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目录第一期清宫流散书画损毁摭拾徐邦达第6页两宋宫廷书画储藏制度之变:以秘阁为核心的鉴藏机制研究彭慧萍第12页清宫通景线法画探析聂卉第41页宣和御府印格式研究牛克诚第53页故宫藏明清流派印伪讹丛考(一)王幼敏第77页谈大型连弧纹彩绘镜李学勤第90页青铜器饕餮纹研究述评杭春晓第95页试论殷墟花园庄东地卜辞的行款刘源第112页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用丁日的卜辞阎志第117页敦煌儒典与隋唐主动脉流文化——普谈隋唐主流文化的“南北朝”问题王素第131页对红山文化玉三孔器的再认识袁伟第141页古建石活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差别李建国第148页第二期厥功甚伟其德永馨——纪念马衡先生逝世50周年郑欣淼第6页追思凡将斋施安昌第24页马衡藏书及题跋李福敏第30页《石鼓文新解》辨杨宗兵第40页100/100
《曹真碑》新考叶其峰第54页《重修七帝寺碑记》释解冯贺军第62页《唐华岳真君碑》考释雷闻第76页“文华堂题”款画跋及晋府钤印徐邦达第89页《元张雨、张维桢、文信诗文卷》及相关问题考略王连起第91页乾隆内府书画装潢初探傅东光第111页复议宋官窑青瓷耿宝昌第141页“进”“”字款越瓷考证金志伟第147页从简牍看汉代的户赋与刍稾税于振波第151页第三期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成祖视野的天下格局毛佩琦第6页明代郑和的塑像——福建长东显应宫出土彩塑再探万明第13页试论明朝太庙的功臣配享及其变动赵克生第23页尺牌小考徐邦达第32页故宫六品佛楼诸尊名号考释例举——以梵华楼、宝相楼为基础罗文华第35页珍秦斋藏王八年内史操戈考王辉萧春源第49页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郑岩第56页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性研究李梅田第75页100/100
宣华辽墓壁画散乐图与备茶图的礼仪功能李清泉第104页辽代庆东陵壁画研究张鹏第127页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主再议黎石生第150页第四期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杨伯达第6页描金画珐琅刍议张丽第25页谈王宠行书书札《起居帖》傅红展第33页一位明代翰林官员的工作履历——《徐显卿宦迹图》图像简析杨丽丽第42页18世纪清宫佛堂供龛的样式及其艺术特征何芳第67页雨花阁:乾隆朝宫廷佛堂建设主导思想论王子林第87页明遗民与清初满汉文化的整合孔定芳第110页东周铸币新考七则胡进驻第125页故宫建筑内装修保护规划的程序与方法——《乾隆花园文物保护规划》序晋宏逵第136页故宫研究、故宫学座谈会纪要第140页第五期古都北京皇城的历史功能、传统风貌与紫禁城的“整体性”郑孝燮第8页“康乾盛世”是紫禁城宫殿建筑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时期——100/100
兼谈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罗哲文第23页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晋宏逵第34页关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基址规模问题的探讨王贵祥第46页公元七至十四世纪中国扶壁栱形制流变研究徐怡涛第86页十四至十七世纪中朝官式建筑大木做法若干问题研究郭华瑜第102页从朝鲜时代的宫中礼仪看遮日的功能和特性——以19世纪后宫中宴享为中心[韩国]韩东洙、崔志荣第114页清乾隆时期宫廷建筑的风格茹竞华、王时伟、端木泓第123页寿康宫沿革略考常欣第149页建福宫花园建筑历史沿革考张淑娴第157页静怡轩的建筑渊源及其复原设计刘榕第172页从现存图样资料看清代晚期长春宫改造刘畅、王时伟第190页宁寿宫花园的掇山与置石艺术郑连章第207页清漪园宗教建筑初探王鸿雁第219页圆明园新证——长春园蒨园考端木泓第246页清代宫廷建筑的管理制度及有关档案文献研究100/100
高换婷、秦国经第293页从历代帝王庙维修保护的实践看我国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马炳坚第311页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问题陈允适、刘秀英、李华、黄荣凤第332页故宫博物院古建筑防雷保护工作的回顾白丽娟第344页第六期故宫博物院80年郑欣淼第6页论秦子簋盖及其意义李学勤第21页秦子姬簋盖初探董珊第27页论同见于花东卜辞与王卜辞中的人物魏慈德第33页试论花东子卡辞的“子”当为武丁之子姚萱第42页中国早期的地球观对明朝远洋航行的影响[法国]麦里筱第51页对明代中葡关系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考察黄庆华第59页明清传统城市中的寺观与祠庙刘凤云第75页肖像画与相术杨新第92页同治、光绪朝如意馆李湜第99页楚金币的发现与研究吴兴汉第116页再论四川的菩提瑞像雷玉华王剑平第142页100/100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目录第一期傅雯指画《胜果妙音图》流传考聂崇正第6页错综的血亲:对波士顿《胡笳十八拍图》册作为刘商谱系祖本质疑彭慧萍第12页明清鉴藏家对女画家作品的鉴赏赫俊红第28页康熙皇帝肖像画及相关问题汪亓第40页“鬼”玉考杨伯达第58页关于清代的苏钟郭福祥第65页谈士山盘铭文的“服”字义董珊第78页墙盘铭文札记刘桓第86页《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田家姓名问题黎石生第92页康熙朝宫廷中的西洋医事活动关雪玲第99页谈茶叶末釉瓷器陈润民杨静荣第112页康熙朝瓷质笔筒的分期断代刘伟第118页倦勤斋保护工作阶段报告——通景画部分故宫博物院倦勤斋保护工作组第127页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清代珐琅的研究苗建民第139页第二期“金镶宝玉闹装绦带三台”考杨伯达第6页100/100
织绣文物中的寿字装饰陈娟娟第10页元代青花瓷器识鉴吕成龙第20页清代御窑厂的建立与终结——清代御窑厂研究之一王光尧第35页湖田窑厂古新收获徐长青余江这第48页《造像量度经》研究综述[比利时]魏查理第60页烫印的破绽:由马臀烫印质疑波士顿本《胡笳十八拍》册之版本年代彭慧萍第77页三件王原祁画作的辨伪娄玮第92页明人《十同年图》卷初探杨丽丽第100页俞樾“门下士”“群经”二札考释华宁第113页故宫《倦勤斋陈设档》之一故宫博物院藏李福敏整理第125页关于《倦勤斋陈设档》的几点认识李福敏第152页第三期隋唐宫廷绘画机构概述畏冬第6页宋徽宗墨笔花鸟画初探薄松年第14页南宋宫廷绘画中的“谍画”之谜余辉第23页蒙、元御容尚刚第31页关于清代帝后朝服与朝服像的几点看法张琼第60页100/100
郎世宁与中国十八世纪帝王肖像画的复兴[法国]毕梅雪第92页宫廷收藏对宫廷绘画的影响:宋徽宗的个案研究[美国]伊沛霞第105页皇家名分的确认与再认识——清宫至伪满皇宫收藏钱选《观鹅图》始末[美国]洪再新第114页“中国古代宫廷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李湜第149页第四期杏花文化的侧装双手陶鬲张忠培第6页说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丁”——附:释“速”陈剑第51页释——新蔡楚简中的衅礼于成龙第64页珍秦斋藏王二十年秦戈考王辉萧春源第68页北朝佛传雕刻所见佛教美术的东方化过程——以诞生前后的场面为中心李静杰第76页佛教美术中的维摩诘题材释读纳一第96页书画鉴定与个案研究薛永年第110页《维摩演教图》及其相关问题讨论许忠陵第120页一部规范清代社会成员行为的图谱——有关《皇朝礼器图式》的几个问题刘潞第130页100/100
雍正引见绿营武官的相关问题王志明第145页第五期紫禁城与故宫学郑欣淼第6页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段勇第14页关于花园庄东地卜辞所谓“丁”的一点看法李学勤第40页德方鼎铭文续考张玉金第43页说“夷民”——读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札记王素第49页关于吴简注记中的“中”字汪力工第53页从考古新材料看章氏与哥窑王光尧第62页中国瓷器与土耳其陶器的相互影响马文宽第78页日本五良太夫正德入明考罗以民第97页一件刻纹玉饰的辨识杨晶第112页元代汤垢生平之考证[美国]周永昭第121页吴伟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成就[美国]武佩圣第132页《味水轩日记》卷次及内容检讨吴雪杉第147页100/100
第六期丝绸之路的象征——骆驼齐东方第6页沂南画像石墓所刻汉故事考证杨之水第26页北齐徐显秀、娄叡墓中的火坛和礼器施安昌第41页清宣紫金琍玛造像考述罗文华第49页汤垢《画鉴》版本之流行及其著影响[美国]周永昭第64页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及其对辨伪的意义陈丽华第73页从造办处档案看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林珠第90页圆明园买卖街的钩沉贾珺第120页颐和园扬云轩未罹火患王鸿雁第135页清宫蜡笺纸的研究与仿制郭文麟张小巍张旭光第145页2004年总目录第153页英文提要第156页《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目录第一期《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1辑)后记朱家溍第1页100/100
《嘉兴藏》与明清之际历史研究李学勤第5页宋人《睢阳五老图》考王连起第7页《十咏图》及其对宋元吴兴文化圈的影响洪再新第22页李流芳生平交游考略李晨第38页几件姚绶书画作品的考辨娄玮第44页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杨晶第50页清朝的玻璃制造与耶稣会士在蚕池口的作坊[美]E.B.库尔提斯第62页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张荣第72页日本所定国宝中的中国瓷器吕成龙第81页读《中古中国与外来文化》札记王素第87页第二期对《列女仁智图》的新认识杨新第1页李流芳艺术创作简论李晨第24页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李祖基第38页明清之际西洋音乐在中国内地传播考略汤开建第46页“磁州窑类型”几种瓷器的年代与产地刘涛第56页清代瓷质祭礼器略论王光尧第70页清代宫廷和苑囿中的室内戏台述略刘畅第80页浅谈书画展室的文物保护杨菁第88页100/100
