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竹节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竹节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ID:960836

大小:21.3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竹节人》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竹节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豁、凛”等15个生字,理解“威风凛凛、别出心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玩具导入新课  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  (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板书:竹节人)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  生字:豁凛疙瘩棍悟裁筹橡雕跺颓沮趴屉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出示: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鏖战 沮丧 悻悻  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  出示: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3.快速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读词语书写生字   1.认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词语,同位相互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生字,写完后同位评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掌握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学习积累语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答问题做好衔接  1.提问:《竹节人》一课从记叙的内容上看,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2.说一说,自己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你记住了些什么细节?  (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分小组探究学习  (一)按照学生的兴趣,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组的学习任务如下:  出示:【课件8】  一组:写出竹节人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二组:体会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说给大家听。   三组:讲一个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二)小组探究,完成本小组的任务。  1.每小组集中在一块儿,同学们找出与自己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然后交流、合作。  2.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汇报。  3.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指导。  第一组:  【课件9】竹节人制作指南:  (1)把毛笔杆(细竹竿)锯成约一寸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2)在这一截上端留出脑袋,接下来的地方钻一对小眼,预备装手臂。  (3)锯出八截短的,作为竹节人的四肢。  (4)把这些截按人体的形状摆好,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线绳依次穿起来。  (板书:制作:一截长的八截短的)  玩法:将线绳一松一紧,竹节人的身子摆动,手挥舞。  在竹节人的手上可以系上或安上东西当武器。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可以玩对打的游戏。  第二组:  【课件10】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破课桌玩竹节人,破课桌变成了古战场。   (2)玩出种种花样:一个竹节人独自表演;两个在一起搏斗;线被卡住,竹节人变成呆子;制作成孙悟空;装扮成窦尔敦;佩戴偃月刀,手持蛇矛枪的武士。  (3)课下玩,课上也玩。  (4)老师也会玩得津津有味。  (板书:玩法(乐趣):破课桌——古战场下课时——上课时)  第三组  【课件11】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1)起因:“我”课上玩竹节人。  (2)经过: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同学们在老师办公室窗外寻找老师扔掉的竹节人。  (3)结果:我们意外发现老师也在全神贯注地玩竹节人。  (板书:故事:没收全神贯注)  三、抓重点感悟语言  1.出示:【课件12】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学生讨论:  (1)“我”真的把毛笔弄丢了吗?“我为什么说毛笔丢了?”   (2)卖毛笔的为什么生意特别好?  (3)“丢”了的毛笔和买来的毛笔都做了什么?  (4)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含蓄而幽默)  2.出示:【课件13】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学生独立思考:  (1)“一圈”“跺脚拍手,咋咋呼呼”说明了什么?  (玩竹节人真有趣,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这句话并没有直接写竹节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们可以从围观者的表现看出来,这是什么写法?(侧面描写)  3.出示:【课件14】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学生独立思考:  (1)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老师也很喜欢玩竹节人,从“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2)从全文的中心意思来看,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老师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说明竹节人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不只是孩子们才喜欢。)  四、谈收获课外拓展  1.学生说一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传统玩具——竹节人,知道了它的制作方法、玩法以及在当年曾经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课下从网上搜一搜,看一看,传统玩具还有哪些?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听。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竹节人》教学反思  《竹节人》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不顾时间沉迷于斗竹节人,以致两人的手工玩具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与他们一般,喜爱竹节人。这是一篇容易理解的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课文的朗读,掌握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巧设悬念、或旁征博引……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想学”“我要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第七自然段时,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这种玩法的喜爱。五个连续的感叹号,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烘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仿佛古战场中英雄征战的序曲,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表现了孩子们对于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深深的喜爱。  3.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们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课堂上,老师“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似乎表现出的是老师不苟言笑、威严无比的形象。但这些夸张的描写与后文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了老师温柔赤诚的内心和活泼亲切的形象。  三、不足之处  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课前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其实学生的能力很强,只要做法得当,学生会理解到位。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导入新课,接着画面想象,寻找文中童年乐趣。作者是怎样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然后利用时间地点人物,学习阅读方法:虽然我们和作者玩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也有相似之处。请在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与你的生活有相似之处,你仿佛也经历过?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段相似的经历?  最后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阅读记叙类文章,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画面想象,和联系实际帮助理解。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竹节人》教学反思   《竹节人》是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主要写了“我们”当时迷上了竹节人,并且自己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最后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也偷偷玩竹节人的趣事,表现了孩子们甚至老师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的快乐。  一、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效果很明显,有以下几点:  1、从整体把握,分成几部分来把握。因为本课的课文比较长,为了避免知识体系的混乱,我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线索,通过“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看到老师偷偷玩竹节人”这样的一条线索,让学生对整个课文内容在心中构建起来。  2、在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在把握线索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文段,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使得他们对本文作者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喜悦与满足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3、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蕴含的感情的同时,让学生知道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读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为了完成叫别人制作这种玩具的任务,我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该先快速地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地读。   4、在品读文中的经典词语和句子时,我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运用“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的方法学习,例如,描写老师没收玩具时“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等词语,将老师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详细地刻画了几个场景,整个过程有详有略,错落有致。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在本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准确地把握了本课的目标。本课是一篇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而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因此我通过放手让学生分析课文、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与自身童年生活比较,了解体悟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充满童趣的语言,同学们参与度很高,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很好。  三、不足之处  本课中,因为课文比较长,在分析课文时,我的指导比较多,课堂上,学生们的参与度比较高,我又想让每个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有很大的欠缺,使得课堂进行不完,最终拖堂。  四、改进措施   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在之前成功的基础上,再对课文把握精细一点,对于指导和干巴巴的分析方面缩短时间,对于朗读,让参与的同学合理地把握时间,总之,从整体的课文学习上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