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__七律___长征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____七律___长征

ID:959135

大小:41.6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七律长征主备教师:赵红苇主备时间:2009.4.21集备时间:自备教师:自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重点词句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感受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教学重点: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通过关键词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读出全诗的节奏,了解这种体裁的特点。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3、正确、流利、有韵律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诗中词语和专有名词的含义。教具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2、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和飞夺泸定桥的录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毛泽东的相关图片。导语: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你知道有关他的那些事迹?2、学生简单汇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3、过渡: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就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吧!(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1、自学生字、新词。﹙1﹚请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同座间互相读读、听听,纠正读错的字音。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①读准下列词语。逶迤(wēiyí)磅礴(pāngbó)岷山(mínshān)②解释词语逶迤:曲折蜿蜒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2、了解相关背景。过渡:你知道哪些有关长征的事?学生介绍有关长征的历史事实。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简述长征历史。3、感知诗歌内容。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板书设计七律长征逶迤磅礴岷山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诗歌并背诵。2、理解诗句意思,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中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朗读了这首诗,初步感受了诗歌所具有的旋律美,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二)细读鉴赏,领会诗境1、出示诗的第一句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 2、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这首诗具体为我们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幅?为什么?3、小组研读出示研读提示在学习小组内给"征难图"起名字,说说自己最欣赏的;还可以结合自己搜集的课外资料讲一讲自己欣赏的理由。4、全班交流。谈自己欣赏的图画。5、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1)"腾越南五岭"和"疾跨乌蒙山"学法:通过语言文字体会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漠视困难的精神面貌。出示诗的第二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五岭、乌蒙"是什么样的山?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呢?〈2〉"细浪""泥丸"是什么样的呢?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水面泛起的微波细浪""滚动的小小的泥丸"呢?〈1〉再大的艰难险阻,在红军眼中,都算得什么!再有感情地读一读。(2)"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学法: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感受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出示诗的第三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你能根据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吗?〈2〉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惊险悲壮,惊心动魄的战斗吧!观看相关的录像。〈3〉从这奋不顾身的画面中,你感受到什么?(3)"喜踏岷山雪"学法:结合时代背景体会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出示诗的第四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读一读,想一想。〈2〉毛主席对翻越大雪山充满信心。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红军胜利的喜悦、万丈的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4、加深理解,回顾全文。a)过渡:红军长征仅仅遇到了这五个困难吗?毛主席为什么只描写了五幅"难征图"?b)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播放歌曲,烘托气氛,提升情感。c) 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三﹚指导朗读背诵四板书设计七律长征腾跃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英勇无畏乐观向上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五课外实践教学反思:21彭德怀和和他的大黑骡子主备教师:赵红苇主备时间:2009.4.21集备时间:自备教师:自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学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2、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3、通过具体的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要求朗读正确、流利。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板书题目:彭德怀和和他的大黑骡子2、简介彭德怀。彭德怀(1989-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湘潭人。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懂每句话。〈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3〉提出不懂的问题。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2、理解词语。饥寒交迫:冷饿交加。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3、指名回答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红军在过草地时,饥寒交迫,连野菜都没得吃了。第二段﹙第2至第20自然段﹚;彭德怀决定杀掉最心爱的大黑骡在内的六头牲口,给战士们充饥。第三段﹙第21自然段﹚:慢慢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四﹚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指名在黑板上演练。2、引导评价。3、学生描红、临帖,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3、通过具体的材料,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爱战士的感情。二、教学重点: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爱战士的感情。三、教学难点:理解"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动员的竹板声里"这句话的含义。四、教具准备:长征时期的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这是一个关于彭德怀、大黑骡子的感人故事,通学习它,我们对于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一定会有更加强烈的理解和体会。