第三期故宫博物院电子信息化四讲谭斌第1页玻璃胎画珐琅考析夏更起第16页试论清代皇帝明黄色朝袍的功用房宏俊第24页《满文大藏经》藏传佛教绘画研究——兼及尊神名号中的满文阿礼嘎礼字罗文华第32页金文“句鑃”、“左守”讨论杜迺松第43页五年琱生铭文补释刘桓第48页倦勤斋建筑略考张淑娴第53页乾隆初滇省代京铸失败原因浅析王德泰第62页广西所见"三藩"土官印蒋廷瑜第70页后金天聪汗蒙古文信牌李保文第74页谈清代内府的铜活字印书翁连溪第79页《西京杂记》中的汉代科技史料韩晋芳,罗见今第86页第四期故宫的价值和故宫博物院的内涵郑欣淼第1页清代宫廷画家唐岱和张雨森聂崇正第9页曾鲸与“波臣派”的形成马季戈第13页100/100
避暑山庄初建时间及相关史实考刘玉文第23页康熙时期的养心殿郭福祥第30页略论傅作霖在华之工作郭世荣,李迪第35页乾隆朝清宫十八罗汉唐卡名相解析何芳第45页《六世班禅画像》唐卡考证王子林第59页北魏茹小策合邑一百人造像碑补考施安昌第68页再议辉县琉璃阁春秋大墓的国别宋玲平第75页辽代玉盒佩之我见许晓东第80页清代大高殿维修与使用的文献记载高换婷第85页第五期清史编纂中档案的整理和利用朱诚如第1页管同及其学术思想陈连营第7页略论鸦片战争前后银贵贱的原因许立新第15页读有关宋徽宗画艺文著的点滴体会——兼及《听琴图》为赵佶“真笔”说郑珉中第19页西周至南北朝自制玻璃概述杨伯达第30页康熙朝雕漆初探张丽第36页青海卡约文化出土的金器王国道崔兆年第43页试论越窑的衰落权奎山第49页关于青花起源的思考王光尧第58页100/100
卜辞所见商代宗教哲学中的“命”连劭名第65页金文“严在上,异在下”与“敬乃夙夜”试解潘玉坤第70页明清铜镜的时代特征郭玉海第76页从《七佛说法图》谈壁画的保护王方第86页第六期隋无名氏《出师颂》徐邦达第1页论《出师颂》的历史和文学意义郑欣淼第5页史孝山《出师颂》的史实与文字考异王亦旻第8页古章草书与《出师颂》肖燕翼第16页存世《出师颂》墨迹本与刻本关系考单国霖第25页鉴析《出师颂》的时代和价值单国强第35页文献与刻贴所见的《出师颂》施安昌第43页《出师颂》的艺术定位金运昌第48页隋书概说——兼议《出师颂》卷余辉第57页由《出师颂》引发出的关于中国书画鉴定的思考杨新第66页明代御用监造漆器的款识及伪款辨识张荣第73页清代的官营丝织业严勇第82页本刊2003年总目索引第90页100/100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目录第一期元黄溍《六月十一日帖》考王连起第1页宋本《女史箴图》卷探考余辉第6页钱穀的思想性格及其艺术创作续论傅东光第17页对明代户口的一些看法李广廉第22页明清时期地方官衙浅论——兼论城市空间文化刘凤云第31页圆明园宗教建筑研究方晓风第39页从官手工业制度看汝窑——兼论宋代的官府窑业制度王光尧第50页关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样房图文档案目录编排的讨论清代样式房课题组第59页圣火祆教图像考施安昌第65页宋代科技碑刻研究张晓旭第72页洛阳地区东汉宴乐俑探析胡国强第80页第二期《清代家具》序朱家溍第1页台北故宫藏古琴考辨郑珉中第5页从文献记载考翡翠在中国的流传杨伯达第12页100/100
释《性情论》简“逸荡”李学勤第25页碧落碑研究陈炜湛第27页论清前期的历史走向朱诚如第34页满文的创制与价值阎崇年第42页两件王原祁绘画作品的“双胞图”案肖燕翼第50页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吴历的人生与艺术杨新第60页书画鉴定与鉴定名家要论薛永年第77页郎世宁的非“臣字款”画探究聂崇正第85页赵之谦属不属“海派”?单国强第93页第三期新中国故宫文博事业的开拓者——纪念吴仲超同志诞辰100周年故宫博物院第1页近出殷周金文综述刘雨第7页卜辞所见商代思想意识中的“柢”和“猷”连劭名第14页雨华阁唐卡辨析罗文华第18页养心殿仙楼佛堂及唐卡析王子林第28页佛阿拉旧老城汗王宫室刍议刘畅第41页北京太庙大殿建造年代探讨郭华瑜第49页景初元年帐构铜考董珊第56页100/100
清代传统兵学的衰落与“师夷制夷”战略思想的形成李斌第69页论晚清国粹派与国粹思潮喻大华第78页东阿氏家庭及其墓葬简述董平第85页第四期20世纪古书画鉴定名家方法论薛永年第1页东晋南北朝法书名迹的收藏与整理刘涛第8页姚绶书画艺术初探娄玮第22页北魏茹小策合邑一百人造像碑考施安昌第32页雨华阁唐卡辨析续论——兼论与《诸佛菩萨圣像赞》之关系罗文华第38页曶鼎新释张经第49页释颂鼎铭中册命之文——兼谈字的释读刘桓第58页康熙与《律历渊源》的编纂吴伯娅第62页《律吕纂要》之研究王冰第68页紫禁城钦安殿建造年代刍议常欣第82页建福宫及其花园的平面布局研究朱庆征第88页第五期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窑址的考古学研究杜正贤第1页杭州老虎洞瓷窑遗址对研究官、哥窑的启示王光尧第8页100/100
钧窑三问——论钧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秦大树第16页“翰林”、“盈”字款白瓷研究吕成龙第27页清代离宫御苑中的太后寝宫区建筑初探贾珺第33页清帝处理政务的殿宇及其内檐装修格局刘畅第45页赫图阿拉城“尊号台”遗址建筑格局及相关问题讨论梁振晶第54页雍正朝引见制度的若干问题王志明第61页明文渊阁考张升第68页唐秦王李世民女侍卫墓志初考葛承雍第75页关于康熙版蒙古文《甘珠尔》经的刊刻李保文第79页“乾隆大阅甲”的保护处理王方张旭光王允丽第89页第六期清代的消防组织与救火工具周允基刘凤云第1页翁方纲及其经学思想陈连营第8页清代前期满民族传统教育述论刘玉文第15页本面纪年镜(居摄至元兴)的真伪[英]鲁惟一著李学勤译第25页故宫博物院新入藏的湖北出土战国、西汉漆器陈丽华第38页五代前后降魔图像的新发展——以巴黎集美美术馆所藏敦煌出土绢画降魔图为例李静杰第46页100/100
十八世纪服务于京城王府宦邸的人物画家余辉第63页元代画家李士行简论张露第71页有机质地文物保护中的去湿问题刘恩迪第84页本刊2002年总目索引第89页《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目录第一期簋铭文考释李学勤第1页释甲骨文的“”和“”张玉金第4页黄辉的生平和书法艺术汪世清第9页中国现存最早的欧洲人形象资料——《东夷图像》汤开建第22页陈书绘画简论李湜第29页18世纪中国社会知识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黄爱平第36页清代文人官僚与城市私家园林的兴衰刘凤云第47页论清代畿辅皇庄李帆第56页丹巴多尔济小考姜念思第66页清代万寿节贡瓷浅议刘伟第72页“御厨”字款越瓷再探金志伟第79页故宫博物院中汉白玉构件风化的研究陆寿麟、梁宝鎏、程昌炳第84页100/100
从故宫博物院白皮松古树年龄测定探及其死亡原因王树芝、陈佐阳第89页第二期流散在海内外的两组晚清宫廷战图考略张弘星第1页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类型与时代孙关根丁孟万钧江英何林第14页郑州早商铜礼器年代辨识李维明第25页“改机”及其相关问题探讨赵承泽张琼第34页佛教对辽代工艺的影响许晓东第44页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样式房图样述略故宫博物院样式房课题组第60页定光佛授记本生图补考李静杰第67页新疆库车新民现的卢舍那佛像刍议彭杰第73页明代御器厂的建立王光尧第78页《御制乐善堂记册页》及其修复单嘉玖第87页第三期凡将斋金石题跋录马衡第1页魏晋南朝的禁碑与立碑刘涛第4页袄教礼仪所用植物考施安昌第12页100/100
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杨新第17页二十世纪对明代“浙派”的研究单国强第30页十七、八世纪的市民肖像画余辉第38页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纹饰孙关根何林江英丁孟万钧第42页商代的日书与卜日连劭名第52页“乐”义新探陈双新第57页我方鼎铭文今释叶正渤第61页清代内务府样式房机构初探刘畅张克贵王时伟第65页试析故宫旧藏宫廷紫砂器王健华第70页关于《熙朝定案》的研究王冰第77页浅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陈俊旗朱鸿文第88页第四期武定元年王仁兴“心造记”铭考杨伯达第1页“杨天仁等二百人造白石弥勒像”铭文小考胡国强冯贺军第4页唐兰对石鼓文的研究及其相关问题徐自强第9页攸比鼎铭新释刘桓第14页乾隆《平定伊犁回部战图》的史料价值李斌第17页明清朝廷四川采木研究姜舜源第26页100/100
仙楼佛堂与乾隆的“养心”、“养性”王子林第33页清代内府铜版画刊刻述略翁连溪第41页浅析戴熙绘画艺术的渊源嬗变——兼及《习苦斋画絮》纪年抄本的发现周永良第51页试析汝窑的几个问题吕成龙第60页故宫藏建筑装修用玻璃画朱庆征第66页清代重华宫沿革及翠云馆装修年代考梅雪第73页宋明刻书文化精神之审视彭清深第77页阮元与《皇清经解》陈光辉第84页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张克贵第88页第五期清代院画漫谈朱家溍第1页吴镇家世再探吴静康第7页关于隋唐舍利塔的复原研究张驭寰第13页《周易》象数与明清紫禁城的规划布局于希贤于涌第18页清代离宫朝仪大殿形制及其功能述略贾珺第23页元《乐善堂帖》考略王连起第31页《洛阳新获墓志》释文补正任昉第38页《墨池堂选帖》杂识——谈故宫藏三种版本尹一梅第47页100/100
“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在晚清的盛衰王扬宗第56页故宫藏喀什米尔风格铜造像研究罗文华第63页江西吉州窑彩绘瓷器简析吴水存第75页试论我国古代的黄铜铸币刘舜强第84页元明时期掐丝珐琅器初探李永兴第87页第六期长子、中子和别子李学勤第1页其卣三器铭文及晚殷历法研究叶正渤第4页中国古代甲胄续论杨泓第10页诸升生年的订正杨新第27页钱穀的思想性格及其艺术创作初论傅东光第30页摩羯•摩竭辨杨伯达第41页顺治帝福临继位原因新析张杰第47页乾隆御制诗中的西画观江滢河第55页乾隆版满文《大藏经》刊刻述略翁连溪第61页论满文《大藏经》的语言学价值春花第66页运用中子活化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鉴定唐三彩陶器的真伪苗建民陆寿麟第70页《石鼓文新解》序史树青第86页本刊2001年总目索引第89页100/100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目录第一期说“凡有疾”裘锡圭第1页再论“历组卜辞”的年代林小安第8页台湾卑南玉器研究(台)连照美第18页司南珮考张明华第39页论于谦阎崇年第50页清漪园“耕织图”景观与石刻绘画刘潞第61页慈禧写照的续笔:华士•胡博[加]邝兆江第71页蒙古族肖像画家莽鹄立及其作品聂崇正第82页从汉代金柄铁剑的技术处理谈出土铁器的保护陆寿麟李化元郭兴宽第86页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改陈专家评定会纪要卢岩第90页第二期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张忠培第1页宣德赐夏原吉《寿星图》记杨新第24页宫廷节令画钩沉薄松年第27页任熊与海派绘画的世俗性发展周金冠第33页秦玉牍索隐李学勤第41页100/100
