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文本解读莘松(春申)朱卓蔚这个文本针对同一主题共有四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材料一、二是连续性文本】,材料三、四是非连续性文本2。从内容上看:材料一是一篇比较完整地、详细地介绍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说明文;材料二是记叙为主的一个小片段,讲到了太和殿被烧毁,经过十八年的等待,面对缺少建筑数据的难题,在梁九的的努力下重建的往事;材料三是一幅故宫博物院有关开放与服务的网页,提供了参观方案;材料四是一幅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选自2016年12月的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后三则材料,应作为第一则材料的补充材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文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以材料一作为主要文本进行文本解读。从教学文体的角度看,这是篇事物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故宫博物院建筑群各方面的情况。一、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本文由故宫的位置讲起:先介绍具体的地理位置:“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再介绍抽彖的历史地位:“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再由整体到局部展开具体介绍。第二自然段属于整体介绍。采用了由分到总的说明结构以及不断变化的空间顺序:由宫城轮廓(城墙高度和城门位置)讲到宫城内部(形状、占地面积、宫殿数量、房屋间数),再讲到宫城外阖(护城河及其宽度以及城墙四角的角楼)。最后用“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总结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其余部分都是具体介绍,其中最主要的内容聚焦在“前朝三大殿”(4-10自然段)以及“内廷三宫”(12-14自然段),加之“御花园”的部分(15自然段)。至于3、11两个自然段属于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第16自然段总结全文。可以说主要用了“移步换景3”的方式串联起分说部分对故宫建筑的介绍。1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从左到右成-行,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论文、政史地课文,中小学占多数的数、理、化式子都是如此,都属于连续性文本。2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了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3“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
重中之重是前朝三大殿,又以“太和殿”的内容最为丰富。原因之一在于其为故宫最大的殿堂;原因Z二在于其为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围绕“太和殿”,分别介绍了建筑外观的“色彩鲜明,雄伟壮丽”以及内部装饰摆设尽显皇家气派等。外观的部分由建筑高度、占地面积、辉煌的屋顶、细节处别致的装饰、止面的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等来凸显其特点,再联系上文讲到的台基,两者“相互映衬”来表现建筑的美。内部由大殿正中的摆设一一方台、宝座、屏、方台两旁的柱子、殿顶的式样、梁檢间的装饰来表现皇家的奢华高贵,又有特别的讲究,突显了一个封建王朝在细节上的尽善尽美,仿佛在彰显自身的永恒,乂在祈求这种永恒。此处有两个思考,第一是文中没有介绍“中和殿”、“保和殿”外观或者内部装饰摆设的内容,为什么?因为最能表现故宫建筑恢弘壮丽的是太和殿,无须在类似却不及的建筑上着墨了,像故宫这样庞大的建筑,事无巨细地介绍是不合适的,要有主次和重点。另一个思考是,第8自然段也在讲太和殿,紧跟着第6自然段写好不好?虽然在讲同一个建筑,但视角有所不同,前面侧重于建筑的形式,后面侧重表现建筑的政治功用、文化价值。第七至十自然段,顺着上文讲三大殿,第七自然段,看似很不和谐地讲到中轴线的问题,强调了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屮轴线上,并补充了中轴线的南北延伸,实际上恰恰在为后文写三大殿所承载的重要政治作用作铺垫。进而水到渠成地讲到“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中和殿”是举行大典时,皇帝先休息的地方;“保和殿”在雍正以后,是举行“殿试”的地方。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来看,是从外部到内在的逻辑顺序,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对于“内廷三宫”的介绍,相对要简单很多,除了交代它们的作用,就是在对比中介绍建筑的形式一一气氛和彩画图案的变化。这样处理的原因文中有交代:“布局和前三殿基木一样”o在建筑之外,作者花了一定的笔墨写了“御花园”,在那“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组成的宏伟的建筑群中,陡然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秀丽,前后照应,更显布局的和谐统一。此处,若进一步思考,能否打破原来的结构,从神武门写起,写到午门呢?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卜來。这样就变成从景山写到御花园,进而写“内廷三宫”,最后写“前朝三殿”,这
样的处理和原文的写法哪个更好呢?显然,关键在于主次的问题,故宫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曾经站在了封建王朝权利的中心,而这份权利恰恰是由承载政治活动的“前朝三大殿”体现的,所以这样安排行文的顺序,符合介绍“故宫”这样的建筑的需要。回过去看文章第2自然段在介绍城门的时候,“南、北、东西”的顺序,显然就十分明了地对应了故宫建筑群的总体格局,“南”为重、“北”为末,“东西”为次。最后一段讲,先出园子门,再出城门,对面就是景山,其实它不属于紫禁城了,那为什么偏以“景山”收束呢?其一在于它和紫禁城有着一重特殊的渊源,“据说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其二在于在景山高处望故宫,殿宇楼阁宫墙尽收眼底。由此,景山和故宫就形成了你屮有我,我屮有你的格局。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有两个选择,第二自然段:“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最后一段:“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其实这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叹,形成首尾呼应。二.举重若轻,化繁为简从用词的角度讲,说明文语言最大的特点不外乎是准确和严谨,但木文只见严谨,不见准确。文中用了大量的数字来写故宫建筑群的特点。罗列如下:近六百年历史。(第1自热段)十米多高,四座城门,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四角各有一座(第2自然段)五座,一对,两侧(第3自然段)一千多个圆雕鳌头(第4自然段)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十二根红色大圆柱(第5自然段)约两米高的,六根(第6自然段)全长约八公里(第7自然段)大小建筑二十多座(第15自然段)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数字,都是概述。作者没有准确的数据吗?不太可能,Z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讲,在于这则材料选自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有改动),这本是一篇他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撰写的广播稿《古代艺术的
