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学案3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国演义》导学案3

ID:958239

大小:1.3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三国演义》导学案曹操被称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能挥动长矛纵横疆场,也能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巧施妙计打击异己、吟诗作画抒发情怀,让人可敬、可怕。学习本文的首要任务是要善于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分析其奸雄的形象。注意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据一些片段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据传说,罗贯中曾充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相传施耐庵是他的学生,曾和他一起从事创作。罗贯中对魏、蜀、吴三国自有一套顺逆是非的看法。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基于这种认识,他在人物塑造、故事演述和材料取舍方面就自有一套体例。例如对于曹操,要突出他的奸诈虚伪和险恶用心,同时又不抹杀他的机智和用兵的本领;对于刘备,便处处强调他是汉室宗亲,继承汉室有合法地位,强调他的忠厚爱民,待人厚道义气,等等。他不讳言蜀国的失败以至于灭亡,但尊蜀贬魏,却是一根主线,贯彻始终。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赍惶遽恣跋扈觑屏退 樽鞍辔羸成皋掣沽酒鞘——弄弄权更更衣弄堂更加2.写汉字词语易错字词语易错字xiāo将qì今为止jiǎo幸思cǔndàn生掣zhǒu垂xián欲滴万户hóu收qì伺hou3.集词语(1)课本中的成语、词语跋扈:十分专横暴戾。隐讳: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鸿鹄之志:比喻志向远大。小觑:小看。(2)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很酸,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生出口水,因而解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快乐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3)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4.辨用法(1)粉骨碎身殒身不恤①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____________矣。”②“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____________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两者都指死亡,但色彩不同。前者又写作“粉身碎骨”,指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中性词。后者指牺牲生命也不顾惜,褒义词。(2)质疑置疑①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____________问难的过程。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不容____________的。 两者都有提出问题之意。“质疑”指提出疑问;“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难以置疑”“不容置疑”。答案:1.jī zì qù zūn léi chè qiào nòng lòng jùhù bǐng pèi gāo gū gēng gèng2.骁 侥 诞 涎 讫 迄 忖 肘 侯 候4.(1)粉骨碎身 殒身不恤 (2)质疑 置疑1.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点评: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董卓摄君害民。袁绍致书王允,欲讨董卓。王允聚众共商大计,众人皆哭,无计可施,只有曹操抚掌大笑,设计献刀欲刺董卓,表现了曹操胆识过人。即使到后来误杀吕伯奢全家,也从侧面反映出曹操做事决绝、不留后患的果敢。当然也体现了曹操残忍丑恶的一面。2.操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点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出《史记·陈涉世家》,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曹操引用此语,意在表明自己志向远大,有雄才大略,非一般庸碌之人。在落入陈宫之手后,曹操尚能说出这样的话,一方面表现了他非凡的远大志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点评:这是曹操的“经典名言”。这句话突出表现了曹操的野心,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叫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这完全暴露了曹操自私自利、奸诈残忍、心狠手辣的本性。1.“曹操借刀”这一情节中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它能反映出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提示:主要表现在神态、动作描写,如“抚掌大笑”;语言描写,如“……还能哭死董卓否?”“……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说明曹操识大义,谋大略,勇猛而有胆识,体现其英雄的一面。借宝刀之举,进可以将董卓一刀毙命,退可以献刀为名找到保全自己的漂亮借口。可以说进退自如,足以看出曹操的智勇双全。 2.吕伯奢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操为何要杀死吕伯奢全家?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让你印象特别深刻?从中又能体现他的什么性格?提示:先听一听曹操的内心独白:“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体现其多疑、狡诈、残忍与自私的性格特征——奸枭的一面。3.艺术作品中的曹操和历史中的曹操有何区别?提示:一千多年来,曹操在历史和文艺作品中是一个被严重歪曲和丑化了的人物,许多史书把曹操写成一个暴君,小说《三国演义》也把曹操刻画成一个阴险毒辣的奸枭。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是个大粉白脸,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曹操是坏蛋。陈寿说:“(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鲁迅说:“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总之,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曹操献刀七实三虚话三国《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四方州牧乘机而起,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其后在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最后一统 于晋。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个政治势力的钩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着墨。虽然《三国演义》有别于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但其对民间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正史,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非正史《三国志》,例如小说叙述关公温酒斩华雄,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很少有人会去探讨,其实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另外,有关孔明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未记载,应为小说虚构的情节,其他虚构或者夸大的情节更是不可胜数。这固然是因为《三国演义》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的特色,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文学特性:用虚构来突出人物形象。