关于殷墟卜辞的肜祭卢岩葛英会第46页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简论李静杰第57页从装潢看版本——以清代皇家书籍为典型朱赛虹第70页从新发展的满文档案再释阿其那与塞思黑王佩环第78页乾隆时期的钟表改造关雪玲第85页第三期文物工作大局浅析谭斌第1页意大利所藏中国古陶瓷考察记略叶喆民第6页任公钓沧海世人不识之——元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研究洪再新第15页元代宫廷绘画史及佳作考辨(续一)余辉第25页战车与车战二论杨泓第36页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简论李静杰第53页卜辞所见商代的自然崇拜和巫术连劭名第64页《清代敕修书籍御制序跋暨版式留真》序朱家溍第70页故宫藏敦煌己巳年樊定延酒破历初探施安昌第71页石质文物的化学保护姜进展石志敏李德山第75页故宫博物院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报告田金英王春蕾杨菁王方白志平第80页第四期100/100
乾隆建储与训政述评朱诚如第1页《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前言朱家溍第12页《丛薄行诗意图》与《清高宗大阅图》考析——清代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图像见证刘潞第15页御笔《林下戏题卷》与乾隆晚年的“林下人”心境傅东光第27页王鉴应属“虞山派”单国强第34页元代宫廷绘画史及佳作考辨(续二)余辉第49页白地织金胡桃纹锦非改机说张琼第60页清宫六品佛教模式的形成罗文华第64页旋子彩画探源吴葱第80页张涟在北京的活动及其卒年考略王宪明第88页第五期记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藏“枯木龙吟”琴郑珉中第1页辽西古玉研究综述刘国祥第6页戒坛山常乐寺自来塔的式样复原研究张驭寰第21页故宫建福宫花园复原设计研究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第26页建福宫花园之澹远楼名实考朱庆征第38页元明宫城周长比较李燮平常欣第43页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曲线之制贾洪波第49页100/100
八旗满洲旗分佐领内高丽姓氏徐凯第62页张琦及其《圆信法师像》轴聂崇正第74页曾鲸与黄檗画像——中日绘画交流之一端[日本]近藤秀实第78页浅谈故宫藏明代仿汝、官、哥窑青瓷王健华第87页第六期说沚与及沚——卜辞复合人名研究举例饶宗颐(香港)第1页续释“寻”字李学勤第8页说殷墟甲骨文中的“龙”字及相关诸字朱凤瀚第12页尖足空首布新品“禺主”考黄锡全第18页甲骨文“星”与超新星的记录成家彻郎(日本)第22页天坛史地考略姜舜源第30页盛京天坛研究周苏琴第34页清宫旧藏翡翠简述杨伯达第40页淮阴高庄战国墓的青铜舆饰与相关问题王厚宇、王卫清第45页梵华楼护法神唐卡辨析王家鹏第53页洛阳卜千秋墓墓室壁画的再探讨贺西林第70页故宫博物院购藏南宋陶俑研究胡国强第79页第九届国际清史研讨会综述任万平第87页100/100
本刊2000年总目索引第89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目录第一期皇宫建筑与皇权朱诚如第1页五代绘画概述杨新第6页祝允明小楷《成化间苏材小纂》辨伪刘九庵第14页彩毫尺素写飞奴——记清宫鸽谱四种王世襄第18页《步辇图》上的两颗元国书鉴藏印译释照那斯图第24页陆士仁、朱朗伪作文徵明绘画的辨识肖燕翼第27页唐宋期间之行书碑朱家溍第36页部曲将与部曲督印考王人聪第41页明“丹符出验四方”玺考郭福祥第46页蒋祈与唐英耿宝昌第49页论安徽、山东所见的四张古琴郑珉中第52页燕王府所在地考析李燮平第57页宋代皇陵制度研究刘毅第67页其卣的X射线检测分析丁孟建民第83页EDXRF对宣德官窑瓷器色料的无损分析研究苗建民王莉英第86页100/100
第二期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初探于倬云周苏琴第1页紫禁城建筑设计探讨茹競华第9页《周易》象数与元大都规划布局于希贤第17页长春园淳化轩与故宫乐寿堂考辨朱杰第26页赏石与中国绘画单国强第39页五代宋金书法史论纲要王连起第48页画中楼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建筑画傅东光第52页浅谈考古学的局限性张忠培第67页北齐粟特贵族墓石刻考——故宫博物院藏建筑型盛骨瓮初探施安昌第70页关于真山出土的“上相邦玺”曹锦炎第79页故宫藏蒙古铜佛造像研究——试论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的来源罗文华第81页铜活字套印本《御制数理精蕴》范景中第88页第三期清康雍朝宫廷内部矛盾与皇嗣制度改革朱诚如第1页论清代宫中书房刘潞第12页再论“能原”鎛曹锦炎第21页能原鎛铭文新证连劭名第28页100/100
能原鎛铭试释王人聪第32页江韬不是江一鸿汪世清第35页明蒋乾《抱琴独坐图》辨伪——兼谈蒋乾的绘画肖燕翼第41页沈周晚年《吴中山水图》辨伪曾君第46页定州系白石造像研究李静杰田军第66页明清家具修复例说田家青第85页第四期论“能原鎛”李学勤第1页能原鎛、之利残片、之利钟、勾践剑铭文汇释——兼谈邾越关系董楚平第4页“能原”鎛臆解王辉第9页殷周青铜器上的特殊铭刻刘雨第13页两宋古琴浅析郑珉中第19页顺治年程荣章造款铜胎鼻烟壶辨杨伯达第36页论磁州窑与定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秦大树第43页乾隆瓷班簋王光尧第57页宋严州刻本《礼记集说》陈杏珍第64页康熙朱印藏文《甘珠尔》谈略李国强第68页顺治朝上帝坛——昭事殿始末谈朱庆征第74页浅论木质文物的受损和保护王方第82页100/100
一位世纪老人一部故宫院史——记单士元先生逝世周年座谈会左远波第87页本刊1999年总目索引第90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目录第一期“四僧”小议杨新第1页张雨生卒年考——兼谈三件元人作品的辨伪肖燕翼第9页从盛熙明看元末宫廷的多元化艺术倾向洪再新第18页元代宫廷绘画机构初探余辉第29页满洲初期文化满蒙二元性解析阎崇年第34页论清前期冬至祭天的政治内容刘潞第40页论雍正帝的务实思想李国荣第46页咸丰朝户部两案考郭福祥第54页克罍克盉铭文新释杜廼松第61页夏商时期的玉人神器赏鉴——古玉研究之七周南泉第65页明初青花瓷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王健华第75页耀州窑的艺术特色徐巍第83页饱水木器真空冻结干燥法中的预处理姜进展第88页100/100
第二期汉魏晋唐隶书之演变朱家溍第1页青铜器的起源与西周青铜器杜廼松第10页真山墓地出土“上相邦玺”辨析王人聪第17页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施安昌第21页早期单体石佛区域性分析李静杰田军第30页试析“海派”含义单国强第43页倪瓒《秋亭嘉树图》等三件书画综考肖燕翼第51页漫谈有关琴史的几个问题——与津门琴友商榷郑珉中第56页清前中期皇帝典学述论稷若第62页康熙朝法国耶稣会士在华的科学活动韩琦第68页《宛委别藏》述略陈东辉第76页金代官印制度述论任万平第80页第三期故宫也要改革谭斌第1页简论故宫博物院文物业务机构的改革杨新第5页谈小臣系玉瑗李学勤第11页丝绸之路上的考古新发现杜根成第14页东汉钱树的图像及意义——兼论秦汉神仙思想的发展流变100/100
贺西林第20页《无圈点老档》及乾隆钞本译研述评阎崇年第32页光绪帝朱批述评戈斌第47页比重知识的传入和清初比重常数的测定王冰第53页元代宫廷绘画史及佳作考辨余辉第61页对新疆出土“灵鹫纹锦袍”的新认识张琼第79页清代皇后常服考略房宏俊第85页中国文物考古通论出版工程启动研讨会会议纪要张露第90页第四期其卣的真伪问题张政烺第1页故宫博物院藏其三卣笔谈张光裕第6页其三卣应先辨真伪孙稚雏第7页其三卣铭文新证连劭名第9页有关其三卣的几个问题朱凤瀚第13页对两汉古砚的认识兼及误区的商榷郑珉中第17页龙袍探源黄能馥第25页唐代的蛤形银盒齐东方第31页龚贤的《溪山无尽图》卷汪世清第36页智永怀仁二帖重议叶喆民第43页100/100
水墨画技法综述单国强第47页一件沈周画作的辨伪娄玮第54页中国古代仿镜浅析许晓东第60页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对清代美术的影响杨伯达第70页金文中的祭刘雨第78页在改革中建设故宫博物院跨世纪的干部队伍仁是嘉第83页本刊一九九八年总目索引第90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目录第一期林良、吕纪生平考略单国强第1页祝允明赝书的再发现萧燕翼第7页陈及之《便桥会盟图》卷考辨——兼探民族学在鉴析古画中的作用余辉第17页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刘潞第52页清代回避制度吴兆清第66页刘鹗在新疆的最后一封书信周轩第74页卫拉特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铜像考——兼述咱雅班第达生平罗文华第82页故宫博物院库房的霉菌调查与研究100/100
王春蕾田金英马淑琴隗亚林第86页第二期辽西争局兵略点评阎崇年第1页明初徐达筑城与元大内宫殿的拆毁——“明代北京营建始末”辨析之一李燮平第12页初探“高墙”周致元第23页盛京清宁宫萨满祭祀考辨白洪希第31页热河宫廷文物迁运遭际稷若第37页明朝“陵山之祭”述论刘毅第47页中美合作《中国绘画三千年》序杨新第53页肖像画历史概述单国强第59页北魏冯邕妻元氏墓志纹饰考施安昌第73页“斗彩”与“青花五彩”的区别叶佩兰第86页第三期故宫藏禁毁书录朱家溍第1页故宫博物院藏《嘉兴藏》初探杨玉良第13页武英殿刻书数量的文献调查及辨析朱赛虹第25页宫廷藏书兴衰研究向斯第33页陆士仁伪作文徵明书法的鉴考肖燕翼第46页李士达的绘画艺术——100/100
兼论晚期文人画的世俗化与怪异倾向杨暘第55页杭州古中河南段采集之瓷片、窑具的工艺及烧制地点研究李家治张志刚邓泽群陈士萍第68页多元分析方法在青花瓷器研究中的应用苗建民余君岳李德卉第78页第四期砚林初探——学砚心得三论郑珉中第1页传世古玉辨伪综论杨伯达第17页明代剔红漆器和时大彬紫砂壶李久芳第31页印尼所藏中国古陶瓷考察记略叶喆民第40页战国吉语、箴言玺考释王人聪第50页关于武则天“新字”的几点认识李静杰第56页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马衡第61页清代紫禁城坤宁宫礼神音乐万依黄海涛第68页明清宫廷朝鲜“采女”研究姜舜源第80页本刊一九九七年总目索引第90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目录第一期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100/100
