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第三单元9
作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精美的玩具,但自制的竹节人却给了作者无限的乐趣,竹节人是作者美好的回忆,甜美的情结。课文导入
范锡林:江苏无锡人。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集《避邪铜钱》《秘道》《小巷三杰》《血经》等20多种及《范锡林少年大传奇》(五卷),已发表小说、童话、散文300多万字,并有若干作品翻译介绍到日本。作品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等40多项。作者简介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识记文中生字词语3.理清结构层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4.品味文章生动幽默的语言特点5.理解重点语句的言外之意学习目标
风靡(mǐ)叉腿(chǎ)卡住(qiǎ)金箍棒(gū)一绺(liǔ)俨然(yǎn)叱(chì)咤(zhà)盔甲(kuī)咚锵(qiāng)攒着(cuán)咋呼(zhā)一哄(hòng)悻悻然(xìng)窦(dòu)尔敦(dūn)鏖战(áo)虎视眈眈(dān)赫赫伟绩(hè)偃月刀(yǎn)学习字词
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冰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橡皮跺脚大步流星颓然暴露无遗沮丧抽屉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学习字词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们”小时候痴迷于玩“斗竹节人”游戏的事情,反映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儿童的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美丽时光的怀念之情。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我们小时候玩具的来历及迷上竹节人。第二部分(3~4):做竹节人的方法,写出了我们对竹节人的痴迷。第三部分(5~19):我们课余玩斗竹节人的方法、平台及场景。第四部分(20~29):我们因上课玩“斗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而老师也玩的痴迷。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作者是怎么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你们见过竹节人吗?文章的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自已做玩具,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第3段“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课文解读
让我们通过课文,再来仔细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乐趣。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想想它到底是哪一点打动了你,稍后举手交流。提示:句子有无特殊描写手法,细节的生动点在哪里。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年纪——拟人。裂缝像黄河长江——比喻(形状相似,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一不小心,掉笔”)。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通过细节描写,准确表现竹节人是如何站立。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竹节人和健美的小伙子比,生动又形象表现出竹节人的威风凛凛。
小结:语言文字就像一幅灵动的画面,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更有助于我们想象画面。因此,我们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虽然我们和作者玩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也有相似之处。请在文中找找,那些地方让你觉得与你的生活有相似之处,你仿佛也经历过?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段相似的经历?(通过时间、人物)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黒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在这段内容中,主要出现了两个方面的人物,一个是孩子们,另一个是老师。文中“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等都表现了老师的严肃,可怕的形象。与之相矛盾的是下课后老师“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地玩竹节人,表现了老师与“我们”相似的特点。时间:人物:文章把“下课时”“上课了”“下课后”作为三个时间节点,表现出学生对于斗竹节人的沉迷,且此时沉迷的对象是孩子们。
经过我们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来写,分别是什么?一是描写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二是记叙“我们”玩竹节人的经过。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竹节人,我们不但分享了作者的快乐,也重新发现了我们生活中的快乐。总结一下我们在这堂课中所学习的内容:阅读记叙类文章,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画面想象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总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