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战争描写艺术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艺术

ID:958434

大小:5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艺术《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通俗历史演义小说,从问世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热爱。它不但成了人民群众饭后茶余、田间地头谈论的重要话题,更为后世的戏剧、电影以至电视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些现象的出现和存在最重要的一点不能不说是与书中对战争的大规模描写有关。它根据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扩展”,并充分根据人物的出身、地位、历史条件等赋予人物活的语言和行动,进行了生动具体地描绘,使其性格一步步完整、充实、鲜明。致使它成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对后世的农民革命战争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三国演义》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所写的大小战争多达40余次。全书以三国之争为主要故事脉络,以魏、蜀、吴三国树“王道”、争正统、抢智能之才,最终以战争的手段去解决彼此之间的纷争为描写重点。它在一派“落曰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艺术氛围中,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用形象、艺术的手段,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魏、蜀、吴及其它政治军事集团之间“一幅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场景”。那么,它在战争描写方面的主要艺术特点都有哪些呢?一、以真实的艺术描写,反映古代战争的客观规律,是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小说战争描写体现了以“人谋”为成败关键的原则。作者在第三十八回借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口向刘备点明“三分天下”的大计时说:“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人谋即战略战术的正确安排。在小说数量众多的大大小小战争描写中,最终获胜的一方,必是主将运用了正确的战略与战术,战前戒骄戒躁,审时度势,谨慎用兵的结果。书中并不直接描写人物在战场上的具体活动,也不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战场上的风云盛况,而是采用侧面反映和衬托、折射等手法,极力描写敌我阵营在战前的谋略布局和战术比拼、天时地利人和的顺逆、主将的性情、兵情强弱的分析、战争物资的准备等等,使读者不必读到最后的结果,就已对战争的过程和双方的成败了然于胸。现在就以文中规模较大的赤壁之战对此作具体的分析。1.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小说用了整整八回书的篇幅来描写这场战争。首先用了两回书来写孙刘联盟的缔结,这就是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和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当时的形势是:曹操平定北方以后,挥师南下,军力十分强大,东吴和刘备都无力单独抗曹,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取胜的可能。当时孙吴内部在曹操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出现了主战(以鲁肃为代表)和主和(以张昭为代表)两派,意见相持不下,而主帅孙权却是犹豫不决。诸葛亮过江的目的就是要说服孙权下定抗曹的决心。诸葛亮不仅了解到孙权有害怕曹操的一面,而且还了解到他不甘心投降曹操的另一面。因此,诸葛亮对孙权的了解比孙权的谋士鲁肃对自己主公的了解还要深刻全面。基于这种了解,诸葛亮确定对孙权的办法是:“只可激,不可说”。他是有意采用夸大曹操实际军力和突出曹操挥师南下的目的在消灭东吴,并故意劝他投降曹操的方法,来激发起孙权不甘心投降曹操的一面;而在孙权基本上下定了抗曹的决心以后,才具体地向他分析了曹军远来疲惫,北军不习水战和不能得到荆州人民的拥护等重大弱点,以帮助他正确认识形势,进而坚定他抗曹的决心和信心。5 以后孙权的决心又发生了动摇,从而引出了赤壁之战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周瑜。因为孙权之兄孙策临终时曾经留下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因此,孙权是否能最后下定决心抗曹,周瑜的态度就十分关键。诸葛亮深知周瑜此人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心胸狭隘,对个人利益看得极重。因此也采用了“智激”的方法,也是极力劝他降曹,但针对他的特点,具体内容又有所不同。他对周瑜说,如果投降了曹操,对周瑜来说,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贵”,并佯装不知小乔是周瑜的妻子,故意说曹操举兵南下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江东二乔(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劝周瑜主动献出二乔,作为向曹操投降的献礼。周瑜听后勃然大怒,大骂:“老贼欺吾太甚!”便下定了抗曹的决心。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智慧是建立在对人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他对孙权和周瑜用的都是智激的方法,可是却针对两个人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当时面对战争时的心理,因而具体内容又很不一样。