张忠培第1页修内司窑的正名及相关问题李辉柄第45页秘色越器研究总论王莉英王兴平第53页论万历朝青花瓷器王健华第62页“官搭民烧”考赵宏第81页十七世纪满族人的命名冯尔康第86页清孝陵营建和完工日期新探徐广源第89页第二期——八大山人的屐形印(美)王方宇第36页赵孟頫书画真伪的鉴考问题王连起第1页论颜辉——魂魄游离的世界(日)近藤秀实第37页记“全国重要书画赝品展”的三件作品许忠陵第56页明代玉器艺术简述李久芳第61页旧题《大驾卤簿图书•中道》研究——“延祐卤簿”年代考陈鹏程第76页景德镇青花瓷器无损分析研究苗建民余君岳第86页第三期明代漆器概述——《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明代漆器卷序言朱家溍第1页玉璜综论——古玉研究之六周南泉第8页古代的椅和凳胡德生第23页100/100
明代雕漆之断代与辨伪陈丽华第34页定窑透影白瓷及其它叶喆民第49页观《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敦煌本补记施安昌第44页紫禁城宫殿的总体布局郑连章第52页紫禁城建筑中的墙和门黄希明第59页坤宁宫为清帝洞房原因论刘潞第72页渌水亭——沟通文士与朝廷关系的津梁刘德鸿第78页气象因素温湿度对文物影响的探讨田金英第89页第四期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美)艾尔曼第1页清代引见履历档案的史料价值——以雍正朝为例冯尔康第13页清宫剧场考廖奔第28页赴豫鉴定青铜器综论杜廼松第44页记几方珍贵的巴蜀符号印(港)王人聪第56页扎纳巴扎尔的鎏金铜造像艺术杨伯达第59页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李静杰第66页古物探研二则叶喆民第84页本刊一九九六年总目索引第90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目录100/100
第一期慈圣太后与永安寿塔阎崇年第3页和田采玉与古代经济文化交流殷晴第14页论乾隆御制《四库全书》诗的史料价值章采烈第21页论清代先蚕礼刘潞第28页苏麻喇姑与康熙帝杨珍第34页何人始都殷墟辨析李米佳第42页唐狄仁杰卒年考辨王京阳袁宪第49页金铜佛的文献考察李静杰第51页乾隆与满族喇嘛寺院——兼论满族宗教信仰的演变王家鹏第58页《百尺梧桐轩图》卷徐邦达第81页杜琼生平及其艺术初探杨丽丽第70页王翚与《富春山居图》卷许忠陵第66页明式家具的装饰胡德生第83页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手铳王子林第92页第二期米芾书《多景楼诗》册徐邦达第44页赵孟頫信札系年初编单国强第1页古代士阶层对书法艺术自觉的作用肖燕翼第26页100/100
元代画竹丛谈马季戈第36页清代中央官刻图书综述杨玉良第48页庚申“抚局”与总理衙门的建立吴福环第61页避暑山庄万树园与试马埭考稷若第67页良渚玉璧研究张明华第71页从新出土之杨姞壶看杨国王光尧第82页新建库房中“碱因子”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刘恩迪第86页第三期《松下听琴图》轴徐邦达第23页明代女画家与春宫画诌议杨新第1页记故宫所藏渐江的七件作品汪世清第6页记故宫倦勤斋天顶画、全景画聂崇正第19页紫禁城的总体规划——兼谈古代宫殿建筑的继承与发展茹竞华第24页浅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台”白丽娟王景福第35页清代顺治、康熙两帝最初的寝宫周苏琴第45页跋皇建玉柙朱文钧遗作第50页论西周玉器上的人神图像——古玉研究之五周南泉第52页清代宝玺略谈徐启宪第62页清太祖太宗时满蒙婚姻考刘潞第67页100/100
第四期七弦琴的原始阶段初探——与吴钊君商榷郑珉中第1页关于中国金银器隐起图案工艺定名的商榷杨伯达第7页上古时期的鸟纹玉器张广文第16页清代家具装饰纹样胡德生第29页太和殿珐琅仙鹤年代考析霍海峻第40页《寒林独蹇图》轴徐邦达第43页《临燕文贵武夷叠嶂图》卷徐邦达第44页有关文徵明辞官的两通书札肖燕翼第45页吴镇世系与吴镇其人其画——也谈《义门吴氏谱》余辉第51页石鼓摭闻朱家濂第68页关于五凤二年石函施安昌第74页紫禁城东朝、东宫建筑的演变姜舜源第82页本刊一九九五年总目索引第91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目录第一期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冯先铭第3页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种类冯先铭第11页100/100
“哥窑”的正名及其有关问题李辉柄第20页故宫博物院藏铭文枕叶佩兰第29页《景德镇陶歌》及其历史价值杨静荣第33页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龙泉青瓷掇英王健华第36页故宫博物院藏明清时期藏、蒙俗瓷器赵宏第43页沈宗骞的《苗民嫁女图》张双锡高朝英第49页米友仁《五洲烟雨图》卷徐邦达第52页清代宗室觉罗流放人物述略周轩第56页董鄂妃的来历及董鄂妃之死杨珍第66页清帝车辂制度的阶段特点及变化原因初探李米佳第74页旅顺博物馆藏康熙帝临帖与手书墨迹考略韩行方第80页清代弓矢王子林第86页第二期康熙皇帝与木兰围场阎崇年第3页祭天乐舞小考万依第14页乾隆朝盛京总管内务府的设立佟永功关嘉录第19页论多尔衮——多铎联盟与顺治初年政局周晓光第24页青花瓷器的起源与发展冯先铭第29页赵孟頫及其书法艺术简论王连起第40页评清人题西岳华山庙碑及其历史背景施安昌第66页米友仁《云山墨戏图》卷徐邦达第76页清代服饰艺术陈娟娟第81页100/100
第三期东周青铜器研究杜廼松第3页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群及有关问题许智范第18页毓庆宫旧藏“为善最乐”印年代辨析王人聪第24页略论怪异动物纹样及相关问题乌恩第27页商周青铜兕觥初论张增午第31页牙璋述要杨伯达第41页清代服饰艺术(续)陈娟娟第48页德俊茂才等六帖册徐邦达第62页金银铜器的传统修复技术赵振茂第64页清代北京俄罗斯东正教会图书馆的若干问题米镇波第84页清初皇室与痘疹防治许鲲第91页第四期古琴辨伪琐谈郑珉中第3页中国金属胎起线珐琅及其起源李久芳第12页清代服饰艺术(续)陈娟娟第28页奇技百端——试析清代扬州漆器工艺张燕第38页漫话妆花冯林英第45页赵孟頫《饮马图》卷徐邦达第49页100/100
遗民意识与南宋遗民绘画余辉第50页清代帝后谥法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谥册谥宝郭福祥第69页从孝庄丧仪看康熙破旧务实精神徐广源第88页元至正本《春秋诸传会通》述略李国强第90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年、1994年总目索引第94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目录第一期论中国早期铜器中的若干问题杜廼松第3页故宫博物院藏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王海文第16页关于铜鼓起源的论争蒋廷瑜第25页读印杂记陈雍第31页乾隆宫廷印章述略郭福祥第36页明式家具实例增补王世襄第44页明代宫廷绘画概述(下)单国强第55页米芾《易义卷》(行书)徐邦达第64页马远《梅石溪凫图》卫嘉第66页左懋第述评张捷夫第67页圆明园艺术珍品与耶稣会士郎世宁——100/100
17至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之一例徐家智第75页康熙博学鸿词科与清初政治变迁赵刚第90页第二期宋宣和内府所藏“春雷”琴考析郑珉中第3页新石器时期玉器中的人物题材初探——古玉研究之四周南泉第17页论我国古代的观赏性织绣李英华第33页明式家具的科学性胡德生第45页清代宫廷与萨满文化阎崇年第55页清宫史料集大成之书——谈《国朝宫史续编》左步青第65页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瓷器王莉英第75页必逢佳士亦写真——禹之鼎的画风许忠陵第87页米芾《天马赋》卷徐邦达第94页赵佶《梅雀图》页卫嘉第96页第三期故宫三大殿形制探源于倬云第3页紫禁城建筑上的彩画郑连章第18页浅淡故宫古建筑基础白丽娟第26页从实测谈文渊阁结构与艺术特点刘榕第34页100/100
清代陵寝建筑工程小夯灰土做法王其亨第48页清代宫廷珐琅彩综述王健华第52页文徵明《临赵松雪兰石图》考——兼谈文氏兰竹题材绘画王连起第63页米芾《宋崇国公墓志铭》卷徐邦达第69页陈居中《四羊图》董正贺第70页敦湟石室发现的四种碑刻古拓——兼谈中国书籍制度的变迁施安昌第71页良渚文化玉器神人纹饰和有关诸问题唐复年第76页清代刺绣小品陈娟娟第86页乾隆第一次东巡盛京驻跸处考——兼析沈阳故宫凤凰楼和翔凤楼之殊异邹兰欣第93页第四期毛泽东与紫禁城吕济民第3页曾鲸和明代肖像画杨新第5页戴进作品时序考单国强第11页《韩熙载夜宴图》卷年代考——兼探早期人物画的鉴定方法余辉第37页米友仁《设色云山图》卷徐邦达第57页梁楷《雪栈行骑图》赵苏娜第59页100/100
清乾隆帝玉器观初探杨伯达第60页光绪帝位危机与外国干预郭卫东第71页略谈《达赖喇嘛源流》的历史价值王征第79页清代中央官纂图书发行浅析杨玉良第88页元本《笺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琐谈李国强第93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目录第一期清乾隆朝画院沿革杨伯达第3页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于雍正考——雍正夺嫡辨正张羽新第12页试论康雍时期朋党之争及其危害王佩环第21页豹房与明武宗——兼与盖杰民、叶祖孚先生商榷韦祖辉第29页清代罪奴的发遣形式及其出路叶志如第34页同治大婚礼仪张世芸第41页戴进生平事迹考单国强第44页苏轼《归去来兮辞》卷徐邦达第53页宋广《行草书诗轴》读记侃华第55页明代的丝绸艺术(上)陈娟娟第56页晚清扬州漆器艺人卢葵生作品闻见录张燕第77页100/100
发绣丛谈阮卫萍第82页故宫文物环境初探田金英隗亚林第86页清代陵寝的命名徐广源第90页第二期宋代官窑瓷器之研究李辉柄第3页唐英及其助手的制瓷成就叶佩兰第18页中州访瓷录杨静荣第23页明正德青花瓷器及有关问题赵宏第26页两件流失海外的唐英铭款青花烛台刘炜第31页清代外国使臣觐见礼节秦国经第34页嘉庆亲政李尚英第40页明代的丝绸艺术(下)陈娟娟第45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家具的影响胡文彦第61页万象布小考李英华第64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兮甲盘”及相关问题研究王人聪杜廼松第66页鐎斗考张小东第82页商琦生平及其绘画艺术马季戈第86页苏轼《宣德郎刘锡勅草》一页徐邦达第95页读邓石如《篆书曹丕自叙轴》记侃华第96页100/100
