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三国演义》自我测试正误判断1.《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演义”即“敷演义理”,演绎历史。是罗贯屮根据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加工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2.《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三绝”之谓:曹操的“奸绝”一一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3.孔明料得魏延必反,临终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其待魏延反时打开,以计而行。最后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马超应声而出斩杀魏延。()4.《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黃巾起义开始,在镇压起义中,群雄崛起,曹操迎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时期。()5.曹操发矫诏讨伐董卓,各镇诸侯皆起兵响应,孙权在宫中救火时偶得传国玉玺,于是背约引兵回江东,袁绍命刘表截之,自此孙、刘结怨。()6.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决意离开曹操,把曹操送给他的金银财宝和汉寿亭侯的官印一并送还。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7.公元220年,曹操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孙权则接受曹操的封号,称吴王,后孙权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8.《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是指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披挂出马,无人能敌,关羽、张飞、赵云轮番夹攻吕布的故事。()9.何进无识,驱鼠召狼,董卓进京,横行宫阙,残暴生灵。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借貂婵离间董卓、吕布,董卓被除,余党求赦不能,进犯长安,王允跳楼死节。
()1.《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而《三国演义》则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把蜀汉作为正统,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着严重的天命思想。()2.官渡之战,袁绍不听许攸袭击许昌的建议,反而责其为奸细,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釆纳了许攸的建议,烧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3.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敬血为盟,推曹操为盟主,后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4.关羽温酒斩华雄,得力于曹操的力排众议;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遣使赍文放行;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关羽败走麦城,为操所擒而杀,曹操礼葬之。()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痛哭不已,原因Z—是追思先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遗言,深责己之不明,于是上表后主自贬丞相之职。()6.孙权仗父兄之业,得长江天险,占据地利;又有周瑜、鲁肃等相辅,兵精粮足,称霸江东。人呼“孙郎”,称其“小霸王”。()7.《三国演义》三分之一篇幅写战争,重点写了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而诸葛亮和周瑜联手指挥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败曹操,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8.蜀汉后主刘禅昏嗾,蜀首先被魏所灭;接着魏六路攻吴,吴亡;其时魏国政权已旁落司马氏手屮。后司马炎逼曹奂让位,魏亡。至此三国归晋。()9.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以长江天堑为屏障,占有“地利”;刘备施行仁政,有“人和”的优势,因此鼎足而立,天下三分。()10.“刘备摔阿斗”是小说中的一个著名片断,作者引用后人诗曰:"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曲折地表现出对刘备故作姿态、收买人心虚伪面的批判。
()1.《三国演义》成书前,中国有400多年不安定的历史,渴望安定统一、有圣君贤相来统一中国是人民的理想。刘备、诸葛亮就是圣君贤相的标准。()2.诸葛亮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忠臣的样板,智慧的化身。他一生忠于蜀汉,刘备死后,竭忠尽智辅助后主,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九进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赤壁之战,曹操狼狈逃命的过程中,有生动的“三笑”场面。这三笑既表现了曹操的顽强自负,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4.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论的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5.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关羽身亡,刘备因兄弟Z义,兴兵报仇,致使孙刘联盟破裂,将兄弟之私凌驾于全局利益,导致了蜀汉的衰微。()6.下列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7.“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的足智多谋、豪放自信,蒋干的愚蠢浅薄又自作聪明,曹操的老谋深算但又暴躁多疑、刚愎自用都得以充分展现。()8.先帝刘备临终将刘禅托付于诸葛亮,遗诏嘱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而刘禅却昏嗾无能,致使蜀汉首先被曹魏消灭。()9.张飞性格粗豪爽直,“怒鞭督邮”“大闹长坂坡”英勇无比;鲁莽急躁,胸无城府,因贪酒而大意失荆州,致使蜀汉开始走下坡路。()10.诸葛亮命丧五丈原,临终前妥为安排,以事前制好的木像使得魏都督司马懿魂飞胆丧,留下"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谚语。
()1.《三国演义》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也是板块式结构的典范之作。大致可分为“群雄逐鹿”“赤壁塵战”“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国归一”五大板块。()2.《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有性格单一、少变化,类型化的缺陷。鲁迅批评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3.“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虽被曹操骗至许昌,但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后世有“徐庶进曹营一一一言不发”Z歇后语。()4.诸葛亮智収汉中,曹操兵退斜谷后,刘备进位汉中王,立刘禅为太子,以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魏延为五虎上将,黄忠为汉中太守。()5.“刮目相待”讲的就是吴下阿蒙的故事,吕蒙是东吴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就是他设计定谋,致使关公败走麦城,从而被擒遇害的。()6.东吴大事,起初全凭周瑜;周瑜临终荐鲁肃以自代;鲁肃之后,决于吕蒙;吕蒙逝后,拜陆逊为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大破蜀兵,将刘备逼至白帝城。()7.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战役。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后平定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合大败曹操,三足鼎立;而彝陵之战则是蜀汉衰败的标志。()8.先主逝后,蛮王孟获犯境,孔明闻之,上《出师表》于后主,出师南征,釆用攻心Z策,七擒七纵,孟获心服,南方遂定。()9.荆州于蜀至关重要,围绕借荆州、保荆州、失荆州,不仅写了一系列的战争,还写了刘备招亲、三气周瑜、诸葛吊丧等外交、政治斗争,这样交织起来,更具可读性。()10.计谋描写是小说的重要内容,共四百多处,可以说《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小说一般I詞绕军事斗争写计谋,而且通过计谋的描写表现了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1.吕布兵败投徐州,刘备让吕布投小沛安身;张飞醉酒鞭曹豹,吕布乘復袭収徐州,使刘备屯兵小沛;袁术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使两家罢兵。结果白门楼吕布被缚,刘备斩之。()2.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骑救幼主、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他就是关羽。()3.“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这副对联称赞的是关羽。上联说的是他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下联说的是他单刀赴会的故事。()4.许FH围猎,曹操欺君罔上,僭越受贺,众皆失色,只玄德背后张飞大怒,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玄徳摇手送日乃止,充分反映了张飞嫉恶如仇的刚烈个性。()5.马谡拒谏失街亭,诸葛亮无奈唱出一场空城计,勉强逃命,而获胜的司马懿却发岀“吾不如孔明也”的惋叹。从侧面充分反映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6.曹操传檄孙权,会猎江夏。孙权部下,武将主战,文官主降。孔明至柴桑,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巧说周瑜,最终使得孙权决计拒曹操的是鲁肃。()7.曹操既奸诈,又具雄才大略,是“奸雄”;刘备则是与之相对的“仁君”;孙权用人精当,但缺乏政治远见,没有统一全国的雄图壮志,是一个守成者的形象。()8.司马懿是曹魏集团后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秉政。司马昭Z心一一路人皆知,司马懿死后,司马昭依样画葫芦逼魏主禅位,国号大晋。()9.“杨修之死”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片断,杨修之死的原因是因为杨修恃才放旷,扰乱军心。杀杨修也是曹操奸诈本色的体现。()10.姜维是蜀汉后期的重要人物,深得孔明的器重。诸葛亮逝世后,他多次北伐曹魏,rti于刘禅昏联、国力衰弱等未能成功,假降曹魏离间魏将,计败自刎而死。
()1.孙策临死前嘱咐其弟孙权“内事不决,可问鲁肃;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后两人竭力辅佐孙权,力排众议,坚决主战,赤壁一战,使孙权威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