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上课用修改版)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长恨歌》(上课用修改版)ppt课件

ID:958802

大小:2.72 MB

页数:92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恨歌白居易 他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他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其名,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 知人:了解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前期:29岁一举成进士,仕途一帆风顺,主要“兼济天下”。作品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讽喻诗”为主,如《新乐府》《秦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2.后期:815年因造谣中伤被贬(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其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有《白氏长庆集》。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最大的艺术成就——倡导新乐府运动中唐诗歌流派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诗人:白居易、元稹等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论世: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有一个爱情故事缠绵悱恻有一则神话传说哀婉动人有一首叙事长诗回肠荡气这首长篇叙事诗就是--------- 长恨歌白居易 李杨故事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jí),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 李杨故事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李杨故事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⑴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解题:长恨歌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么表现恨? 谁长恨:长恨什么:李隆基、杨贵妃、白居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后贵妃身死,李隆基退位。了解大意 níchángpíbòlídiànwéiqióngshèngmèi骊宫霓裳临邛鼙鼓仙袂钿合千乘钗擘马嵬jīng旌旗jiōng玉扃dì凝睇yíngyū萦纡bìn云鬓yǐlǐ迤逦chóuchú踌躇听读、正音 朗读体会 结构梳理:一、玉环进宫隆基宠爱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二、马嵬兵变贵妃殒命“渔阳鼙鼓动地来……不见玉颜空死处。三、乱后回京隆基思念“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四、方士招魂仙山寄情“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 一、玉环进宫隆基宠爱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 汉皇重色思倾国重德思贤才思倾国,果倾国矣!揭示故事的悲剧因素提纲挈领,统领全诗汉皇即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关系。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杨玉环入宫的史实16岁→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王妃21岁→见玄宗为女道士27岁→册为贵妃 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这一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在一瞬间,镜头由远拉近,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其实这是虚写,杨玉环到底有多漂亮,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只知道她能让所有的宫娥彩女黯然失色!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 这一小节再次写出了杨玉环在盛装之下的无比美丽和李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由于芙蓉帐暖、情意缠绵,反衬出君王春宵苦短、早朝之烦的苦恼!语言精练传神,描写点到为止,把握得恰到好处!杨贵妃:美丽娇媚唐玄宗:迷恋声色,荒废政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专宠纵情无闲暇,夜专夜形影不离三千宠爱在一身被宠的程度夸张金屋藏娇典故比喻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极度的乐极度的恨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杨家显贵父亲→齐国公母亲→凉国夫人哥哥→殿中少监堂哥杨国忠→右丞相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家显贵京城歌谣:“生女勿酸悲,生男勿喜欢”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杜甫 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此君王不早朝夸张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不重生男重生女侧面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长恨的内因 第一部分:“长恨”的原因诗歌反复渲染唐玄宗的重色、求色,得到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金步摇 二、马嵬兵变贵妃殒命“渔阳鼙鼓动地来……不见玉颜空死处。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突然间,渔阳叛乱的战鼓惊天动地而来,惊断了宫中演奏的《霓裳羽衣曲》。至此,全诗的节奏和笔调,顿时由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渔阳鼙鼓”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平谷区和河北蓟(jì)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这里泛指战场上的鼓声。“破”,古乐舞曲中有“入破”,这里指破坏。“霓裳羽衣曲”,唐代大型舞曲。《新唐书·礼乐志》载,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经唐玄宗润色并作歌辞。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天宝后曲调失传。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护驾的六军不肯前行,又有什么办法呢?在凄楚缠绵之中,绝代美人杨贵妃就这样被凄惨地勒死于马前。“六军”,泛称皇帝的警卫部队。“宛转”,犹辗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凄楚缠绵的样子。“蛾眉”,本指美女的眉毛,后借代指美女,此处指杨贵妃。“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替罪羊之死,委婉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概括、简洁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一个关键的情节,此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一代君王,面对此状,只能掩面痛哭,却无法挽救;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无助与无奈。