第三期明代漆器的时代特征及重要成就李久芳第3页论中国古代的圭——古玉研究之三周南泉第11页对故宫博物院藏部分掐丝珐琅器时代问题的探讨夏更起第26页关于中国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的起源问题祝重寿第32页明清之际大方漆器考兰一方第36页董其昌书学概述肖燕翼第40页苏轼《偃松图》卷与《古柏图》卷徐邦达第51页王时敏《隶书五言联》侃华第54页故宫藏石两种叶其峰第55页武周新字“”在云南的流传考释张楠第60页《清代后妃首饰图录》序朱家溍第62页清中和韶乐考辨万依第66页论北京元明清三朝宫殿的继承与发展姜舜源第77页古陶瓷产地判别的科学研究苗建民陆寿麟汪安吴平第88页第四期明代宫廷绘画概述(上)单国强第3页先秦至六朝宫廷绘画概况(上)畏冬第18页100/100
清顺治朝宫廷画家黄应谌聂崇正第26页唐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绘画机构及其成就余辉第31页苏轼《竹石图》卷徐邦达第49页徐渭《行书七律诗》轴侃华第50页试论《阅微草堂砚谱》的学术价值郑珉中第51页武则天造之讹变——兼谈含“新字”文物的鉴别施安昌第58页记清内府“套印本”——兼述古代套印技术的后期发展朱赛虹第63页明代宫中财政述略何本方第70页顺治亲卜陵地与雍正另辟陵区杨珍第78页昭西陵与清代帝后丧葬礼俗更易刘毅第86页清代满族的丧葬习俗岑大利第91页本刊1992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目录第一期明清两代诏选“淑女”引起的动乱——由日本史籍记载谈起郭松义第3页康熙晚年的秘密建储计划杨珍第11页明宫藏银之谜蒿峰第21页100/100
《乾隆射箭油画挂屏》述考杨伯达第26页评析董其昌的“画中有诗”肖燕翼第39页张灵及其绘画艺术于富春第49页北方瓷器发展的几个问题李辉柄第55页中国古陶瓷与书法艺术叶喆民第65页论中国古代的玉璧周南泉第76页武周新字“”制定的时间——兼谈新字通行时的例外施安昌第60页西周金文“啻官”一词释义王人聪第47页窗与故宫古建筑黄希明第89页第二期隋姚辩墓志铭传本小议顾铁符第3页碑版鉴定问题举例朱家溍第16页晋石尠墓志——兼谈墓志制度之演变叶其峰第21页百衲琴考郑珉中第27页清玉琐谈李久芳第31页《明代吴门绘画国际学术会议》管窥侃华第44页紫禁城古建筑研究的盛会傅连兴周苏琴第50页回族爱国将领左宝贵左步青第52页明中都王剑英第61页100/100
清代宫廷戏曲发展浅谈郎秀华第70页故宫珍宝馆改陈的设想与实践徐乃湘第77页庆陵辽画及辽国两种形制绘画初探陈传席第80页清宫保护善本古籍小考杨玉良第83页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三园地盘河道全图王淑芳第91页第三期苏轼《黄州定惠院月夜偶书二诗草稿》卷徐邦达第36页中国书法历史演变规律的思索肖燕翼第3页中国古代风俗画概论(上)畏冬第14页谈苏州画家袁尚统和张宏王颀第27页宋瓷的装饰艺术王莉英第38页清宫史研究丛谈万依第52页中正殿与清宫藏传佛教王家鹏第58页乾隆朝文字狱述评白新良第72页乾隆时期的宫廷节庆活动苑洪琪第81页张之洞铸银元样钱考丁孟第89页青铜器的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苗建民宋朝忠第93页漫谈虬角王守木第88页第四期100/100
对两张“晋琴”的初步研究郑珉中第3页有关朱小松史料三则王世襄第17页刻竹艺术在明清两代的发展刘静第20页苏轼《天际乌云帖》卷徐邦达第27页《快雪堂法书》帖考王连起第31页中国古代风俗画概论(下)畏冬第53页画史失载的画家冷铨聂崇正第66页瓷枕概说李毅华陈定荣第69页论后金与清初四帝婚姻的政治特点刘潞第77页元明之际北京宫殿沿革考姜舜源第88页本刊一九九一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目录第一期试论弘历的经济政策思想万依第4页清宫兵器研究胡建中第17页武英殿修书处及内府修书各馆杨玉良第29页康熙与昭莫多之战袁森坡第41页故宫雨花阁探源王家鹏第50页清代冠服制度的特点李英华第64页从人参专采专卖看清宫廷的特供保障叶志如第68页100/100
玉琮源流考——古玉研究之一周南泉第81页唐代官印初探周其忠第92页第二期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大臣年表单士元第3页论康熙时期的南书房朱金甫第27页明代经筵制度与内阁杨业进第79页清代的皇族教育杜家骥第88页中国古陶瓷的对外传播冯先铭第11页长谷部乐尔先生在《陶瓷之路》展览学术讨论会上的讲演第14页清代玻璃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杨伯达第17页清代宫廷仿古玉器张广文第39页清宫御用三大丝织中心简述张淑贤第52页李鱓述评李福顺第58页谈龚贤绘画的笔墨表现孔晨第67页《皇舆全图》的乾隆年印本及其装帧冯宝琳第93页第三期历史的纪念故宫博物院第4页紫禁城始建经略与明代建筑考于倬云第9页古建修缮技术中的几个问题傅连兴第23页100/100
论朱棣营建北京宫殿、迁都的主要动机及后果万依第31页万岁山的设置与紫禁城位置考郑连章第37页试论紫禁城古建筑保护问题白丽娟王景福第44页试论和玺彩画的形成与发展王仲杰第50页吴门画家之别号图及鉴别举例刘九庵第54页从旧藏沈周作品谈起朱家溍第62页“吴门画派”名实辨单国强第69页沈周的写意花鸟画肖燕翼第74页试论唐寅的山水绘画潘深亮第82页聊以画图写清居——谈以园林、庭园为题材的吴门绘画孔晨第87页闺阁中的天才——谈吴门女画家文俶与仇珠的艺术李湜第92页《明贤姑苏十景册》读记侃华第96页第四期王宠书法作品的辨伪刘九庵第3页肖像画类型刍议单国强第11页清代宫中出现西方文化的原因探讨刘潞刘月芳第24页清代宫廷的警卫制度秦国经第64页论清代名臣魏裔介王政尧第83页100/100
故宫断虹桥为元代周桥考——元大都中轴线新证姜舜源第31页清代皇室与年例岁贡林永匡王熹第72页浅谈自然文物的保护李润德第80页紫禁城宫廷园林的建筑特色黄希明第38页寿安宫建筑沿革考李艳琴第47页宋元明清铜器的鉴定概论杜廼松第49页后金至清初时期海螺的使用李理第89页本刊一九九〇年总目索引第94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目录第一期清代耶稣会士与西洋奇器(上)鞠德源第3页清代名臣阮元冯尔康第17页南怀仁与中国清代铸造的火炮舒理广胡建中周铮第25页中国古代玉器面面观(上)杨伯达第32页故宫博物院藏部分青铜器辨伪王文昶第49页西域少数民族书法家遗存作品考王乃栋第80页100/100
丁云鹏《玉川煮茶图》李湜第89页奉先殿许以林第70页古建筑的铜铁什件黄希明第77页光绪生前于西陵金龙峪择定万年吉地的史实王其亨第91页第二期论乾隆秘密建储白新良第3页朱元璋的忧患意识马自树第11页清代耶稣会士与西洋奇器(下)鞠德源第13页西苑豹房也养豹——与盖杰民先生商榷叶祖孚第24页一幅用诗写成的《清明上河图》——论李于潢《汴宋竹枝词》丘良任第26页中国古代玉器面面观(下)杨伯达第31页服饰与皇权——为故宫博物院赴澳大利亚“清宫服饰展”而作刘潞第41页浅谈堆绫高霭贞第49页传统硬木家具的木材胡德生第84页有关磁州窑起源和发展的几个问题杨静荣第90页大连出土的岫玉器及有关问题刘俊勇第53页元代少数民族书法家及其书法艺术王连起第68页100/100
精品荟萃——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赴美《明清绘画展览》许忠陵第57页李衎与《竹石图》木五第82页第三期清代造办处漆器制做考朱家溍第3页论竹刻的分派王世襄第15页旅顺博物馆藏“春雷”琴辨郑珉中第17页汉代漆器初探张理萌第24页满洲贵族的尚武精神及其泯灭左步青第32页秦汉南北朝官印鉴别方法初论叶其峰第38页先秦两汉青铜铸造工艺研究杜廼松第58页试析“金陵八家”合称的原因单国强第66页评析董其昌的“画禅”肖燕翼第83页明•徐霖《菊石野兔图》轴卫嘉第91页故宫文物虫害防治初探马淑琴刘恩迪第93页第四期述康熙整饬吏治郭松义第3页清太祖肇纪条件与历史功过阎崇年第17页明定陵玄宫制度考胡汉生第25页清代东陵的防护徐广源第76页100/100
略谈中国瓷器考古的主要收获李辉柄第37页晚清髹漆艺人卢葵生及其艺术成就张燕第44页古代的茵席胡德生第88页清宫做钟处刘月芳第49页清朝宫廷铜版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聂崇正第55页华嵒和他的《山鼯啄栗图》马季戈第65页清《龙藏经》的刊刷情况拾遗杨玉良第72页汉熹平石经与八分书施安昌第67页本刊1989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目录第一期清代旗鼓佐领考辨——兼论有关清代包衣的若干问题赵凯第3页康雍乾三帝对日本的认识及贸易政策比较陈东林第12页从皇室王府奴仆下人人身地位看清代社会的腐朽没落叶志如第21页明清皇室的宫妃殉葬制黄展岳第29页明初宫廷疑案考杨业进第35页100/100
几方宋金元明官印考释李怀瑶第45页清初的两幅风俗画王颀第49页清雍正年的漆器制造考朱家溍第52页痕都斯坦与其地所造玉器考周南泉第60页浅谈历代的床和席胡德生第67页苏轼及其墨迹四种杨臣彬第75页避暑山庄御膳杂谈李国梁第83页工艺美术分支条目第86页徐石桥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书画沈承先第66页第二期郎世宁在清内廷的创作活动及其艺术成就杨伯达第3页清宫廷画家郎世宁鞠德源田建一丁琼第27页中西艺术交流中的郎世宁聂崇正第72页郎世宁与清宫节令画畏冬第80页画马和郎世宁的《八骏图》刘品三第88页郎世宁小传第91页序一严家淦第93页序二周书楷第93页序三罗光第94页序四蒋复璁第94页序五秦孝仪第95页100/100
《郎世宁作品专辑》作品目录第96页第三期推进文物考古工作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张忠培第3页宫廷史研究初探万依第7页明武宗与豹房盖杰民第12页故宫南三所考单士元第20页论乾隆的等级伦理观及其维护等级伦理的措施张仁善第23页清代两淮盐商与皇室林永匡王熹第29页石谿卒年再考杨新第36页书法史论三题肖燕翼第42页梁清标丛谈陈耀林第56页清•唐岱《刘长卿诗意图》马季戈第68页安徽省窑址调查纪略李辉柄第70页安徽省歙县青瓷窑址调查小纪纪炜第75页从韩槐准先生的捐献品看中国古陶瓷在南洋的外销王健华第76页关于清内府书籍经卷板片的采买、存贮等问题初探杨玉良第91页慈禧摄影史话林京第82页光绪大婚耗费正误丁进军第89页100/100
