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

ID:961048

大小:29.1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宇宙飞船。这两艘飞船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申碚、赵晓梅,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等9个生字,会写“谜、摄、磁、御”等12个生字。会写“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等10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2.难点是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资料。  2.教师准备《宇宙》音频、微课《宇宙之谜》、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宇宙》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很多不可计数的星球,你来猜猜这些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吧!生齐读课题:《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辐(fú)射 轨(gǔi)道 土壤(rǎng) 陨(yǔn)石 厌氧(yǎng)菌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谜、嫦、揭、摄、御、倾”。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谜”是左右结构,注意“迷”,相互要结合紧凑。  “嫦”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  “揭”是左右结构,右边里面是“人”字,书写时要注意。  “摄”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右边要紧凑。  “御”是左右结构,注意中间下是“提”,书写时要正确。  “倾”是左右结构,右边最后一笔是点,书写时要注意。  4.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  揭开轨道拍摄枯萎稀薄抵御沧海一粟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如“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展开说明,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①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②第二部分(2-9自然段):分析问题:宇宙有没有生命  ③第三部分(10自然段):得出结论: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生交流:   师总结:先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然后分析问题:生命存在至少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最后得出结论,这仍是一个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生命之谜》,谁能复述这篇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  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地球之外如果有生命存在,至少要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但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这仍是一个谜。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科学知识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师点拨:  ①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  ②作者写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可采用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的内容。  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关注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的研究新发现。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2—9自然段。  (1)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人类和生命存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学生找:第3自然段,至少应有四个条件: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2)仔细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到地球外的哪些行星?它们符合生命存活的条件吗?  师:引导学生找“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学生通过排除法,知道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3)仔细阅读课文第6-9自然段。思考: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找出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师引导学生谈出:  ①作比较:作者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一是自转时间相似;二是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此比较,又引出科学家的两种猜测:一是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二是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②列数字: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还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③举例子: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一是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二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10自然段,作者得出结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思考: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是火星和地球很相似,人类会不会移居火星呢?  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只要学生回答的有理有据,即可。此环节让学生展示出课前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宇宙之谜》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资料,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  2.课件出示: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段落,(集体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仔细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  四、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小练笔:结合“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有理有据的证实自己的观点。  (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篇三】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猜测、揭开、抵御、嫦娥”等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掌握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科普文的阅读方法;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情况及成果。  教学难点: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谜、嫦、娥”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发达、仍然、理论、恒星、封冻”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3.初步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层次,把握主要内容。  3.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宇宙图片或小视频,交流感受,进入本课学习。  过渡:同学们,在你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否幻想过去太空遨游,去其他星球做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浩瀚的宇宙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但是宇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有关它的谜也太多太多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个连科学家也解不开的谜,看我们是否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呢?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  (2)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需注意的字音:“嫦、尚、摄”是翘舌音,“燥、磁”是平舌音,“倾”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辨字(娥—蛾—峨燥—躁—澡—操)  (2)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预设: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将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词义。本课有许多科技词汇不太好理解,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核酸、厌氧菌、磁场、有机分子”等,课堂上简单交流一下,读通即可,不需深入讲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阅读课文导语与侧栏点评,确定阅读重点,思考问题。   (1)请学生在图中的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出示课件)  预设:要完成此题,需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消化、整理,通过图片填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宇宙之大和地球之小,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宇宙中还会不会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2)自读自悟。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举手发言。  预设:引导学生读侧栏文字“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概括主要意思的一句话,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试着运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说明文的语言往往比较精练,内容也比较具体,对于训练概括段意是很好的尝试。  示例:  ①从神话引入,提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②从理论上猜测地球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但人类至今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③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④经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⑤猜测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发现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发现火星表面的黑色条纹像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季节变化。   ⑥发现火星表面的黑色条纹是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火星表面的颜色变化是风把火星表面的尘土吹来吹去。  ⑦发现火星的特点是干燥、空气稀薄、温度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说明生命在火星上难以存在。  ⑧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⑨科学家从陨石中找到了有机分子,大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存在生命。  ⑩总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谜。  2.在了解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提示说明文常见的写作顺序:提出问题(质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结论)。  (2)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写从古到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分析问题。