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诗句的意思篇一:七律长征阅读精选(含答案)2021、11、28平平常常的意思。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铁索寒: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3、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五岭和乌蒙山为代表。4、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整句诗表现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山势雄险,整句诗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长征是中共红军的一大历史壮举,其间经过十一个省,翻越十八座大山,跨过二十四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你知道长征中有名的故事吗?写出三则故事名称:《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倔强的小红军》七、(一)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全诗的诗眼是:。(4分)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5分)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4分)⑴巧渡金沙江⑵飞夺泸定桥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
一、1.逶迤2.磅礴二、lǐnglīnmínméngjǐnhénghèng三、略四、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的泥丸在流动。五、1.等闲:寻常,平常。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2.红军不怕远征难3.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4.抒情七律(近体诗、旧体诗)5.C6.略六、1.ānlánhānèduòzhǔ2.C3.D4.略8.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眼:“不怕”。
9.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用字的赏析。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10.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11.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七律·长征1.诗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3.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
3.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闯过长征中一道又一道难关后喜悦的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乐观主义和革命必胜信心。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篇二: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执教:刘静[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3.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重点难点]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教师准备:搜集视频、图片等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教时[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了解背景。1、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首曾经让父辈、祖辈热血沸腾的歌
曲《七律长征》。请大家认真欣赏。2、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七律诗——长征。(板书:七律长征)齐读课题。3、4、教师问:对长征,你有多少了解?(指名说)教师讲解长征背景: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非常感人的事情,(投影出示)大家看,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位伟人走进长征。二、朗读感知,了解内容(一)、读诗,整体感悟。1、自由读诗。提出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指导正音:“礴”的读音,“磅”是多音字,“岷”是前鼻音。
2、指名读诗。(指导纠正)3、教师示范朗读。4、了解七律诗。(1)、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2)、这样的诗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4、6、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诗的第一句是首联,第二句是颔联,第三句是颈联,第四句是尾联。(投影出示)5、齐读古诗。(二)、质疑解惑,学习第一句诗。1、提疑问:学贵有疑,同学们在读诗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疑惑?(学生提出问题)
2、敢于质疑还不够,还要能解疑,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首诗是围绕哪一句开展叙述的?(指名回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万水千山”(板书:万水千山)是什么意思?“等闲”的意思呢?(板书:等闲)“只等闲”的意思呢?(板书:只)师:这万水千山,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平平常常的小事情,老师还有一个疑惑:课文说远征难,这远征是指什么?(长征)长征到底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这真是“远征难”。(板书:远征难)这些困难加在一起使长征之路千难万难,但是红军战士怕不怕?(板书:不怕)红军战士的回答多么坚定。(齐读:不怕)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板书:乐观英勇)(1)、有感情的朗读诗句:谁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2)、说诗意:谁来把这句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指名说、同桌说)3、总结学习方法。(1)、刚才学习诗的第一句,理解这一句,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指名回答)
(2)、出示学习诗的方法:老师总结了四字学习法,各小组按四字学习法,共同讨论剩下的诗句,不懂的查工具书或问老师。(三)、学习第二句诗。1、请汇报一下解决了哪些问题?(指名作答)五岭是哪五岭?五岭什么样的?你能用图画表示这五岭吗?2、刚才讲到了乌蒙山,这乌蒙山啊,高2200多米,多么的高大,雄伟,会用图画表示吗?3、指导朗读。(1)、指名读:多么乐观的红军战士,谁来读一读?(2)、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一行的前四个字,女生读后三个字。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四)学习第三句诗。
1、学生汇报。2、深入感知。(1)、理解“寒”字。师:意思理解了,我们读诗不仅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出示:大渡河)大渡河河水湍急,13根铁索,高悬于上,长百余米,当年红军的23位勇士,为了让后边的大部队能顺利过桥,他们一手拿着木板扶桥,一手握着铁索匍匐前进,看着这铁索,你认为“寒”从何而来?(指名作答)刚刚讲到的仅仅是地形之寒,请大家来看一段录像,再想想,你们认为“寒”还从何而来?(指名说)当后来的大部队走过泸定桥的时候,弥漫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铁索上还留有这些勇士的鲜血,飞夺泸定桥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是我们红军战士用一条条生命铺设的道路,所以说,大渡桥的这个“寒”仅仅是13条铁索难走吗?还有我们的战士的鲜血在那里流淌。(2)、理解“暖”。理解了“寒”字,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暖”字,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说)
(3)、指导朗读:这一句是欢乐之“暖”,后一句是悲壮之“寒”,怎么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齐读)(五)、学习第四句诗。1、继续汇报。(指名作答)篇三:七律长征20、七律长征主备学校:南徐小学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课型:阅读授课时间:一课时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飞夺泸定桥
大渡河在四川西部,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有十三根铁索,横跨东西两岸,又叫铁索桥。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寒气逼人。“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了诗史上这首著名的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教师板书课题:七律.长征)(2)、解释“七律”。(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2、预习反馈3、整体感知: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思考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呢?(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磅礴泥丸岷山。(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儿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来。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随着我们深入学习,我想对“暖”“寒”这两个字的含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4)、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着句诗。只等闲:平平凡凡的小事。(5)、指导学生朗读4.合作探究(一):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幅图?为什么?出示学习步骤:(1)细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2)思考:哪几幅具体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圈出让你有感受的词语。(3)你最欣赏其中哪幅图,把诗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预设:(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说说自己的理解。抓住诗句中的词语“万水千山”“远征难”。“不怕”和“只等闲”理解。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2)山势逶迤的五岭图、群峰叠嶂的乌蒙图。展示南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腾”能否换成“流”呢?“走”能否换成“跋”呢?指导、练习朗读。这一路长征,红军可谓是跋山涉水,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达陕北延安,这就是长征的整个路线图。(出示长征路线图)。“腾细浪”、“走泥丸”
说感受预:绵延不绝的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引导:说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看图。师板画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引导: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气势磅礴。拖着病残之躯,忍饥挨饿翻越这样的大山,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战士们的草鞋走破了一双又一双,有的战士累倒了,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山上。但这样的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生合作读)学生练读
引导: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谁能读出山的雄伟,细浪、泥丸的轻巧?为什么毛.和他所领导的红军会这样看待?(革命乐观主义)(生自己练读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分组读。)这样的事情在红军的眼里都是小事。只因为——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水拍云崖的金沙图、桥横铁索的大渡图。出示金沙江图: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师介绍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皎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现在你知道“暖”字表达的感情了吗?(描写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欢快的心情。)出示:铁索桥
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由“寒”你联想到了什么?(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师小结: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恶战,二者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指导朗读,把感受读出来。(4)千里雪盖的岷山图出示图片,描述红军过雪山的故事。感受过雪山的艰难。读出自己的感受。(5)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领略到的只是自然环境带给红军战士长征的
“难”,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中,战士们一面要面临着自然环境的艰苦,天上还有.的飞机在轰炸,地上有.的步兵在围追堵截,再有党.的分裂,真是难上加难,他们跋山涉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是多么了不起啊,下节课,我们再去具体感受他们的勇敢与乐观。(6)齐读诗文,读出感情。三、当堂训练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寒:①冷;②害怕;③贫困心惊胆寒()家境贫寒()大渡桥横铁索寒()...(2)、颜:①脸,脸上的表情;②体面,面子;③颜色无颜见人()五颜六色()三军过后尽开颜()...2、写出诗句的意思。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巩固练习读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七律长征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