第四期试论康熙东巡的意义铁玉钦王佩环第3页洪仁辉事件与乾隆的限关政策朱雍第10页乾隆朝两次平定准噶尔始末杨鸿英第17页康熙五十年辛卯科江南乡试贿卖举人案张书才李国荣第22页乾嘉时期宫中对旗下太监的掠夺胡忠良第29页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青铜器综论杜廼松第32页论西汉田字格官印及其年代下限王人聪第42页试论古代肖像画性质单国强第50页吕文英、吕纪合作《竹园寿集图》浅析潘深亮第61页谈清•李寅《盘车图》轴卫嘉第64页敦煌写经的递变字群及其命名——兼谈考古学方法的借鉴施安昌第66页明成化藏汉文对音写经浅探王家鹏第72页试谈辽墓壁画的创作与审美马树林第80页明前拓《北齐刘碑造像记》孟宪章第94页谈妆花织物与挂经织物张宏源第85页从古代邮驿到现代邮政——大龙邮票的发行及其历史意义刘建辉第83页清代的“双龙宝星”勋章王道瑞第90页100/100
本刊一九八八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目录第一期明珠论阎崇年第3页有关和珅家族与皇室联姻的几个问题冯佐哲第11页三卷弘仁山水画真伪考辨杨新第16页论米芾的书法及其艺术观(续)肖燕翼第21页玑衡抚辰仪童燕司徒冬伊世同第28页昭仁殿天禄琳琅藏书初探向功晏第36页民国北洋政府三方玉印考释王洪元第49页宁寿宫的花园庭院许以林第70页古书史中卷轴书制考李更旺遗著李维纯整理第56页明式家具的金属饰件朱瑞珊第81页论汉字演变的分期——兼谈敦煌古韵书的书写时间施安昌第65页大连市图书馆藏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发掘和整理王多闻关嘉录第43页从档案史料看清初的圈地与投充宋秀元第87页清代宫中朱批奏折漕粮档案简介叶秀云第93页100/100
第二期清初巡按制度吴建华第3页明代军队衰弱的内在因素马自树第11页谈《两宫鼎建记》雷大受第18页后金(清)临时国都—萨尔浒山城李景兰金殿士第21页供宫廷及税官染指的“崇文门”万依第26页故宫新收骨化石铭刻(楔形文字)的情况施安昌第30页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居鲁士泥圆柱(第18—21行)马骨化石铭文抄本(初稿)吴宇虹第34页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本”、“子明上款本”、沈周临本之间的关系许忠陵第37页“样式雷”世家新证王其亨项惠泉第52页鹿传霖《日记》中所述光绪之死何直刚第93页绘画分支条目(元代部分)第66页满族戏曲掠影李德第43页略论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期间的戏曲创作罗学正第58页清内府书籍、经卷装潢艺术杂识杨玉良第49页青铜器的修复技术赵振茂曹静楼第74页明代提花纱、罗、缎织物研究(续)陈娟娟第78页一组宋元时期的玉雕童子张广文第88页清宫自鸣钟处非做钟处刘月芳第95页100/100
第三期满族入关和汉族文化的影响左步青第3页清代的宗庙制度姜舜源第15页清盛京太庙考述佟悦第24页雍正吏治思想探微——《雍正朱批喻旨》研究之一潘向明第39页书画鉴定三感杨新第43页论禅宗思想对董其昌绘画的影响王卫第49页声华称健笔洒落富清神——谈纳兰性德的书法及其他成就叶赫纳兰•喆民第58页绘画分支条目(明代部分)第61页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乐园中的“紫禁城珍宝展”方国锦第69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官印略考王人聪第73页从明宫词看明代宫廷妇女的悲惨命运丘良任第76页丰富多采的清代锦缎李英华第80页故宫博物院藏嘉靖朝瓷器概况及艺术风格王健华第88页青铜器与金文书目简述杜廼松第30页建国前中国陶瓷史要籍述略增订杨静荣第94页第四期论试山东画像石的刻法杨伯达第3页100/100
论日本正仓院金银平文琴——兼及我国的宝琴、素琴问题郑珉中第25页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仲超先生的两封亲笔信第37页纪念易培基先生姜舜源第40页乾隆初政左步青第49页对雍正帝改革的评论的再评论顾真第60页清太宗的崇德五宫后妃及其他姜相顺第67页清代宫廷画家续谈聂崇正第72页绘画分支条目(清代部分)第80页章嘉呼图克图像小考——兼谈乾隆皇帝与章嘉国师的关系王家鹏第88页略谈古代铜器的真伪鉴定赵振茂第94页本刊一九八七年总目索引第96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目录第一期胡乔木同志在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第3页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会开幕词杨伯达第4页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发展于坚第5页100/100
清宫奏事处职掌及其档案内容单士元第7页清代昇平署沿革郎秀华第13页清宫作钟处在康、乾两代的变迁商芝楠第19页对日本陶瓷的初步探讨耿宝昌第22页谈谈凤凰及陶瓷器上的凤纹贺利第29页从故宫藏品看乾隆时期“唐窑”的新成就叶佩兰第35页清代盐商的盛衰述略左步青第49页关于努尔哈赤长子褚英之死李景兰第59页清代仕女画家改琦生平考何延喆第63页沈阳故宫藏清高宗弘历书法初探王梦赓第42页西汉官印丛考叶其峰第71页嵌赤铜狩猎纹豆丁孟第83页龙耳莲鹤铜壶金珣第84页上海方志向功宴第86页城隅妙景巧夺天工——紫禁城西北角楼修缮追记蒋博光第92页第二期管窥故宫藏书杨玉良第3页清代奏折制度考源及其他朱金甫第10页顺治亲卜陵地的历史真相王其亨第20页木兰围场成常福布尼阿林袁丽坪第27页100/100
清代长芦盐商与内务府林永匡王熹第33页清代养心殿室内装修及使用情况傅连仲第41页清代火炮胡建中第49页明内监孙隆“清谨堂墨”傅秉全第40页清宫戏衣材料织造及其来源浅析——兼谈戏衣衬里上的几方印铭张淑贤第58页清初制作的四件人工染色玉器张广文第74页琉璃名实辨张维用第64页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玻璃史料李素桢田育诚第70页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王海文第77页梅清生平及其绘画艺术(续)杨臣彬第84页崔白《寒雀图》赵苏娜第94页第三期清乾隆五十九年广东贡物一瞥杨伯达第3页清代宫中的广东钟表商芝楠第10页清代广式家具胡德生第13页清代宫中的广州象牙雕刻刘静第18页管理宫廷生活的清代内务府组织机构及其档案单士元第21页清廷军机处与军机章京赵蕙蓉第26页珍妃和珍妃之印于善浦第65页论乾隆时期议罪银制度与罚俸制度的区别林新奇第37页100/100
对南京西善桥六朝墓画像的看法郑珉中第49页《茶经》与唐代瓷器李辉柄第55页西柏林观清宫廷画记聂崇正第59页清代的太庙傅公钺第73页重修太和门工程始末李鹏年第80页康熙年间四川采木曹振卿第87页谈谈“翁山铡草”胡忠良第90页《雪浪石图》和雪浪石冯春江第45页泰山唐代双束碑与武则天米运昌第93页第四期刍议清代美术的时代特点杨伯达第3页论米芾的书法及其艺术观肖燕翼第9页关于博物馆藏传世汉匈奴语官印考黄盛璋第16页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续)王海文第22页八件古代铜、石造象李怀瑶第30页中国银器和瓷器的关系(公元600——1400年)——艺术史和工艺方面的若干问题杰西卡•罗森第32页谈陶瓷装饰工艺——绞胎杨静荣第36页珍品无处不生辉——在日本见到的中国瓷器叶佩兰第40页明世宗增筑北京外城何宝善第47页100/100
清太祖御用剑与清太宗盟书考铁玉钦第49页清代东陵的管理机构徐广源第55页梵华楼珐琅塔和珐琅塔则例王世襄第61页记几种不同版本的雍正《皇舆十排全图》冯宝琳第73页明代提花纱、罗、缎织物研究陈娟娟第79页清代火炮(续)胡建中第87页本刊一九八六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目录第一期怀念吴仲超同志萧正文第3页怀念老院长吴仲超冯先铭第6页吴老与文书、档案工作刘绍华朱余仁王秀勤第8页宫中履历单概述叶秀云第11页硃批奏折之由来及其它朱先华第18页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考略冯宝琳第23页《古今图书集成》考证拾零杨玉良第32页赵孟頫临跋《兰亭序》考王连起第36页宋克书陶诗并画竹石小景两本辨伪肖燕翼第48页清钦天监监正刘松龄——纪念南斯拉夫天文学家刘松龄逝世二百一十周年鞠德源第53页100/100
清太宗皇太极火葬考略尹德文第63页清朝开国勋臣费英东简论关嘉录第65页略谈长沙窑瓷器的几个问题李辉柄第70页古代绫织物的起源及演变李英华第74页夔纹簠杜廼松第78页明式家具的装饰胡文彦第80页明清工艺美术名匠(续)周南泉第83页第二期清代的榷关与内务府何本方第3页清末禁卫军吴兆清第12页从档案史料的记载看清代典当业宋秀元第24页清代宫俗与民俗万依第45页略谈和珅出身、旗籍问题冯佐哲第32页明代经厂本浅析向功晏第41页明万历年间为九莲菩萨编造的两部经周绍良第37页隋刻《重修定州七帝寺记》施安昌第71页绚丽的展览珍品的荟萃——记“全国出土文物珍品展览”方国锦第49页浅谈青铜器的保管王海文第74页论钱选的绘画艺术及理论王卫第53页赵孟頫临跋《兰亭序》考(续)王连起第60页100/100
试论元末明初西塘派剔红工艺的发展张理萌第89页古代织物的印染加工高霭贞第79页话说大吻李全庆第95页第三期祝词于坚第5页故宫博物院的六十年袁方第6页六十年陈列话沧桑陈列部第11页认真做好百万件文物藏品保管工作保管部第22页故宫建筑维修古建管理部第35页故宫武英殿浴德堂考单士元第45页清代太医院单士魁第49页清代画院观杨伯达第54页传宋高宗赵构孝宗赵眘(慎)书马和之画《毛诗》卷考辨徐邦达第69页关于河南淅川楚墓的若干参考意见顾铁符第79页清官式建筑方圆亭做法王璞子第91页谈校故宫藏宋拓《淳化》、《绛帖》、《大观》三帖马子云第95页雍正年的家具制造考朱家溍第105页南朝鲜新安沉船及瓷器问题探讨冯先铭第112页马衡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傅振伦第119页100/100
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披荆斩棘的勇士——怀念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吴仲超欧志培第122页忆父亲唐兰唐复年第125页慈禧家世考俞炳坤第127页摄政王载沣府第修建始末李鹏年第134页乾隆时期宫中政治经济措置万依第141页欧斋石墨题跋(节选)朱文钧遗作第152页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郑珉中第154页瓷器谈往李辉柄第171页美国的中国书画收藏杨新第178页张中的写意花鸟画穆益勤第181页新莽官印三方试释王人聪第187页《国宝》述评王世襄第189页第四期论慈禧太后那拉氏之死朱金甫周文泉第3页慈禧家世考(续)俞炳坤第9页元大都钟鼓楼考王灿炽第23页明代的官店与皇店韩大成第30页清入关后首次宫廷政变刘潞第18页其三卣铭文考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杜廼松第36页敦煌写经断代发凡——兼论递变字群的规律100/100
