章也不稀奇,但是会写词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夏老师能够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依调填词,倚声抒怀真得让我十分敬佩。夏老师此时用课件出示了自己创作的《西江月·追忆丰溪变迁》。这首词通过描写了丰溪景致的新旧对比,抒发了词人对欣欣向荣新生活的无比憧憬和热爱。这首词语言利落、感情饱满、平仄和谐、意境高远。我想: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必定能从中得到启迪和迁移。可惜时间不够,否则有诗性的学生一定能够模仿夏老师写出自己的“《西江月》”。如果能这样,那么这堂课必将会是锦上添花!不是东流水,青山岂放行。听完夏子发老师这堂课,我想:自由是人性的本质追求,讨论是进步的成长方式,思辨是思想的提高模式,拓展是心灵的开启钥匙。夏老师这样做,充分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感受了学习方式的灵动性和多样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开了美丽的窗玻璃。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