有些学者批评《三国演义》虚构了一些情节,混淆了读者的观念,像清朝的章学诚在《丙辰杂记》中提到:“《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七分写实,三分虚构,让读者迷惑,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假。”然而我们也应该认清文学与史学的不同,所谓文学,“想象”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即使是以某一史料为基础,也不必一字一句照实记录,有时夸大更可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若真想了解史实,应研读正史才是,或者通过文学与史学来相互认证,更加明确什么是文学真实,什么是历史真实。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恣意(zì)骁将(yāo)惶遽(jù)风驰电掣(zhì)B.酒樽(zūn)羸弱(yíng)隐讳(huì)面面相觑(qù)C.思忖(cǔn)剑鞘(qiào)沽酒(gū)飞扬跋扈(hù)D.鞍辔(pèi)逃窜(chuàn)成皋(gāo)鸿鹄之志(hú)2(2012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遭遇7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原本浩如烟海的洪湖再也没有“浪打浪”的美丽景色了,多种鱼类就此绝迹。B.经过激烈的讨论,我们发现双方同学的想法南辕北辙,看来想要彻底解决矛盾,真的很困难。C.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处处作出表率。D.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矿业、建筑业拓展到能源、制造业、商务服务业,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正方兴未艾。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近日,这些电视剧的制片人和剧组演员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观众对穿帮问题的质疑。B.今年春晚表演的魔术被行家们一一破解,但对于我这个只是爱好魔术的半瓶醋来说还是觉得个中奥妙无穷。C.适当地使用方言,能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可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方言,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D.曼联的弗格森和阿森纳的温格,这对似乎视彼此为天敌的主教练,近两年已缓解了敌对情绪,然而两个俱乐部的关系始终剑拔弩张。4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_________________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②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③多思考了一个问题。④多思考了一些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缚而杀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皆杀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被罪之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2)适才误耳,今何为也?7本段突出了曹操性格上哪个方面的特点?8你怎么理解曹操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答案:1.C解析:A项,“骁”应读“xiāo”,“掣”应读“chè”;B项,“羸”应读“léi”;D项,“窜”应读“cuàn”。2.C解析:A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形容对象错误。B项,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句中误解词义为意见不合。C项,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D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不能与“正”连用。3.C解析:“不分青红皂白”指不分是非情由。强调是非理由。4.A解析:第一条横线处用①,横线后写成功者是怎么对待绝境的,意在表明“成也在人”,故横线前应从成功者切入;第②句中的“天生”与语境不符。第二条横线处用③,与“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保持一致。5.(1)结构助词,“的”;(2)第三人称代词“它”,这里代指“猪”;(3)第三人称代词“他们”;(4)结构助词,“的”。 6.(1)确实是这样啊!现在如果不先下手,一定会被他们捉住。(2)刚才(杀人)是个误会,现在(又杀人)是为什么呢?7.本段突出的是曹操奸诈多疑、凶狠残忍的一面。8.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宁可对不起全天下人,也不能叫天下人对不起我。如果在不讲诚信的环境下,指不能轻信人言、过于老实,要避免吃亏上当,这应当是乱世自保之法则;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曹操的“罪恶名言”,这完全暴露了曹操的自私自利、奸诈残忍、心狠手辣的本性,这也是人们视曹操为奸雄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国之“脸”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在合与分的轨道中回旋,拉开三国的帷幕。战争风云,变化多端,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孔明之脸——睿智哀伤卧龙一出见寰宇,初出茅庐的你,三烧曹营,令曹军闻风丧胆,你的脸上充满智慧与谋略。羽扇纶巾是你的风度,抒写着聪慧的历史。从草船借箭到三气公瑾,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一张睿智的笑脸传遍中原。你睿智,同时在你的脸上又充满哀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你受先帝临终之托,“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你哀伤先帝不听你良言劝告,你哀伤后主昏庸无能,你哀伤自己未能完成先帝之遗愿。孟德之脸——阴险豪迈后人评价你的阴险,割发代首,脸上却充满阴险之容。杨修之死,脸上洋溢阴险之本性;挟天子以令诸侯,暴露出你阴险之脸。可我更看重的是你的豪迈,讨董卓、诛吕布、灭袁术、征袁绍……你率领士兵南征北战,尽显你的豪迈之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你横槊赋诗,豪迈的气概在你脸上荡漾,你款待云长,厚葬关羽,豪迈的气质又充溢你的笑脸。云长之脸——诚信孤傲 后人都说你的诚信,桃园三结义的情分永远在你脸上体现。纵使曹操热情款待,你依然过五关斩六将追随刘备;即使你已立军令状,在华容道上你毅然放过曹操,留下一张诚信的笑脸。可是孤傲又在你的脸上呈现。你小看老将黄忠,轻视猛虎马超。你一直以为,有你在吕蒙他休想夺去荆州,擅自出城,终在魏、吴夹击下走投无路,兵败麦城,留下无限的凄凉,孤傲再一次在你的脸上抒写情怀。公瑾之脸——智慧狭隘你与孔明齐名,谁都知道你的谋略与才干,谁都认识你那张智慧的脸。赤壁之战,智慧的脸上飘逸着无尽的风采。可为何你的心胸如此狭隘?奈何被孔明三气就一命呜呼,还空发“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呢?原来你的脸上还有狭隘的成分。孔明识破你的苦肉计,你出言要杀诸葛亮,当时你的脸是何等的悲愤与狭隘!……亘古的风顺着历史的轨道徐徐拂来,在历史的墙面上留下永久的回忆。不同的脸展现不同的风采,不同的脸呈现不同的结局。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本文作者有较深厚的文字功底,有很好的文字组织能力。文章借《三国演义》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表现了“脸”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的主题。开头两段,简洁明快,直奔主题,“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脸的不同,代表的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性格品质的不同。四个小节,四个小标题,清晰明确,点明四个主要人物的特征。结尾两段,呼应前文,深化主题,“不同的脸展现不同的风采,不同的脸呈现不同的结局”,作者在这里只是借古人来表达今人对“脸”的内涵及“脸”与人生关系的思考,并且思考有一定的深度。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