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个故事吧。﹙二﹚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段,特别是感受深的地方要读,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下来,和他人交流。学生2、学生阅读,深刻体会。3、学生和同桌或者小组成员交流体会。﹙三﹚交流体会第二段1、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厚的爱。〈1〉出示: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一直看着它吃完。自由读,谈感受,试着联想。〈2〉出示: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从这段看出,在彭德怀眼里,大黑骡子是他亲密的伙伴。失去它,非常痛心﹚〈3〉出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小结:彭德怀深深地爱着大黑骡子,他怎么可能吃的下用大黑骡子的肉做的汤呢?2、战士们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1〉学生谈感受,教师指导朗读。〈2〉小结:战士们也是舍不得杀掉大黑骡子。在长征途中,它可是战士们的得力助手哇。3、质疑: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战士们也是那么舍不得杀掉大黑骡子,那么,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四﹚回顾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甲:红军长征途中十分艰苦。学生乙:又冷有饿的日子很不好受。……1、教师引导:是啊,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一段历程。谁能够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来补充一下过草地的艰苦?2、小结。﹙观图﹚草地一望无际,沼泽遍布,荒无人烟,满目凄凉。3作为红三军的团长,彭德怀看到一个个战士因饥饿而昏倒、牺牲,他心里会怎么想呢?4、很长时间过去了,在彭德怀的再三命令下,枪声终于响了,大黑骡子缓缓地斜倒下去。大黑骡子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彭德怀,离开了红军战士们。此时此刻,彭德怀心里感慨万千,他想到了什么?可能说些什么? (1)学生谈感受。(2)再次朗读第十九、二十自然段。(五)学习第三段1、过渡:大黑骡子离开了彭德怀,离开了战士们。慢慢征途,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了,但是,它融进了--老师引读这一段课文。2、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六)总结通过这个故事,你对长征、对红军战士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六板书设计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爱骡子更爱战士教学反思:22大江保卫战主备教师:赵红苇主备时间:2009.4.21集备时间:自备教师:自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教学难点:从课文具体的材料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以及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的含义。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3、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歌曲《为了谁》。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题目1、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听了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请听歌曲--《为了谁》。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3、板书题目。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5、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读准生字的字音。兼赛崩扛魄稀斩〈2〉记忆字形,注意区别形近字赛魄锋斩寨魂峰暂〈3〉读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惊心动魄:形容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日夜兼程:白天黑夜不停的走。劈波斩浪:比喻排除行进中的困难和障碍。2、指名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第二段(第2至第5自然段)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故事。第三段(第6自然段)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他们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三﹚指导书写生字1、仔细观察生字的机构和笔画。2、学生提出难写的字,老师指导。3、学生描红、临写。五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江堤遇险→打响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材料的阅读,理解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2、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乐于帮助2的思想。3、学习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教学重点:从课文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以及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教具准备:大江保卫战的资料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记得1988年的夏天,奔腾不息的长江,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堤的那一幕吗?就在万分紧急的时刻,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画面,亲自去看一看。﹙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点意思?2、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读一读并体会。"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3、想象长江洪水泛滥的场面,练习朗读。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三﹚学习课文第二段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感人事迹,主要写了那几个?〈1〉默读。〈2〉交流总结。大堤危险〈3〉板书小标题铁汉本色勇救群众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用"-"画出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战士们是怎样想的。〈1〉交流所画的句子。 〈2〉逐句交流,体会,朗读。A、"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来。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溃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的救援神速。)B、"官兵们肩抗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的意志坚强和奋不顾身。)C、"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到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2)播放战士们抢险场面的录像,体会战士们的心情。(3)指导朗读。3、学习事迹之二:铁汗本色。如果"大堤危险"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这部分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1〉自由读,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5〉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故事?〈6〉齐读第四自然段。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1)轻声读第五自然段,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1〉同桌交流,说出你的感动的原因。〈2〉集体交流。A、"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飘动的树营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体会到战士们刻不容缓地进行营救。)