既曰“掩面”,又曰“回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衬托出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秋风瑟瑟,卷起漫天黄尘,君臣们历尽艰辛,通过盘旋曲折、高入云宵的栈道,才抵达剑阁。“剑阁”,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之间,是由秦入蜀的要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为蜀相时,命人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据历史记载,玄宗幸蜀并不经过剑门关。白居易如此虚构,意在借助剑门关的险峻,渲染一种艰辛的氛围。另外,入蜀之初在六月,七月即达成都,一路上的真实景况也不会“黄埃散漫风萧索”。秋天乃万物凋零、生机消歇的季节,是生命悲剧的季节。从春天到秋天,李、杨爱情也走向悲剧。白居易虚构路途的险峻、时景的萧瑟,无非要与当时动荡的时局,与玄宗衰飒的心境相配合。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蜀江一片碧绿,蜀山一派青葱,日日夜夜触动着君王的相思之情。上句写连绵不断的碧水青山,下句写李隆基的内心世界。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气的相思之情。“朝朝暮暮”,用叠词循环往复的动态变迁,衬托李隆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回到宫中,水池庭苑依然如故;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杨柳,还是那样娇媚动人。那荷花就像贵妃美丽的面容,柳叶就似她的双眉,面对此景,叫人如何不伤心落泪?“太液”、“未央”,是对“池苑”的具体申说。“太液”,即太液池,在大明宫内。“未央”,汉有未央宫。这里借指唐长安皇宫。睹物思人,人何以堪?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熬过了春风拂面、桃李盛开的夜晚,却难度秋风秋雨吹打梧桐落叶的时日。上句呼应前文“春从春游夜专夜”等句,暗示李、杨昔日形影相随缠绵甜蜜的爱情;下句开启下文“西宫南苑多秋草”等句,点出李隆基目前形影相吊思恋欲绝的处境。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地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唐玄宗与杨贵妃年龄对照唐玄宗   杨贵妃                事        件35岁   1岁       杨生于四川,父杨玄琰,为蜀司户官48岁   14岁           杨被选入宫51岁   17岁杨被册封为李瑁妃56岁   22岁       杨奉诏温泉宫,赐道号“太真”58岁   24岁           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60岁    26岁      李杨在兴庆宫赏牡丹,李白作《清平调》61岁    27岁杨玉环被正式册封为贵妃71岁    37岁                  安史之乱爆发72岁    38岁           杨被缢死于马嵬坡78岁                        太上皇李隆基驾崩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西宫、南苑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环境,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其中所突出的衰草这一意象,和人物的心情是对应的,同时暗示了被隔离的处境。“西宫南苑”,皇帝居住的皇宫叫“大内”,亦简称“内”。唐代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兴庆宫为南内。唐玄宗回京后,先住在南内。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宦官李辅国挑拨玄宗和肃宗的父子关系,把玄宗迁到西内的甘露殿,实际是幽禁。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当年的梨园弟子新添了根根白发,椒房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容颜衰老。“梨园弟子”、“椒房阿监”,都是承平时李、杨生活的见证人,而今都垂垂老矣。时间的流逝、人事的流转、今昔变迁之慨,已意在言外。“梨园”,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开元二年,选坐部伎子弟三百,唐玄宗亲自教法曲,号为“皇帝弟子”;因院所靠近禁苑的梨园,故又称“梨园弟子”。“椒房”,后妃居住之所,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兼辟除恶气,使有香气。后亦以“椒房”为后妃的代称。“阿监”,宫内近侍之女官或太监。“青娥”,年轻的宫女。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世界睡着了,他还醒着。”“人世间最痛苦的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给他的惩罚,佳人已去,只剩自己形单影只。在这里,作者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寒冷的鸳鸯瓦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冰凉的翡翠绣被,与谁共用?这两句是形容玄宗失去贵妃后的孤独、凄楚与悲伤。“鸳鸯瓦”,屋顶上的瓦一俯一仰,相合构成一对,如鸳鸯双栖,故名。“翡翠衾”,布面绣着翡翠鸟的被子。鸟儿雌雄双飞,是爱情的象征。白居易在作品后半部分往往明里暗里把李、杨境遇前后进行对比。李、杨相亲相爱之时,“芙蓉帐暖度春宵”;爱情失落之后,“翡翠衾寒谁与共”。一“暖”一“寒”,是自然界变迁所致,更是人事变迁的结果。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生离死别已经过了一年,杨妃的亡魂始终未曾进入梦中。思念到极处,在梦中相见也可聊以慰藉,然而这样的期待依然落空。此时的痛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难以忍受的地步。这两句语调酸楚动人,有浓重的抒情气氛,为下文作好了铺垫。“经年”,唐玄宗于天宝十五载(756)六月离长安奔蜀,次年十二月回长安,历经一年半。 第二部分:马嵬生离死别,别后绵绵相思。“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是故事的关键情节。贵妃的死,造成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奔蜀途中)用悲凉景色烘托人物悲思。以悲景写悲情。(归途中)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用月色和铃声给予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内心的愁苦悲痛的心情.借景抒情:(奔蜀途中)以悲景写悲情(归途中)以乐景写哀情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景物依旧,人却不在,触景生情。黄昏黎明,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玄宗返回长安后,仍然怀念杨贵妃.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融情入景: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以哀景衬哀情正面衬托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萧索、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渲染入蜀路途中的悲凉气氛。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肺的“恨”。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还京路上)旧地重过,玉颜不见,故而踌躇,勾起伤心的回忆,叙事见情. 