施安昌第58页梅清生平及其绘画艺术杨臣彬第49页郑板桥一门书画——关于郑板桥研究的新资料徐石桥马鸿增第44页一部尚未刊行的翻译词典——清官方勅纂的《华夷译语》杨玉良第67页清代殿本浅析向功晏第70页宫廷戏衣许玉亭第76页雍正年的家具制造考(续)朱家溍第79页谈谈陈列艺术设计杨志敏第88页故宫钟表馆改建的总体设计何昌烈第92页本刊一九八五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目录第一期乾隆朝一起特殊文字狱——“伪孙嘉淦奏稿案”考述陈东林徐怀宝第3页康熙的文化政策刘潞第16页多尔衮拥立福临考实张玉兴第25页查嗣庭案缘由与性质顾真第11页清代的“年班”制度赵云田第32页赵孟頫《自写小像》穆益勤第37页100/100
清代宫廷画家杂谈聂崇正第41页读帖考斠曹宝麟第69页《三希堂法帖》记事二则万依第74页汉肖形印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叶其峰第51页战国铜镜初探杜廼松第59页五凤楼名实考——兼谈宫阙形制的历史演变萧默第76页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时期的五塔寺向东第87页杭郡金农与扬州西方寺蔡起第93页试谈复色雕漆夏更起第57页雍正粉彩蟠桃天球瓶耿宝昌第36页杨璇及其寿山石雕王殿英第49页来函两则第96页第二期清朝太监制度王树卿第3页乾隆时期的园囿万依第13页康熙朝盛京内务府皇庄的管理魏鉴勋关嘉录第21页及节求恩雨阅年望雪冬——康、雍、乾“重农省岁”记事步菁第82页和硕公主穆库什的婚配问题李凤民第26页清代避暑山庄演戏琐谈李国梁第94页明都南京城垣略论季士家第70页100/100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真伪本考辨徐邦达第27页记元三家书《无逸篇》卷肖燕翼第46页欧斋石墨题跋朱文钧遗作第38页《欧斋石墨题跋》小识谢国桢遗作第45页苏轼“雪浪石”及乾隆题咏刘桂林第59页鎏金工艺考王海文第50页陶瓷装饰纹样——“吴牛喘月”考杨静荣第62页康熙朝地球仪李迪白尚恕第64页《几何原本》满文抄本的来源李兆华第67页略述我国古代的纱织物李英华第85页乾隆御用戳纱绣夏朝袍陈娟娟第89页第三期整理清代实录记单士元第3页《乾隆京城全图》考略杨乃济第8页读故宫藏林则徐书札手迹来新夏第25页林则徐手札五通肖燕翼释文第29页《四库全书》“空函书”补缮经过吕坚第89页一人庆寿举国遭殃——略述慈禧“六旬庆典”李鹏年第32页清朝太监制度(续)王树卿第58页皇家做生的戏本名目王利器第93页100/100
明末清初苏州商船滞日八年辨伪魏能涛第72页两件正德朝阿拉伯文波斯文瓷器——兼谈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李毅华第49页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及其艺术成就叶佩兰第76页明陆子冈及“子冈”款玉器周南泉第82页关于朱碧山银槎的辨伪问题——与台湾文物工作者曾堉商榷郑珉中第52页乾隆嘉量考——兼谈黄钟与度量衡的关系丘光明第41页《快雪堂法帖》校后记马子云第69页略谈禹之鼎的画风许忠陵第46页景仁宫正殿外檐装修白丽娟第95页《清代画珐琅器制造考》一文中的更正一则朱家溍第57页第四期元明清工艺美术总叙杨伯达第3页明清宋锦陈娟娟第15页清代的“备指额驸”制度赵云田第28页康雍乾时期宫闱纪略——《国朝宫史》左步青第38页谈谈“样式雷”烫样黄希明田贵生第91页紫禁城钟粹宫建造年代考实郑连章第58页谈元大都的城墙和城门王灿炽第49页100/100
夏永及其界画魏冬第68页钱选《草虫(早秋)图》考王卫第26页罗小华“一池春绿”墨傅秉全第47页曲阳修德寺遗址石造像出土三十周年有感范登第43页关于武则天造字的误识与结构施安昌第84页本刊一九八四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目录第一期试论康熙御门听政徐艺圃第3页康熙与农业闻性真第20页清代的两起中日民间贸易活动安双成关嘉录第31页清代史坛大家孙承泽阎崇年第34页逊清皇室抵押、拍卖宫中财宝述略叶秀云第44页对《热河密札考析》一文的一点补正以林第43页任熊及其《十万图》册聂崇正第61页陆游五帖肖燕翼第55页谈李嵩的创作思想畏冬第58页战国成语玺析义叶其峰第75页清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王璞子第49页故宫古建筑的避雷针装置蒋博光第88页100/100
温庄长公主圹志考释何溥滢第93页青铜镶嵌工艺概述王海文第65页康熙朝刻漏壶白尚恕李迪第69页明清琢玉、雕刻工艺美术名匠周南泉第79页第二期元明雕漆概说朱家溍第3页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杨伯达第9页铜卣辨伪王文昶第49页明清瓷器款识浅说叶佩兰第62页清代的西方传教士与中国文化何哲第17页乾隆镇压王伦起义后的防民措施左步青第29页康熙南巡浅论刘潞第70页光绪帝大婚备办耗用概述李鹏年第80页清代九卿小考王道瑞第87页清代官员的罚俸制度刘毓兰第27页嘉靖前期的大礼议南炳文第89页明代宫廷绘画——《宣宗行乐图》穆益勤第38页卢见曾及其《出塞图》丘良任第43页精工华丽的清代戏衣张淑贤第60页指南针与日晷李国栋第53页藏品编目郑求真第92页100/100
陈列工作中的几个关系问题许治平第95页第三期谈龙说凤黄能馥第3页欧斋石墨题跋朱文钧遗作第22页《欧斋石墨题跋》序启功第29页恽寿平早年事迹及年谱简编杨臣彬第30页明初孟加拉国贡麒麟图常任侠第14页南宋爱国词人墨迹鸿展第95页清代宫中膳食王树卿第57页慈禧修“三海”和工人的罢工斗争徐艺圃唐益年第65页定窑的历史以及与邢窑的关系李辉柄第70页钟粹宫明代早期旋子彩画郑连章第78页清人北京风土笔记随录来新夏第18页战国宴乐射猎攻战纹壶唐复年第84页锦绣菊花陈娟娟第87页藤牌述略王宝光第54页皇太极的常服袍王云英第91页第四期清代玻璃概述杨伯达第3页吉州窑的装饰艺术王莉英第17页100/100
从院藏拓本探讨武则天造字施安昌第30页汉晋官印考证王人聪第22页汉石狸力兽初探马子云第29页秦祖永辑郑板桥《印跋》考辨卞孝萱第39页从《乾隆刑科题本》看清代押租制宋秀元第49页关于林清、李文成起义的几个问题李尚英第54页乾隆帝六登泰山王晓亭第92页道光陵搬迁始末徐广源第59页清官式建筑的油饰彩画王璞子第64页故宫古建筑历经地震状况及防震措施蒋博光第78页紫禁城的琉璃装饰贾俊英第73页宋赵昌(传)《写生蛱蝶图》天秀第43页康熙《操舟说》小考于久明第47页沈寿及其刺绣《柳燕图》陈娟娟第45页宋缂丝金龙花卉包首李英华第62页本刊一九八三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目录第一期热河密札考析(上)俞炳坤第3页附录:热河密札第14页100/100
关于宫中“对食”吴世昌第36页明懿安皇后死事疑案考商传第38页清世宗不叫胤祯,叫胤禛顾真第84页孙中山的海外革命活动和清廷的反动迫害林浩基叶志如第17页乾隆勒索盘剥官商民史料鞠德源林永匡第68页林清起义后清廷的防卫措施冯佐哲李尚英第81页清代宫廷玉器杨伯达第49页绚丽多彩的明代雕填漆器傅振伦第64页史印新证举隅罗福颐遗作第23页吴昌硕中晚年治印孙昕雯第31页山水画巨作《江山秋色图》卷杨臣彬第46页三幅宋代花鸟画李福顺第62页碑的概说与碑、帖之分马子云第87页王国维致马衡书叶其峰整理第41页咸福宫的使用朱家溍第92页明清修建紫禁城用的临清砖严夫章第94页第二期清代考试的文字——八股文和试帖诗郑天挺遗作第3页清代宫廷音乐万依第8页两种所谓柳公权书的讹伪考辨徐邦达第26页100/100
仇英和他的摹作《中兴瑞应图》肖燕翼第45页王羲之的《雨后帖》舒华第53页断简残篇话宫廷——评介《听雨闲谈》等书谢国桢第36页清宫廷学者高士奇和他的著作来新夏第42页“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王锺翰第19页热河密札考析(下)俞炳坤第70页明代司礼监专权对奏章制度的破坏黄才庚第64页南宫复辟与景帝之死王天有第67页康熙提倡推广的是种人痘不是牛痘傅维康第44页钧窑的性质及其创烧年代李辉柄第55页清代“龙泉窑系”青瓷叶佩兰第59页锦绣荷花陈娟娟第49页成化斗彩鸡杯刘兰华第61页菊花石砚傅秉全第69页佛日楼的庭院布局许以林第86页文物登记中的几个问题郑求真第89页第三期从清宫医案论光绪帝载湉之死朱金甫周文泉第3页太医难当陈可冀周文泉江幼李第14页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特点陈可冀周文泉江幼李第19页100/100
清代孝庄孝钦两太后比评商鸿逵第23页清代公主王树卿第31页贞度门失火案李鹏年第39页“香妃传说”与宝月楼、回子营杨乃济第44页康乾盛世的老臣“休致”左步青第63页清代画珐琅器制造考朱家溍第67页唐代正字学考施安昌第77页“线法画”小考聂崇正第85页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的陈列工作方国锦李久芳第59页仇英及其《人物故事》册单国强第49页几家明人小楷肖燕翼第52页榮铭文考释及其意义杜廼松第89页金线地“玉堂富贵”壁毯高霭贞第95页锦绣梅花陈娟娟第92页第四期《万树园赐宴图》考析杨伯达第3页孙隆和孙龙考辨徐邦达第22页德龄、容龄所著书中的史实错误朱家溍第25页《御香缥缈录》中译本及作者德龄其人秦瘦鸥第43页未刊行的两部康有为著作杨玉良第62页100/100
读康熙《起居注册》有感二则张书才第67页漫谈满文墨尹润生第69页唐琴——九霄环佩郑珉中第72页青铜器的分期与断代杜廼松第49页明宣德款雕填漆器张广文第76页康熙朝暗花边饰青花瓷器叶佩兰第47页织绣艺术中的桃与桃花陈娟娟第81页西苑铁路与光绪初年的修路大论战杨乃济第84页沈阳故宫凤凰楼建筑年代考王佩环第91页本刊一九八二年总目索引第95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目录第一期故宫档案单士魁第3页内阁中书周福清秦国经第9页从清武英殿版谈到扬州诗局的刻书谢国桢第15页康有为戊戌条陈汇录陈凤鸣第19页《鲁班经匠家镜》家具条款初释王世襄第74页故宫藏满文图书屈六生第61页陈德行刺嘉庆考张书才第25页100/100
明武宗郑克晟第30页林则徐手札受信人刘闻石张守常第65页书“福”颁赐左步青第35页孙隆的两件真迹及其艺术薛永年第38页明代宫廷画中的三国故事题材单国强第43页谈崔白的花鸟画艺术梁济海第49页螺钿源流周南泉叶琦枫第53页康熙帝读书炕桌白尚恕李迪第70页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李久芳第59页乾隆时的一件箱桌两用制品无非第90页慈宁宫花园茹竞华郑连章第94页漫谈望柱头张中乂王金榜第91页文物保管的清洁处理工作郑求真第67页第二期景泰款掐丝珐琅的真相杨伯达第3页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德”字杜廼松第86页乾隆南巡左步青第22页古代仕女画琐谈单国强第44页千叟宴刘桂林第49页话说太上皇吉晨第38页嘉庆年间紫禁城里的一场战斗冯佐哲李尚英第40页100/100