介绍了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通过研究后发现一部分天体不可能存在生命,重点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9—10自然段):得出结论。人类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会继续探索宇宙的生命之谜。  3.提出质疑,师生交流。  质疑: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1自然段,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这段话是不是多余的?能否删除呢?  预设:教师可从以下角度引发学生思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古至今,强调时间之久远,人们一直对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感兴趣,可见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代科学不发达,只能用神话来解释,而如今科学发达了,却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可见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谜”,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探究。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信息量很大,还有一些专业术语,初读下来,同学们可能觉得有点难,但是只要抓住了每段的中心内容,了解了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来说明,我们就能很清楚地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不少关于宇宙的知识,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文章打开眼界,跳出我们的常识圈——认为地球非常非常大,而忘了宇宙的存在,其实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非常小的星球,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其他星球看一看。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结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和旁批阅读)。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2.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弄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其他星球的情况及成果。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再次提出课文的主要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学生交流。  预设: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科学上的结论,对在第一课时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可引导学生再说一说。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上次讨论时,一些认为地球之外有生命的同学刚刚改变了观点,认为地球之外没有生命。老师的观点嘛,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对这个问题存疑,因为宇宙是无限大的,只有地球上有生命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这依然是个“谜”,等待着大家去不断地探寻。让我们先开始本课的学习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确定阅读重点: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1)学生自主阅读,标示相关语句。  (2)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课后习题第1题,归纳阅读方法。  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2.理解课文,寻找答案。   (1)学生讨论: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过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课文是从哪里开始具体讨论“宇宙生命之谜”这个问题的。  明确:课文第3自然段中提到:“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所以应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学生交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第二,必要的水分;第三,适当成分的大气;第四,有足够的光和热。  (2)借助上面的探讨,思考:太阳系中除地球、火星之外的其他行星有无生命存在?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①教师按离太阳的远近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的示意图: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出示图片也可)  ②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火星放在后面单独说)  教师提示: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达。  交流示例:  水星:因为它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金星:因为它缺氧、缺水,有着浓厚的云层,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极高,所以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为它们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所以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3)重点探究火星。学生阅读第5—8自然段,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预设:全文关于火星的内容相当多,信息量也大,而且关于火星是否有生命的探讨相对于其他行星要复杂得多。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分组思考下面的问题:  A.为什么火星上可能会有生命存在?(从理论角度思考)  B.为什么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从科学事实角度思考)  ①小组一汇报交流。  两个猜测: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可能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火星表面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因为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自转一圈的时间接近;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接近,昼夜长短相近,都有四季。所以火星上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②小组二汇报交流。  两次科学探索:1971年,宇宙飞船进入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通过近距离观测,证实人们关于火星上有火星人、有植物的两种猜测是错误的。1975年,宇宙飞船登陆火星,进行分析和测试,证明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因为火星上非常干燥,水分少、大气稀薄、表面温度很低、没有磁场、没有臭氧层,所以火星上的生命难以生存。  ③教师出示关于火星的研究成果,学生快速阅读,了解相关知识。  资料一:为了探索火星,火星轨道上不仅有数量不少的探测器,而且在火星表面也有陆地车在进行登陆勘测。目前火星上有两架陆地探测器,其中“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最有实力的,它于2011年11月发射,已经在火星上工作7年多,拍摄回非常多的火星地表图片,而人类也对火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的两项重大发现:一是“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接近火星地表处一块有30亿年历史的沉积岩中发现了有机分子,说明火星上曾经可能存在远古生命;二是发现火星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存在季节性波动现象,或与现代火星生命有关。虽然这些发现不足以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但对未来的火星表面和地下探索任务而言,这些发现无疑是个好兆头。   资料二:2018年7月25日晚间,据BBC(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来自意大利宇航局的团队日前在火星南极附近冰层的地下发现了一个液态水湖。这一发现刊登在《科学》期刊上。这个湖约20公里宽,在一个巨大的极地冰川下,位于火星地表下方约1.5公里处。根据刊登在《科学》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来看,这个湖的温度非常低,预计在零下90华氏度,远低于水的冰点,并且水体充满了盐和其他矿物质混合物。研究人员做出判断——它可能是一个冰下湖,一个含水层,或一层被水浸没的沉积物。  ④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小结:结合我们刚才阅读的一些的研究资料,我们能够发现,尽管有了一些新的发现,但对于火星上是否真的有生命存在还是没有非常明确的答案,但是火星是太阳系内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或最有可能为人类提供移居场所的星球。关于火星的研究还在继续,这个谜还在探寻之中。  三、读法探究,写法借鉴  1.浏览课后习题第2题,交流阅读方法。  (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预设:经过前一课《竹节人》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带着不同阅读目的去阅读的方法了。这里又给学生提供了两个阅读任务,请学生根据课后提供的阅读任务,自己去确定阅读的内容与重点,再进行交流。  明确:完成阅读任务(1),要重点阅读第3、4、7、8自然段,作者先提出了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然后一一罗列科学事实,利用排除法来判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  完成阅读任务(2),就要重点阅读介绍火星的几个段落(第5—8自然段),火星与地球在许多方面很相似,即使到目前为止,人类仍然没有在火星上发现有生命存在,但是,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将有可能移居火星。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出示说明方法,学生在文中勾画相关句子,自主交流。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2)出示例句,学生说说加点的字词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这些字词能否删掉或替换,为什么?  ①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②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③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明确: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所有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的说法都要求准确无误。  四、课堂回顾,拓展活动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科学地、有条理地对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疑问进行论证,感受到了说明文的语言虽然平实,却准确、严谨,当我们在说明一件事物时也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我们从课文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茫茫宇宙中蕴藏着的无限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而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人类到底能不能移居火星,都将是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这节课,大家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看来,许多同学都是太空迷,知道的知识比我还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都能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发言,  2.给学生提供课外拓展活动的素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逻辑能力、阅读能力。  (1)人类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火星或其他行星)?可以组织一次辩论会,运用课本及课外知识作为论据。  (2)课外观看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关于宇宙的纪录片,如《宇宙的奇迹》《太阳系的奇迹》《生命的奇迹》等。   (3)课外阅读关于宇宙的科普书籍,如《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等。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