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宇宙生命之谜【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2.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第10页共10页
3.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尝试有目的地阅读。【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温习,导入新课1.回顾策略。作家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上节课,我们到《竹节人》里串了门儿,关于“有目的地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有目的地阅读)2.揭示课文题目。让我们带着上节课的收获,一起到《宇宙生命之谜》里去串门儿,继续学习“有目的地阅读”,一起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由单元篇章页杨绛先生说的话,自然导入策略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的学习。策略的习得是一个经历反复实践的过程,刚上课时,对课文《竹节人》中习得的策略进行简单回顾,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朗读课文。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发达理论类似猜测起源适当氧气提供能源昼夜神秘观测拍摄斑点枯萎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考察培养(1)读准字音。(2)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3.指导书写“谜”“倾”“御”“斑”等几个字。课件出示:谜倾御斑(1)观察:看一看这四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教师指导。①结构:“谜”“倾”“御”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部件本身就是一个合体字,要注意留出足够的位置。第10页共10页
②笔画:“御”右边的“卸”,左边最后一笔是提,提的左边注意要出头。“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中间的“文”最后一笔要变成点。(3)学生练写。4.梳理内容。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5.学生默读、勾画、概括。6.全班交流。第1自然段: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第2自然段: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3自然段: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备四个条件。第4自然段:水星等六大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5自然段: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第6自然段: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第7自然段: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第8自然段: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第9自然段: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第10自然段: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设计意图】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而综合整理,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为后面有目的地阅读奠定基础。板块三明确目的,自主学习1.明确目的。这篇课文前面也有段导语,看看这位同学读《宇宙生命之谜》的目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问题。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有位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2.揭示:这位同学的阅读目的是探究“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语文要素3.引导思考: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阅读目的,接下来你会怎样阅读?4.自主学习。第10页共10页
(1)要求:我们也和学习小伙伴一样,带着这个阅读目的来读这篇文章。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任务之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跳过了哪些内容?·详细阅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将阅读方法写在相应的段落旁边。·在阅读中,读到了可能不太准确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处理?(2)学生独立阅读。5.小组交流阅读方法。课件出示:交流提示·明确阅读任务之后,我详细阅读的内容是第3、4、5、6、7、8自然段,跳过的内容是第1、2、9、10自然段。·详细阅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在读第3自然段时,我采用的阅读方法是圈画关键词。·在阅读中,读到了可能不太准确的信息,我的处理方法是进一步去查找资料。【设计意图】阅读策略要遵循从模仿到发现的历程,经历了低、中年级的学习后,高年级的学生独立判断能力开始发展,他们可以开始独立地选择和运用较为熟悉的阅读策略,所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再在亲历的过程中建立阅读策略。板块四布置作业,巩固内化抄写词语。课件出示:发达理论类似猜测起源适当氧气提供能源昼夜神秘观测拍摄斑点枯萎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考察培养第2课时【课时目标】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第10页共10页
语文要素板块一交流比较,发现方法1.引导交流。(1)提问: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预设:发现第1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不大,很快就跳过去了,而第3~8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密切,所以进行了细读。(据学生交流,出示课后习题一的第一个提示)课件出示:浏览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我会仔细读,必要时会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我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2)提问: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用了哪些方法?选择一种方法,具体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你获得了哪些信息。①浏览。首先运用浏览的方法,发现第1自然段与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不大,很快就跳过去了,而第3~8自然段跟自己的阅读目的关系密切,所以进行了细读。相机点拨:浏览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省下时间细读与阅读目的关联性强的内容。②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如我在阅读第2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就是“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寻找到了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判断该段是否与问题相关。③圈出关键词的方法。如我在阅读第3自然段时运用了这一方法,通过圈画出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这四个关键词,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机点拨:关键词之外的部分,都是用来说明关键词的,专业性较强,读读即可,不必细究。④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如第4自然段讲了六大行星的状况,通过归纳,可以提取出关键信息:水星、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温度太低,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2.对比旁批。思考:读一读本课旁批和课后习题提到的方法,想想哪些是你想到的,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1)学生细读旁批和课后习题,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第10页共10页
