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材]《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ID:959545

大小:69.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商州区2013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评选活动巧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七律长征》教学设计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城关小学王晓妮电话:18991509674巧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感悟文本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城关小学王晓妮电话:18991509674内容提要: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本课教学我以生为本,关注学情:由于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缺少感性认识,所以在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查找作者的有关生平,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同时针对有些字词不太容易理解,要求学生在课前加强预习。课中我巧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关影片和图片,逼真地再现长征的某一过程,为学生创设情境,紧扣重点词"不怕",引领学生在反复品读感悟中真切地感受到长征之路是多么的艰辛,体会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的喜悦心情。课后引领学生上网阅读长征故事及诗人诗作,并在班级QQ群上讨论,从而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感受诗人的情怀。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有效整合教材简析:《七律长征》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情分析:学生比较喜欢学习古诗(近现代诗),但这些诗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确实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段距离,学生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也很有限。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箱轴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法设计:情境教学法诵读法学法指导:通过多种方式诵读诗句,体会情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精神;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影像资料感受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长征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通过借助工具书,预习诗文。2.教师:查找长征相关资料,准备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视频或画面,准备歌曲《长征》。3.制作专题网页和多媒体课件。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一、课前三分钟一一走进作者导入新课1、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请看大屏幕:Ppt出示毛 泽东图片2、他是谁?你对毛泽东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自己对毛泽东的了解)小结:是啊,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一一《七律・长征》。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理解课题,了解背景:(1)、提问:“七律”是什么意思?“长征”从字面意思看,怎么理解?(2)、播放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2、激情导语:同学们,看了《长征》的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征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你课前查的资料吧!(学生交流)3、课件出示路线图并简介:同学们,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个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继续北上抗日,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英勇的红军战士,从江西瑞金出发,(板画开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爬雪山、过草地,靠着自己的双脚,完成了惊心动魄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画完)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毛主席怀着无比豪迈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4、听到这儿这两个字应该是不平常的,沉甸甸的,再读"长征"!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说:这些战士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顽强、最结实最有政治觉悟的战士,这支队伍是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一个外国作家为何对一支中国军队给予这样高的评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温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设计爲:本环节利用信息技术重现历史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真切感受长征的壮美,初步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电子文本朗读视频,调动感情。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在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下面做记号。(2)与同桌交流,把你的理解讲给他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讨论。3、全班交流。Ppt出示词语,指导读词,读出每个词的"味道"迤征闲岭迤蒙礴逶远等五逶乌磅(weiy()磅礴(pangbd)岷山(min)云崖(yd)长途行军找近义词一一平常、普通(叠词: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地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的五座山岭。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的乌蒙山。气势雄伟、高大险峻。 4、齐读课文,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诗中有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词却像一声惊雷,豪情万丈。你能体会出来吗?(师生交流,板书"不怕")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出示指导读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设计意图:通过电子文本朗读示范引领、呈现字词,指导学生读悟文本。)三、诵读品味,领悟诗境1、自由默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诗词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把感受写在旁边。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汇报的内容加以点拨3、交流。(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4、把你看到的这些山水用诗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万水千山)5、谁来读?(指导读词)透过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难)6、这是长征路上走过的的全部山和水吗?(课件补充资料:经历了18座山、24条河,这是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它们只是万水千山的代表)四、品读诗句,深入感悟。A、让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来到五岭和乌蒙。(出示图)1、(出示诗句)自由读,边读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的五岭、怎样的乌蒙?2、交流。(1)五岭:连绵起伏你从诗中哪个词体会到的?(逶迤)我们一起来看这五岭是怎样的岭?Ppt五岭的远景、近景图片,出示补充资料。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有我们700多层教学楼那么高。)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五岭?