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案例案例经过:教师在备《故宫博物院》这一课时,第一步,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向学生发布一个问题“游览过故宫吗?想去游览一番吗?”,引发学生兴趣。第二步,学生登陆教师提供的介绍故宫博物院的网页http://www.dpm.com.cn/ 浏览网页,在网上游览故宫,这个网页中包括故宫的详细的平面示意图,各个宫殿详实的的图片文字介绍。学生点击按纽就可以查看相关的图文介绍,对故宫的平面结构进一步了解。第三步,学生在上网查找与之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源,辅导性练习、课件,等资源。第四步,学生在网络中经过筛选,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适合的课件资源进行学习。第五步,学生通过辅导性练习完成对课文的说明顺序的理解,通过教学平台(天空教室)展示学习的结果。第六步,每个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上传到教学平台的讨论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回复,并且对结果经行即使性的评价。案例与本课题的联系点《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说明文,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游览故宫的形式来学习课文,生动形象,既能够增长知识又能够清楚的把握故宫的平面结构,了解课文介绍故宫的脉络。与教师用口头介绍故宫的知识相比,用网上游览故宫的形式更直接,更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个网页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学生可以点击按钮,选择几条游览路线自行游览,每一个宫殿都有详细的图文介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游览故宫。与教师单线的“传教”相比,更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案例反思结论 网上游览故宫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在网上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用劳力伤财,鼠标轻轻一点,世界近在眼前!特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源匮乏的前提下,这一点更显得重要。学生只要花少量的时间就能获得知识。但是学生也有可能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而不是去仔细看文字介绍,导致这个网页的设置失去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干预的作用,使学生真正使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故宫博物院》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用空间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3.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理解文章内容,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设想】: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络查找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查找字典,自行完成生字词,预习好课文。
3.运用已经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和学生扮演导游通过专题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从而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还结合速读,听录音,朗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作者参观路线的了解和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4.通过做拼图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找出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5.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的有关段落,其它段落只作简单介绍。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6.拓展课文内容,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巩固知识,课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8.学生呈交《课程综合评价报告表》,评估课程效果。 【教学媒体】:投影仪,电视机,DVD机,录音机,MP3播放器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掌握全文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代表课前两分钟演讲:《天安门》 2.同学们,XXX同学今天在“两分钟演讲”中介绍了“天安门”,那么同学们您是否知道天安门与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安门是皇城的大门,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故宫,是北京明清两代留存下来的宫殿,周围城墙约三公里,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气势非常雄伟。我们班YYY同学参观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们有请她通过《故宫博物院》录像带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院”。(掌声) 二.观看有关《故宫博物院》录像,了解故宫全貌 1.YYY同学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通过DVD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总体概况。 2.同时使用投影出示课堂目标:①通过看光碟录像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并找出作者的参观路线。 ②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三.阅读课文,理请说明故宫的具体情况 1.介绍建筑物,使用空间顺序是最为合理的。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本文也是如此。要求学生通过速读,听录音,齐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并在做拼图游戏的基础上找出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进而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①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学生速读1—3自然段,听录音4—10自然段,齐读11—14自然段,学生代表(两人)朗读15—16自然段。 ②全班分八小组做拼图游戏,其中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做拼图游戏,在做游戏过程中找出作者参观故宫博物院的顺序,拼图游戏结束后,教师作如下归纳: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桥来到前三大殿:细观太和殿,略观中和殿出保和殿走向内廷;略看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出后三宫进御花园,观赏景色走出顺贞门、神武门
最后登景山鸟瞰故宫全景。 2.请仔细思考、讨论:本文的这一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如此?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本文的顺序,既是作者的参观路线,又是故宫的建筑顺序,本文按照空间顺序,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前到后,又由内到外来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先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赞美建筑艺术,然后分述,最后对分述作综合概括。之所以如此,这正如上面所说,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与说明的目的。故宫的建筑顺序和作者的参观路线也是如此,因而,本文的说明顺序也应以此来安排。 四.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见后附的《作业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具体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 2.知识拓展,进一步了解我国还有其他的文化遗产,从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总体感知了《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找出了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学习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学生作简要回答)。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具体写故宫的?故宫的建筑有什么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些问题。 二、速读1—3段,重点细读1—2段,弄清故宫的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建筑的地位。重点把握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三、研读课文4—10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 第四自然段讲到了进了太和门,见到了三大殿,那么请同学们精读5¬—8段,这四个自然段是在介绍太和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各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作出归纳:第五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第六自然段,由外观转入写内景。第七自然段,介绍三大殿的位置,第八自然介绍太和殿的用途。使用投影,出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①作者如何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和外形特征的? 明确:布局和特征——高度、面积、格局、色彩、以及雄伟壮丽的气势。 ②读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找出立足点,方位词,并指出说明的顺序。 明确:立足点:——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蟠金龙 方位词:——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空间顺序:1.由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向两旁。 2.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③三大殿为什么会建在中轴线上?作者是如何来写太和殿的用途?
明确:一.这样安排,可以突出皇帝的宝座就是这条线的中心点,一切都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这样可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二.雄伟的大殿,精心的仪式安排,神秘的色彩——显示皇帝的威严。 ④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作者为什么太和殿,而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 明确: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总结4—10自然段,归纳板书。 外形(第五自然段) 分写太和殿内景(第六自然段)重点、详写 位置(第七自然段) 用途(第八自然段) 总写三大殿分写中和殿(第九自然段)——外形和用途 略写 分写保和殿(第十自然段)——用途