B、"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C、"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情。)(2)体会了这么多,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用笔写下来,然后交流。(3)朗读,将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4)齐读这部分。(四)总结,引读第三段。铭记 板书英雄让我们再次欣赏歌唱抗洪英雄的歌曲《为了谁》,并铭记这些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五、板书设计大江保卫战大堤抢险灾情危急铁汉本色奔赴战场勇救群众六、作业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第五自然段。2、学会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3、介绍自己了解的抗洪英雄的事迹。教学重点:能根据所举事例以及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学过程(一)背诵第五自然段1、学生自读,思考:怎样将本自然段分为三层?2、指名回答。(总-分-总)3、按照所分层次自由背诵。4、指名试背。5、全班齐背。6、再指名背。(二)学习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1、体会词语的意思。2、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词语的用法。3、说说这两个词语能用在什么方面。4、自由造句,教师指导。5、指名读,修改。(三)交流体会1、课外,大家也了解了不少有关抗洪战士的光荣事迹,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受了伤,还有的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请将你了解的事迹讲给大家听。2、上台介绍。3、谈感受。 (敬佩、感动、鼓舞……)四、板书设计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告急大决战铭记保大堤(惊心动魄)战洪水(铮铮铁汉)英勇!人民子弟兵!救灾民(事迹感人)心系人民,团结奋战,英勇无畏教学反思:习作六主备教师:赵红苇主备时间:2009.4.21集备时间:自备教师:自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2、抓住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3、文章语言流畅,中心明确,感情真实。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叙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同学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这个人可能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亲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好学上进的同学,可能是与我们仅有一面之缘的医生、工人、售票员……当我们细细观察,认真回味思考时,就回发现这些人尽管都很平凡,但是他们的品质却是那么美好。每个同学的心目中一定都有一个或几个令你感动且熟悉的人,此次作文的内容就是记一个你熟悉的人。2、如果你要写,你准备写谁呢?为什么要写他?请同学们说一说。(二)认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1、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我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感动,觉得你们所讲的都十分值得写一写。(三)细心谈,掌握习作技巧1、教师谈:怎么才能把人写活,吸引读者呢?2、学生谈:抓住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3、怎样才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呢?〈1〉事例要典型,即有说服力。〈2〉所举事例要与表现人物品质有关。4、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进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四)写好题目,表达真情实感1、"记一个熟悉的人"的范围很大,如果你写这篇文章,会写一个什么题目呢?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题目,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在每一次写话题作文时,都应该给文章取一个紧扣文章主题的有个性的题目。2、写好题目后,再请大家把文章的提纲写好,大家一起交流,看谁写得好。3、展示提纲。(五)学生习作后修改(六)学生誊写习作教学反思:练习六主备教师:赵红苇主备时间:2009.4.21集备时间:自备教师:自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习《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段歌词,领会歌词的意思,体会红军战胜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朗读、背诵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了解词的大意,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的兴趣和热情。3、指导学生读贴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4、口语交际意在立足学生喜欢的影视剧,引导他们学会评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1、指名讲《四渡赤水》的故事。2、默读短文,学习歌词。〈1〉自由读短文,将歌词读通读顺。〈2〉、介绍相关背景资料。〈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歌词的内容。〈4〉、联系上下文,学习歌词中两个"重"的不同读音和意思。A、敌重兵,压黔境。"重"读zhònɡ(兵力雄厚)B、乌江天险重飞渡。"重"读chónɡ(又一次、再一次)二、指导朗读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6、小结:这首歌词写道雄壮有力,朗读时饱含深情,富有气势,充分表现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诵读与积累"1、出示:《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2、简介背景材料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人,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这首词就写于此时。3、简介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4、解释词语。六盘山: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长缨:长绳子,这里指革命武装。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5、齐读,说说对这首词的理解。〈1〉上阕是对长征胜利的总结。〈2〉下阕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6、指导朗读并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1、出示:2、指名读3、说说如何写好横线上的字。注意:〈1〉整体上观察字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行款布局及章法。〈2〉注意标点符号与整行字应疏密有致。4、读帖、书空、交流。5、描红、临帖。第三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本次训练立足于学生喜欢的影视剧,引导他们学会评说,发表自己的看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学习与他人交流,培养留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审题1、学生自读要求,回忆一部自己印象深刻的影视剧。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剧情和故事,评评剧中的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精彩台词,留心别人的发言。(二)指导1、让学生认真思考: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剧究竟是什么使你感兴趣?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说剧情,评人物,模仿台词……)3、同学之间互提建议。4、分组练说。(三)练习交流1、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评说。(教师以鼓励为主。)〈1〉上台评说时要注意自己的神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2〉其他同学交流要留心别人的发言,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别人交流。2、师生评议。(四)反馈,小结。教学反思: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