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谁来画?(2)乌蒙:高、险峻一一你从诗中哪个词体会到的?(磅礴)(Ppt出示乌蒙山图片及资料:乌蒙山地处海拔1-2千米的高原上,长约250千米,平均海拔约2080米,最高峰海拔4千多米。)(3)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啊?试想红军在这崇山峻岭中会遇到哪些困难?(经过长途跋涉,那单薄、破烂的衣服怎么抵得住高原上的寒冷;在山上可能没有吃的;忍饥挨饿的他们可能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战士们的伤口还在流血,一场战斗又打响了……)(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有&7万人,1年之后仅剩下7千人,平均每300个战士中就有一个倒下,就是这样艰难,可在红军眼中这却是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岭?谁来说?(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句子,你又读出了什么?(理解:腾细浪、走泥丸)一一指生画(5)指导读。(体会夸张的写作手法)(6)逶迤的山岭,在红军的眼里,不过是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的眼里不过是滚动的泥丸,孩子们,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啊,能把你的体会读出 来吗?(指一生读)这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指导读。你读出了怎样的红军战士?(不怕苦、坚强)这就是(板书:无畏)你还读出了什么?(信心)这就是(板书)乐观。(8)再读。读出无畏,读出乐观。(红军一一)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还从哪儿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就是凭借着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这是这种积极的乐观精神,红军战士过草地,爬雪山,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走进1935年的五月,来到天险大渡河边。(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片段)1、你看到了什么?2、同学们,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激战,一场恶战。刚才看录像,已经看到了实际上铁索寒光闪,杀声震天响。当毛主席率领大部队走过泸定桥的时候,弥漫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铁索上还滴着战士们的鲜血。毛主席凝视着根根铁索,回忆着战士们夺桥时悲壮的场面,摘下军帽,向牺牲的战士低头默哀。此时的毛主席,心情多么沉重,强渡大渡河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正是红军战士用一条条生命铺就的道路!你们再次吟诵这首诗时,你们的感受一定很深很深。(生齐诵)3、“大渡桥横铁索寒”现在让我们回忆起来,都有点心惊胆寒。这个“寒”是我们强渡大渡河时,气温那么冷,感觉到了吗?是我们看到了13根铁索的“寒”吗?(不是。)还有我们战士的鲜血流在那里,我们战士的生命随着湍急的河水流走了,但是红军战士没有白白的牺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二万五千里长征人民会永远记住的,这些在大渡河上牺牲的这些战士们。我们再读这一句)望着硝烟弥漫的天空,看着还在滴血的铁索,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怎样?4、交流:(难过、这就是“寒”;心痛,这就是“寒”……能把“寒”读出来吗?)5、(指导读)是呀,这是浸染着红军战士鲜血的一句诗,你来读,这是融入红军烈士生命的一句诗,你来读;是诗人缅怀战友的一句诗呀,一起读。6、把悲痛埋在心里,把信念写在脸上。谁也挡不住前进的脚步,这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又读出了怎样的红军战士?7、1935年5月,长征队伍来到金沙江南岸,我们来看,这金沙江水。播放视频:金沙江(随视频简介)看着金沙江水一次次拍打着江岸……仿佛把这江岸都拍暖了。……说说这暖,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金沙江水势很大。)8、金沙江水流湍急无法逾越,红军是如何渡过金沙江的呢?课件出示资料(《巧渡金沙江》),快速浏览看能否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生读资料)聪明勇敢的红军战士,使用调虎离山之计,结果不费一枪一炮,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眼皮底下巧渡金沙江。此时此刻,红军战士怎样?(他们高兴、他们兴奋,他们又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胜利这就是暖,前途越来越光明了,这就是“暖”。)9、指导读读出红军战士喜悦的心情。 10、一寒一暖,两种心情,来,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男女读)(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这股暖流,就像春天的风,就像冬天的火,抚摸着、激励着红军战士,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手挽着手,心连着心,翻越了白雪皑皑的岷山,啊,胜利在望着他们呀,看!红军战士们跳啊,唱啊。孩子们,一起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言。2、“更喜”二字既是红军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谁再来读这两句,读出你的喜悦。3、指导读。孩子们,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逶迤磅礴的乌蒙五岭,红军用坚定的脚步告诉我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渡过欢快的金沙江,湍急的大渡河,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又读出了怎样的红军战士?(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的视频等,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背景、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结局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降低了难度,很好得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让学生亲身感受那种艰难险阻,体会红军的大无畏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五、总结升华,感悟诗人情怀1、回顾长征,我们感慨万千,诗人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都融进了只有八行、56个字的一首七言律诗里,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向人们述说着……(播放歌曲《长征》:横断山,路难行……)2、此时此刻,你想对毛主席说些什么?(这首诗正是这一代红军形象光辉写照和热情的颂歌,它集中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同时也生动描写了长征的壮阔和惊险的场面,它是一篇不朽的好诗、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I同学们,你们很了不起,现在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你还有没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信息。4、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情感再去读一读吧!5、结合理解,指导背诵。(设计意图:借助远教课程资源中的视频,播放歌曲,让学生再次感受红军战士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和红军战士登上了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毛泽东又写下了这样一首词。(出示:清平乐、六盘山)一起读。七、布置作业、拓宽视野历时一年,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有人说,长征是人类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远望漫漫征途,还有许多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课后大家可以登陆《长征》专题学习网页查阅有关长征的书籍如《地球的红飘带》《万水千山》、《长征》、《百年历史回眸》,也可以积累毛泽东诗词,如《沁园春 雪》《沁园春长沙》,感悟他的诗人情怀,并把你的感受在班级QQ群里与大家分享,开展《走进长征班级读书会》或美文诵读比赛。(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检索式的高效率阅读方式,突破书本限制,发挥其传播知识新、快、全的优势,为学生搭建平台,扩充教学知识量,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附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显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21七律长征毛泽东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V五岭、乌蒙万水千山(难)金沙江不怕「大渡河丿雪山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专业好文档梢心整理欢迎下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