三、乱后回京思念贵妃“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的思念物是人非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四季的思念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物非人亦非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夜晚的思念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白天的思念时间四季的思念写景抒情夜晚的思念景物物是人非物非人亦非——玄宗之“长恨”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芙蓉帐暖度春宵对比 四、方士招魂仙山寄情“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 四、方士招魂,仙山寄情(浪漫主义手法)方士寻觅寂寞的仙家生活及对玄宗的思念初见使者别后生活寄物表情寄词盟誓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焦急与迫切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凄美、寂寞、哀怨……——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杨女之长恨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玄宗的思念,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天人永隔之恨,点明题旨,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千古绝唱 整体感知结构总括第一部分: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第二部分: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和杨贵妃。 概述内容长恨歌李杨相爱(乐极)李杨共恨(悲极)杨妃受宠明皇迷色李思杨思:马嵬死别,蜀中伤心还都断肠,回宫相思道士施法,寻觅玉环玉环送钗,遥寄誓词安史之乱政治悲剧爱情悲剧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玄宗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李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为什么恨? 恨内因直因荒淫逸乐安史之乱☆内容赏析:⑴造成长恨的原因是什么?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刺意味,其讽刺意味也就在这里。 为什么恨?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对比.3、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华清赐浴、不理朝政、专宠贵妃、兄弟列土、骊宫歌舞.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唐玄宗迷色误国(重色轻国)乐极生悲.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安史乱起、马嵬兵变、逃难蜀中.也造成了李杨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 ☆内容赏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怎样表现恨?(1)马嵬兵变中”血泪相和流”的死别.(2)入蜀道上:奔蜀途中及在蜀地、行宫触景生情的寂寞悲伤:奔蜀途中以秋景衬托悲思,在蜀地,透过山清水碧来写哀情,在行宫,以富有特征的事物(见月、闻铃),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3)还京路上的思念:还京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4)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玄宗返回长安后,仍然怀念杨贵妃.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景物依旧,人却不在,触景生情。黄昏黎明,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玄宗返回长安后,仍然怀念杨贵妃.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艺术特色(一)情节曲折多变1.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2.情节设计曲折巧妙,波澜屡生、高潮迭起。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 (二)人物形象鲜明艺术特色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杨女:害国殃民的祸水?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思考: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能画等号吗?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虽是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却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 杨贵妃不仅是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还是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诗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 (三)叙事、描写与抒情高度融合(四)语言生动晓畅,精纯优美1.语言通俗,平易2.时有生动传神的妙语警句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特色 主题讽喻主题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情爱的描写,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暴露。爱情主题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 思考: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长恨 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白居易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湘灵感情很好,但湘出身于城市贫民,而白则是出身官宦世家,白母的门阀观念相当强,绝不应允他们的婚事。贞元一十年(804)秋,白已33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一首《潜别离》中。 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口,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白居易湘灵35年苦恋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贫民之家出身寒微37岁结婚终身未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知人论世 讨论:都说人生长恨水长东,那怎样去爱,人生才不会留有长恨? 《致橡树》舒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一问问千古。是呀,“情”是何物?情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华夏大地的众生芸芸。       情是一朵动人的花。在这朵花里,充盈了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蝶舞双双。这朵爱情的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无语凝噎”,陆游的“几年离索”,王维的“南国红豆”。这朵花呀,凄美哀婉。情是一棵感人的树。这棵树里,充满了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阳;欧阳修、范仲淹的互勉互励。这棵友情的树,深藏着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泪襟比散丝”;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棵树啊,浓郁,隽秀。情是一方温馨的土。这方土地中,培育出了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这方忠情的土啊,催生出了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方土,深厚、凝重。 背诵名句再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