宝库一一故宫博物院》,此文于1977年9月在《地理知识》杂志上发表。所以其实最初写作的目的是供人听的,语言太过繁复,数据太过精确,不利于“听”,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口吻亲切才是出发点。除此以外,有一类词要特别关注。罗列如下:“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各”意思是城墙的四角,每个角上有座角楼,总共四座角楼,强调了分布和数量。)“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强调了每层有汉白玉栏杆围绕,每个鳌头嘴里有小圆洞,数量惊人。)“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强调了所有的柱子上都盘绕矫健的金龙,象征了皇权的高高在上。)“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不偏不倚,是正好对着的,极为讲究,象征皇权。)暂且称Z为“副词”。这些词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故宫建筑的与众不同,气派非凡,令人惊叹;去掉以后意思会变得模糊,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从句法来讲,本文大量运用了存现句',可以清楚地看到“处所/时间词语+动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这样的结构。找岀文中的存现句,既能大致弄清故宫建筑群的布局,例如“桥的北面是太和门”(第3自然段),“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第9自然段),“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第13自然段);也能大致弄清具体建筑的格局,例如“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第6自然段)还可以借此训练学生口头用“存现句”或者类“存现句”对某个空间的布局进行介绍。三、借助对比,层层烘托文中有两犬对比:前朝和内廷的对比,宫殿和御花园的对比。4存现句是叙述或说明某处或某时存在、出现、消失某些人或事物的句子。《现代汉语》复口大学出版社,张斌主编p427
前朝和内廷,首先位置上,一个在“长方形小广场”以南,更接近正门午门,另一个在其“北面”,更靠近休憩场所“御花园”;从功能上看,一个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另一个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从气氛上看,一个极其庄严肃穆,另一个该气氛略微减少;从彩画图案上看,一个以龙为主,另一个凤凰逐渐增加。强化两者的差界,意在对比中充分凸显大殿和后宫建筑功能、造型等方而各自的特点,使读者有清晰的认识。在写的过程中,前者详写,后者略写,与它们承载的价值是相符的。再是宫殿和御花园,文章的主体是宫殿建筑群,作者极尽所能表现其宏伟壮丽的特点,然而就事论事木身也许在表现上会略显单一,有了秀丽的“仿佛进入苏州园林”的御花园的陪衬,两者相映成趣,使人产生一种刚柔并济,和谐统一的审美的愉悦。两部分的语言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介绍“御花园”时,多用四字词语,如“亭台楼阁”、“池馆水榭”、“青松翠柏”、“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等,用一个个具体的意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地表现出御花园一如“苏州园林”般精巧别致、景色秀丽。反观介绍宫殿建筑部分的语言,多用工整的长句,自然符合那份庄严肃穆的气氛。最终形成了御花园烘托建筑群,内廷烘托前朝的格局。四、形式多样,相辅相成材料二选自马兆峰《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这是一本介绍清朝历史的书。在这个材料中,补充了太和殿重建的往事,在教学进行到太和殿的部分,可以让学生阅读这则材料,且和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作比较阅读。会发现两段文字从表达上看,一个是说明性的,一个是记叙性的;从内容上看,一个侧重建筑造型、功能,一个侧重于重建的历史;从写作FI的上看,一个要表现“太和殿”的宏伟壮丽、庄严肃穆,一个着力表现其重建的不易,从而唤起读者对故宫建筑除却赞叹之外的一种敬畏和保护之心。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于课文学习之后的实践参观而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参照来选择和安排参观路线,以及作为一张游览图加以利用。材料四述可以明确故宫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以促进材料一的阅读。在标题的下方,有一个问题:你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人物阅读下面的材料?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该思考题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学习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实是个综合性学习题,贴近生活,沟通课堂内外(书木和实践),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网络环境下,实际景点中)。无论是画参观路线亦或是选择景点讲解,材料一,都是必须阅读的,其中有具体景点的介绍,可直接作为任务二的选择;至于任务一的参观路线安排,其实也是基于对故宫景点的了解,才能有选择的安排,所以该材料也是必须的。就问题木身层面来讲:对于任务一而言,显然材料三和材料四比较重要,前者明确了参观的出入口,后者提供了故宫的平而图,可依据此来形成具体的参观路线。对于任务二而言,材料二有必要一读,可作为太和殿历史的一部分展开介绍。就问题背后的意义来讲:首先明确了像故宫这样的地方,不仅应该通过一段文字去了解,更应该去实地参观、考察、探访、欣赏、研究。最终起到培养学生民族感情,文化认同感的重要目的。其次在活动中经历了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起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