朱元璋严禁案牍繁冗黄才庚第73页五谈古书画鉴别徐邦达第56页清代历史画巨作——《康熙南巡图》聂崇正第75页书风典雅拓工精良——《西嶽华山庙碑》及其华阴本王玉池第85页剔彩“林檎双鹂捧盒”李久芳第80页《穿戴题纲》的年代问题龚和德第81页关于《穿戴题纲》的几点说明朱家溍第84页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欧志培第69页盛京定更钟考王明琦李仲元第91页第三期康熙的医学与养生之道闻性真第3页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和胤禛的胜利冯尔康第12页康熙帝与西方传教士刘潞第25页魏忠贤乱政和客氏傅同钦第55页“哥窑”问题质疑冯先铭第33页关于“哥窑”问题的探讨李辉柄第36页康熙朝青花瓷器分期刘兰华第39页康熙款画珐琅琐议吕坚第93页一幅难得的清代蒙古族作乐图袁荃猷第49页100/100
清廷筵宴乐舞王利器第45页唐寅所绘宫妓图的定名问题阎慰鹏第52页从几幅宋画上的车谈宋代的陆路交通朱家源何高济第76页六谈古书画鉴别徐邦达第72页陈洪绶的《杨慎簪花图》张晨第47页国史馆及其档案李鹏年第61页皇极殿•宁寿宫张中乂第70页战国官玺的国别及有关问题叶其峰第86页松花石砚傅秉全第95页吴彩鸾书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肖燕翼第80页一封未发表过的龚自珍手札艾志高杨新第83页第四期戴进与浙派穆益勤第3页再论徐渭书《青天歌卷》的真伪徐邦达第78页任伯年的《雪中送炭图》龚产兴第16页夏昶的生平和他的两幅墨竹画舒陵第74页谈邢窑有关诸问题冯先铭第49页评论方于鲁与程君房两家墨店尹润生第44页锦绣牡丹陈娟娟第84页清代苏州的钟表制造陈凯歌第90页努尔哈赤一六〇一年建旗考辨李鸿彬郭成康第18页100/100
清代的皇权斗争王树卿第65页孝贤皇后之死及丧葬余波刘桂林第24页清代的殿试秦国经第29页驯象•宫廷象仪居史宬第56页清宫上书房和皇子读书冯佐哲李尚英第62页乾隆帝饬谕皇子娴习骑射若菁第64页唐人对《说文解字》部首的改革施安昌第38页林则徐游华山诗手迹跋史树青第36页《高宗御制诗集》注释中的一处错误李人俞第55页鉴选文物和划出非文物郑求真第86页浅谈拓器物图形宏章第88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目录第一期乾隆焚书左步青第28页清代后妃制度中的几个问题王树卿第38页董鄂妃与董小宛刘潞第47页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冯先铭第3页青釉凤头龙柄壶年代考李辉柄第74页李闯王遗印汇考罗福颐第51页关于《干禄字书》及其刻本施安昌第68页100/100
龚自珍郅邓传密佚札系年校注刘埜第83页三谈古书画鉴别徐邦达第57页项圣谟的《大树风号图》杨新第61页传神艺术单国强第65页帝后肖像画琐谈聂崇正第64页故宫珍藏的原始手摇计算机白尚恕李迪第76页清代的小件纱绣品陈娟娟第49页洮河石砚与鼍矶砚傅秉全第87页砚台的保藏郑求真第89页宏伟的古建筑群张中乂第91页紫禁城里住过多少皇帝?冯成第92页下马碑戈滋第93页紫禁城释名郑志海第93页故宫门钉王玉顺第94页从故宫到博物院袁侃第95页怎样游故宫吕由第96页第二期清初的习武李国梁第3页关于香妃传说的辨伪于善浦第8页明代妃嫔陵园及圹志刘精义鲁琪第29页明代大太监刘瑾傅同钦克晟第25页100/100
故宫藏梅兰芳剧照考许姬传第45页《三希堂法帖》杂谈万依第72页关于《快雪明晴帖》进入清宫的史料朱金甫第79页明清档案丛谈单士元第50页内阁大库李鹏年第53页西周玻璃的初步研究杨伯达第14页红釉瓷器考王莉英第67页刘松年及其绘画作品张安治第82页吴伟和《溪山渔艇图》单国强第86页芙蓉出水肖燕翼第61页“金瓯永固”杯张世芸第80页英国烧珐琅画钟吴慧君第65页金銮殿的宝座朱家溍第89页仙人走兽与大吻郑连章第91页太和殿杨玉良第92页故宫的铜狮杜廼松第93页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汪莱茵第94页象牙席周南泉第96页第三期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于倬云傅连兴第3页建福宫花园遗址傅连兴白丽娟第14页100/100
紫禁城宫殿屋顶式样贾俊英郑连章第12页记《搜山图》黄苗子第17页《搜山图》的内容与艺术表现金维诺第19页四谈古书画鉴别徐邦达第23页从清代档案看曹頫被抄家的主要原因马希桂第30页李自成被害日期探考彭普生第35页清代皇后的册立王树卿第40页乾隆妃殴斃宫婢案步青第47页漫谈康熙瓷器纹饰刘兰华第51页赞《关山行旅图》玉山李久芳第49页康有为纂《日本变政考》张书才第26页《鲁班经匠家镜》家具条款初释王世襄第55页对《我的前半生》部分史实错误的订正朱家溍第83页《林则徐手札十则》补注杨国桢第66页清代地方机关、个人和王府档案郑里第74页满文的创制与运用栗振复第69页紫禁城的总平面布局王璧文第89页珍妃和“珍妃井”张亚男第92页珍妃之印叶其峰第93页云龙阶石曹振卿第94页御花园的井亭和井茹競华第95页连理柏杜春林羊司第96页100/100
第四期同治帝之死徐艺圃第3页嘉靖宫变述略商鸿逵第10页谈恭王府杨乃济第13页康熙款画珐琅初探杨伯达第42页乐钟综述王海文第73页《大禹治水图》玉山徐启宪周南泉第62页釉里红四鱼纹瓷水丞由志奇第78页秦代篆书与隶书浅说马子云第57页清代的贡墨和御墨周绍良第49页清代内务府藏康熙朝刘源墨尹润生第55页《崇祯历书》与《新法历书》朱家溍第39页赵孟頫的绘画艺术穆益勤第26页袁江的《蓬莱仙岛图》杨臣彬第35页明摹本《搜山图》记杨福郭宗萱第66页冰花个个圆如玉张蓉蓉第69页文物的防潮与降湿郑求真第80页精制“八宝十珍印泥”法英弢第85页按摩器耿鉴庭第71页中轴线•千步廊•朝房无园第88页三希堂张世芸第89页100/100
太和殿前的嘉量杜廼松第90页御花园的堆秀山纪中锐第91页乾隆花园点滴傅连仲第92页本刊一九七九年及一九八〇年总目索引第94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目录第一期解放思想办好院刊吴仲超第3页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唐兰第4页关于铜器定名中的一些问题杜廼松第80页明清档案郑里第11页慈禧入宫的年月、身份和封号俞炳坤第21页中日书法艺术的交流叶喆民第24页冷枚及其《避暑山庄图》杨伯达第51页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徐邦达第62页足本《唐音统籖》全帙朱家溍第68页燕王府与紫禁城王璞子第70页北元官印考罗福颐第34页中山王墓青铜器铭文简释张克忠第39页关于《汉池阳令张君碑》残碑马子云第83页谈匏器王世襄第86页100/100
金砖锁谈端木蕻良第78页蒸熏器耿鉴庭第94页书画装裱技术中的“蒸馏法”刘炳森第92页第二期谈古书画鉴别徐邦达第3页任熊和他的《自画像》张安治第14页关于《千里江山图》杨新第62页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宋代建筑傅熹年第50页庑殿顶于倬云第48页文渊阁单士元第26页清代内廷演戏情况杂谈朱家溍第19页敬事房王树卿第64页清代的编年体档册与官修史书鞠德源第34页清代档案中有关哥老会源流的史料朱金甫第65页从陶鬶谈起刘心健范华第45页论大汶口文化中的陶温器唐兰第46页信阳一号楚墓的地望与人物顾铁符第76页中山王墓鼎壶铭文小考罗福颐第81页中山王墓出土遗物考释三则步连生第88页富丽的中山国文物汪莱茵第91页中山王墓出土的陶器李知宴第93页100/100
中山国的玉器周南泉第95页中山国王世系薛惠引第85页“五年复吴”释杜廼松第87页试释几方工官玺印叶其峰第72页清代顺治青花瓷器叶佩兰第74页两种《全唐诗》季潢第32页第三期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侯仁之第3页禊赏亭之“禊”源流小考赵光华第69页太和门王璞子第70页缂丝陈娟娟第22页略谈明清家具款识及作伪举例王世襄第72页我国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冯先铭第30页郎世宁和他的历史画、油画作品聂崇正第39页陶诗、石画、王书臧克家第44页再谈古书画鉴别徐邦达第77页清代太监恩济庄塋地鲁琪刘精义第51页御赏”、“同道堂”章与慈禧篡权徐启宪第46页眼病蒸洗器耿鉴庭第50页关于《满文老档》关孝廉张凤良第65页清代的经济档案史料郑里第59页100/100
林则徐手札十则刘九庵辑注第89页纸绢画的收藏与保养郑求真第85页怎样用手指掐算干支纪年?天秀第94页第四期论景泰兰的起源杨伯达第16页清康熙朝瓷器初探李纪贤第63页圆明园的焚毁秦国经王树卿第3页皇史宬李鹏年第11页午门和五凤楼小识无园第83页故宫午门彩画的复原王义章第87页关于“推出午门斩首”金甫第84页清代中央军政机关的档案郑里第72页清代的戏曲服饰史料朱家溍第26页秦权研究巫鸿第33页龙耳簋王海文第25页王渊和他的墨笔花鸟穆益勤第48页《懋勤殿法贴》志高第54页《十百斋书画录》金维诺第52页关于北元宣光年号的考证方龄贵第59页中山王墓出土铜壶中的液体的初步鉴定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第92页100/100
《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目录故宫博物院十年吴仲超第5页中国古代社会使用青铜农器问题的初步研究唐兰第10页曲阳修德寺出土纪年造象的艺术风格与特征杨伯达第43页元大都城平面规划述略王璞子第61页故宫三大殿于倬云第85页关于清宫的秀女和宫女单士元第97页故宫博物院十年来对古窑址的调查陈万里冯先铭第104页故宫博物院的群众工作沈洪江第131页坤宁宫原状陈列的布置朱家溍第134页试谈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瓷年款孙瀛洲第138页乾隆以后雕漆工艺的兴衰胡增瑞口述刘志笃笔录第146页江户观樱图张绿子第148页考阿拉尔木乃伊墓出土的织绣品魏松卿第153页朱碧山龙槎记郑珉中第165页谈武梁祠画象的宋拓与黄易拓本马子云第170页薌他君石祠堂题字解释罗福颐第178页100/100
宋人“女孝经图”卷的作画年代穆益勤第183页叔卣王海文第184页明代的改机陈娟娟第187页工作动态第188页故宫博物院1959年大事记第192页编后记第194页《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目录反对保守、解放思想、依靠群众、力争上游吴仲超第1页石鼓年代考唐兰第4页附:明孙克宏藏石鼓旧拓本跋唐兰第20页清明上河图的初步研究徐邦达第35页亚方罍和方尊王海文第49页新莽始建国元年铜方斗罗福颐唐兰第50页朕簋张克忠第52页韩滉及其作品——五牛图郑国第55页略谈北方青瓷冯先铭第56页三件有永乐年款的青花瓷器陈万里第61页谈哥汝二窑孙瀛洲第62页谈瓷别记陈万里第65页清顺治十一年织造的缂丝龙袍魏松卿第67页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盌纪中锐第68页100/100
紫禁城西北角楼的复原蒋博光第69页新的陈列和展览第70页编者后记第71页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