(2)预设:我和旁批用了相同的方法,如勾画中心句、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方法。我没有想到的方法,如查找资料。出示课后习题一的第二个提示。课件出示:查找资料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3)尝试运用。我们对书上的内容要有自己的判断,想一想:哪些地方是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来完善的?预设:课文提到的最新证据是1976年的,那么,从1976年到现在,又有哪些新的研究进展呢?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查找资料,以求更好地达成阅读目的。3.梳理方法。(1)引导思考: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在阅读时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交流)(2)小结:带着阅读目的去读文章时,首先通过浏览找到需要细读的内容,过滤一些跟阅读目的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细读与问题有关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运用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查找资料等阅读方法,以达到阅读目的。语文要素【设计意图】课文中的旁批是一个熟练阅读者以学习小伙伴的身份呈现阅读思考的过程,提示学习者实现阅读目的的多种阅读方法。在学生亲历了阅读实践之后,指导他们结合旁批找到差距,从而引导他们在策略运用上从单一走向综合。板块二调整阅读,总结方法1.调整阅读。(1)再次阅读,不断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找到与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2)小组交流,梳理“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小组一人记录要点,指派一人在全班交流。第10页共10页
(3)全班交流。2.方法小结:“有目的地阅读”,需要我们在阅读前明确目的,选择方法;阅读中,带着目的,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不断调整阅读的速度和策略;阅读后,根据目的梳理问题的答案。(板书:根据目的梳理答案)语文要素【设计意图】学习旁批之后,指导学生完整体验一个熟练阅读者的阅读过程,灵活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来达成自己的阅读目的,在阅读实践中内化方法。板块三独立练习,灵活运用1.明确任务。刚才我们通过交流,梳理了有目的地阅读的相关阅读方法,现在我们再来运用方法探究两个问题。(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二)课件出示: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2.自主学习。(1)选择一个问题,自主探究,在相应的段落旁用关键词写下阅读时的做法。(2)小组内交流阅读时的做法,指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提升。(1)探究第一个问题: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①学生交流。②点拨。浏览全文,特别关注第3、4、7、8、9自然段,对于科学家判断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需要用到圈画关键词的方法;在分析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时,要用到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在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时,要用到寻找中心句和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在进一步考察其他星球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时,则需要学生在阅读课文提供的材料之外,还要到课外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判断。③引导学生将提取的信息进行梳理,对问题进行完整的阐述。(2)探究第二个问题: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①学生交流阅读方法:首先浏览,寻找和火星相关的片段;然后细读,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最后根据已有的信息推测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并在课余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这个阅读任务。第10页共10页
②交流:你认为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请运用你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阐述。4.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逐渐养成这样一个读书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将旁批中提供的阅读策略在学生头脑中内化,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逐步成为熟练的阅读者。【板书设计】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继续进行阅读方法的学习,引导体会怎样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方法,结合阅读提示、旁批及课后练习,展现“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以及在本单元中的定位,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1.领会编者意图,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本篇课文旁批呈现了某位成熟阅读者的阅读思维过程,我将它用来给学生做示范,提示实现阅读目的的多种阅读方法,包括浏览、圈画关键词句、细读重要部分等。课后练习第一题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提示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联不大的内容就不需要细读,告诉我们要根据阅读目的调整阅读速度。旁批和课后练习均提示学生应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判断,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带着新的问题思考应该怎样阅读这篇课文。我准确领会编者意图,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地设置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自主阅读,梳理方法;结合旁批进行比较,整合阅读方法;最后借助课后练习,巩固运用方法。在层层深入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建构学习方法。2.关注阅读过程,在反思中习得能力。第10页共10页
在明确阅读任务之后,让学生首先带着阅读任务自主阅读,这一环节的阅读提示和交流提示中都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思考和反思;再让学生去阅读文中的旁批,将文中介绍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如何有目的地阅读,并让学生运用方法再次进行阅读,对答案进行归纳和梳理,在实践中整合方法、内化方法。引导学生再次反思、总结,在不断反思总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按要求写句子。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阅读能力大提升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低,一般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水星、金星和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思维创新大拓展第10页共10页
三、要在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这个想法有实际意义吗?参考答案一、1.火星上难道会有生命存在吗?2.星球是火星。3.虽然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二、1.说明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都不可能存在生命。2.水星表面高温时可以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一般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三、提示:可以认为有实际意义,也可以认为不切实际。无论哪种观点能说明理由即可。第10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