这些描写只是赤壁之战的准备阶段,但对于战争的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整个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1.周瑜计杀蔡瑁、张允两员水军都督整个赤壁之战就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曹操素以奸诈闻名,他是非常聪明的(这在官渡之战中就有突出的表现);但在这场战役中,东吴方面年轻的统帅周瑜却比他更聪明;而只居于幕后并没有在前台指挥、却能统观全局、起到一种举足轻重作用的诸葛亮,则又远远高出于曹操和周瑜之上,成了智慧的化身。这次战役也是以至弱对至强。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挥师南下,荆州不战而降,然后计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近逼江陵,有势不可挡的锐气。而当时刘备是败走江夏,势孤力单;东吴也绝不是曹操的对手。两家就是联合起来,军力也大不如曹操。战争的进程也是强弱转化,结果也是以弱胜强,但基本矛盾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的问题。因此双方的斗智就围绕着这个基本矛盾展开。聪明的曹操一开始就发现了自己的军队不习水战的弱点,采用了果断的措施来加以弥补,这就是大胆起用荆州降将蔡瑁和张允任水军都督,加紧训练水军。曹操一向多疑,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任用降将来担任军中重要职务的,可见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周瑜在前线视察中发现了曹军的水寨深得水军之妙,大吃一惊,了解情况后便决心设计要除掉蔡瑁和张允,以破坏曹操训练水军的计划。这就有了“反间计”的产生。第45回写“群英会蒋干中计”,虽然小说是用从容闲暇之笔写出的,内容也只是老朋友见面时的宴饮和抵足而眠,但因为有关系到战争胜败全局的曹操水军训练是否能获得成功作为背景,读来便具有惊心动魄之感。结果蒋干中计,曹操竟相信了蔡瑁、张允通敌,误杀了这两位新任命而训练水军卓有成效的水军都督,在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对曹操来说,刚刚开始转入主动的战局一下子又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反间计”是一次斗智,一次谋略的较量,在这次较量中曹操输了重要的一着。3.孔明草船借箭,智斗周瑜这是写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矛盾。当周瑜发现诸葛亮比自己更聪明、更有才能时,便不顾战争胜败的大局,要设计除掉诸葛亮,令他在十曰之内赶造出十万枝箭,完不成任务就要以军法处置。聪明的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阴谋,于是将计就计,不仅接受了这一任务,而且还把交箭的时间提前为三天,并立下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诸葛亮以他的天文知识,预见到第三天将有一场大雾,这才有这一出人意外的惊人之举。结果使曹操损失了水战中非常重要的十几万枝箭,使他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4.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周瑜和诸葛亮两人不约而同地制定了对付曹军的火攻计(两人同时将一个“火”字写在手掌之中)。火烧战船,这是赤壁之战中的中心谋略,曹军的最后失败就在于被盟军用火烧了赤壁之下连在一起的战船。为了火攻计的实施,又引出了苦肉计--周瑜打黄盖、阚泽下书等一系列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情节;最后是庞统授连环计,让曹操用铁链将他的战船连结在一起,好让东吴一把火将其全部烧光。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写曹操的机智,如一开始就发现并及时地解决军队不习水战的问题,重视训练水军;阚泽下书时一下子就识破了诈降的诡计,给阚泽以极大的压力等等。但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他一系列的失误,如两次派庸碌无能的蒋干过江,促成了对方反间计和连环计的实现;派蔡中、蔡和诈降,促成了对方苦肉计的实现等等。火攻战术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了,于是“三江口周瑜纵火”,曹军八十余万人马毁于一炬。曹操也险些丢掉了性命,狼狈逃回了许昌。综观整个战役真实生动地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深刻之处。5 其中所揭示的内容,与以科学总结战争客观规律著名的《孙子兵法》是完全相符的。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以已之长,攻敌之短;骄兵必败等等。这些,即使在今天进行战争也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对我们处理其他事务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二、随事写人,在激烈的战争冲突中塑造人物的性格《三国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它对于人物的塑造,不是平面的、静止地进行描绘,而是把人物推向前台,在矛盾的聚焦点上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进行刻画,并随着事件的发展来塑造他们各自的鲜明个性。首先是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例如对曹操这一“奸雄”形象的刻画就是如此。“官渡之战”曹操军中粮草告竭。袁绍的谋士许攸在捕获曹军信使,完全了解曹军虚实的情况下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曹先拜于地”(《三国演义》三十四回》)真有一股礼贤下士,“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风范。按说,曹操与许攸肯定会倾心相谈,倾诉故友之情了。但事实又如何呢?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食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曹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许攸前来投奔,曹操大喜,认为这是掌握袁军内部机密的好时机,迫切地希望许攸“教以破袁之计。”所以“喜”是真心。故有来不及穿鞋而跣足出迎的行动,可谓求贤若渴。来到面前就抚掌大笑,又拉手又叙故旧之情。但一牵涉到军中机密,对待“旧友提出的问题却谎话连篇。直到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装出一副及其亲密的样子,“附耳低言”,说出来的仍是一个弥天大谎。作品就是如此在生死攸关、尖锐激烈的斗争中活画出了人物的灵魂。而人物的性格也在这战争的漩涡中得到了最突出而又充分的表现。再如曹操官渡大败袁绍后,“在袁绍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遂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三国演义》第三十回)。不但以曹操的深谋远虑、豁容大度鲜明地对比出了袁绍的鼠目寸光、心胸狭窄,更从这一事件中揭示了曹军之所以能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对于刻画人物的本质起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其次是通过对比、夸张、衬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例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一节。作者惜墨如金,对关羽和华雄交战的场面不进行只字描绘,只是预先极力渲染华雄的骁勇无敌。他一出场就连斩四员上将,致使众路诸侯在关上大惊失色、无计可施。关羽主动请战后,作者不写战斗中的血肉厮杀,只写关外鼓声、喊声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正当人们为关羽的命运担心时,“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见《三国演义》第五回)。出战前酾下的热酒尚温。以十分经济的笔墨从侧面刻画了一个威武雄健、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第四讲中所说的:“然而究竟它有很好的地方,像写关云长斩华雄一节,真是有声有色……如见其人。”又如写孔明的出场,也是先写司马徽,徐庶的谈论和推荐;写三顾茅庐,也是着重写前两次的不遇,借崔州平等人的言论风采,借卧龙岗的山林景色重重烘托;又以张飞的精暴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这样就使孔明的高洁品格和绝世才能在读者眼中无比地鲜明突出。《三国演义》》中,运用对比、反衬韵例子是很多。例如“赤壁之战”中,作者不仅以鲁肃的“老实”对比孔明的乖巧,还有以周瑜的气度狭窄来对比孔明的豁达大度,又有以蒋干的志大才疏对比周瑜的精明干练……。5 在这次战役中,孔明、周瑜、曹操都是高明的。曹操虽然恃才恃力而自负,却绝非庸碌之辈,而是老谋深算。他虽误信蒋干之言,错杀了蔡瑁、张允,但并不气馁,而是将计就计,派蔡中、蔡和前去东吴诈降,可是都被周瑜识破并利用。而周瑜所施的反间计、苦肉计等虽然瞒过了曹操,却都被诸葛亮识破。这就以曹操的多谋衬托出了周瑜的更加多智,又以周瑜的多智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更多乖巧。这种衬托在相似的人物之间显示出了彼此间的差异。既达到了“描写一个个政治骗局,一幅幅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场景”的目的,又收到了令人信服的艺术效果。正像毛宗岗在《三国演义》五十回评注中所说的:“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如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读此可悟文章相衬之法。”第三是通过多种角度和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例如对关云长性格的塑造。既写了他的“勇冠三军”,又写了他的“义”,同时也写了他的自负。这就写出了一个人性格的复杂性,给人以立体感。关云长是个“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曰月有光芒”的豪杰。刮骨疗毒时,别人要蒙被于头,捆臂于环,都被他拒绝。他一边喝酒食肉,一边与马良下棋谈笑,接受华佗的手术。充分显示了他的英雄本色。正是由于这种英雄本色,他相信自己的力量,才敢“温酒斩华雄”,才视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才敢“单刀赴会”,也才敢“千里走单骑”。但这种自信一过头,就造成了“大意失荆州”的错误,造成了他听不进部下的谋略而“败走麦城”,最后竞死于屠刀下的悲剧性结局。也正是由于这种“英雄本色”,使他“华容道义释曹操”。尽管他的“错误”给刘备集团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却使他的性格更加丰满,更具有内在的必然逻辑性。再如曹操在赤壁惨败后的三笑一哭。他在硝烟弥漫,一派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败局中仓皇逃命,人困马乏,不堪一击。可是一路上却三次大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诸葛、周瑜毕竟智谋不足,到底是无能之辈。”但每一次大笑都引出了诸葛亮预先埋伏的人马,造成损兵折将、当场出丑的结局,显得十分滑稽。这种败军之将反过来讥笑对手无能的反常行为,正好表现了曹操“这一个”人物的独特性格;虽处劣势逆境仍雄心勃勃,不坠青云之志。当他来到南郡,曹仁为他置酒压惊。按说此时他已脱离虎窟险境,一无身家性命之忧,二可重振旗鼓,卷土再来、报仇雪恨。但他“忽仰天大恸,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这又一反常行为表面看是对众谋士的鞭笞和责骂,更多的是表达了曹操对未能实现的“收服江南,扫清四海,削平天下”的宏愿的极大悔恨。这一典型的细节对突出曹操这一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无疑是极其成功的一笔。由于《三国演义》继承了《左传》和《史记》等史传文学写人的优良传统,注意了在描写战争的同时着力刻画人物的性格,因此,书中400多个人物大都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曹操成了奸诈的代名词,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化身。三、风云变幻、曲折跌宕的情节描写《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方面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形象地再现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一幕幕千变万化、威武雄壮的战争实况,生动地描绘了众多英雄人物“瑰伟动人”的“武勇智术”。如罗贯中写《失街亭》这样小的一仗时,也是写得波澜起伏,不平不直。例如围绕街亭的争夺厮夺,作者重彩浓墨,笔姿飞舞,写得奇矫突兀,声色俱佳。其间贯穿着蜀方的支援和魏方的打援,魏方的设计和蜀方中计,时升时落,似大海潮涌;忽起忽伏,如层峦叠嶂。马谡夺荒而逃,张郃尾随死追,情节一折,看来马谡无法生还,令人大惊。中途却有魏延的及时增援,令人为之一喜。张郃拨马便走,看来魏延可复夺街亭,形势大有转机,情节因之一起。但“赶到五十余里”,不意突遭魏方重兵埋伏,情节又一折。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于此千钧一发之际,王平引兵来援,情节又为之一起。王平、魏延突围后与高翔合路计议夜袭魏营,又遭埋伏,是情节的一大顿挫,直至列柳城失陷,退守阳平关,情节就彻底顿落下来。一个小小的故事片段,一宕再宕,一步三折,如平沙千里,陡有峭崖扑面,于尺幅之中,尽龙腾虎骧之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四、冷热相间、疏密互补的描写手法《三国演义》对战争的描写,有时从大处着墨,如大将军勒马横刀,收“铁骑突出刀枪鸣”之效;有时从小处下笔,收“低眉信手续续弹”之功。两种手法往往互相补充,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好享受。例如(《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5 一回,就写得忙中有闲,动中有静。孔明与鲁肃坐在扎满草人的船中,向曹军水寨开去。鲁肃惊问:“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却谈笑自若。作者又别具匠心,引了前人一篇《大雾垂江赋》,给异常紧张的气氛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一面是“只顾酌酒取乐”,一面是鼓声震天,箭如雨发。结果是诸葛亮空赚了曹军十万余支箭。既损了曹军军备,又破了周瑜加害之心。纵观整个事件过程,忽而低沉、忽而昂扬;忽而紧迫、忽而松散。戏剧性的情节给人以高度的美感。再如“宴长江曹操赋诗”(《三国演义》第48回)一回,也是如此。南军苦肉计,连环计都已收效,只待东风一起,北军就将毁于一炬。但就在如此生死关头,曹操却借月夜大宴群臣。他借着酒兴,握槊立于船头:“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以一种常胜者的姿态抒发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抱负。岂料,不几天就遭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败绩。就像电影中的分写镜头一样,南军是调兵遗将,只待天时,曹军却还蒙于鼓中,曹操更认为对方“不识天时”,等待假降之人帮助,早奏凯歌。这种冷热相间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供人遐思和想象。总之,《三国演义》对于战争的描写,富于变化。全书共写了大小四十余次战争,这些战争写得千变万化,各俱特色,作者善于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得有声有色。《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战争,既有旷日持久的对垒,也有短兵相接的速决战,既有上百万人参加的大战,也有千百人出场的小打,这些战争,有的以强制弱,有的以弱胜强,有的先胜后败,有的转败为胜,有的刀枪相向,有的出奇制胜。整个战争描写风云变幻,曲折跌宕。《三国演义》中出场的人物约一千一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作者总是根据情节发展,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来展示其性格特征,通过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战争作者往往将大笔挥洒与工笔细描熔为一体,真正达到了所谓“绛树两歌,一声在鼻,一声在喉;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的妙境。《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在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确无与伦比。参考文献: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3月北京第一版。1995年5月湖北第12次印刷,第27—30页。2、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005年1月第一次印刷。3、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2003年12月西安第三次印刷,第106页。4、《孙子兵法》,春秋,孙武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平装。5、《三国战争描写之艺术》演讲稿,周先慎讲演,网络资料。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